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性学习综合题专项训练含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练习1.按要求修改下面习作。
院子口的梧桐树奶奶不曾没有上过一天学,斗大的字不识一个。
但在我看来,她却满腹经纶,尤其是奶奶自编自创的那些童谣,一直流淌在我童年记忆的长河里。
夏日的燥热刚刚退去,月上中天,皎洁温柔,柔和的月光把夜晚烘托出一片平静与祥和。
每晚睡觉前,院子口的那棵梧桐树下,年幼的我依偎在奶奶的怀抱中,奶奶一边用手拍着我,一边念叨着:“娃娃乖,穿花鞋,花鞋哪?猫拉了,貓哪?上树啦。
”月光越来越淡,薄得几乎透明。
奶奶一遍又一遍不知瘦倦念叨着,奶奶的童谣犹如一支催眠曲,伴我入眠,直到我酣然入睡……。
(1)第一段中有一个病句,修改意见:________。
(2)最后一段有一处标点错误,修改意见:________。
(3)此标题不太恰当,请结合文意改写一个标题,并说说这样改写的理由。
【答案】(1)删去“不曾”或者“没有”(2)删去“……”或“。
”(3)标题:《奶奶的童谣》理由:本文文意主要写奶奶在我童年时为我念童谣的美好回忆,表达对奶奶的爱,院子口的梧桐树并不是本文的主要描写对象,与全文文意也没有太大关系,所以改为《奶奶的童谣》更有利于表达感情。
【解析】【分析】(1)第一段第一句中“不曾”“没有”表达的是一个意思,都是没有的意思,属于病句里的词语重复,删去其中一个即可。
(2)省略号后面不可以加句号,因为,省略号已经是标点符号了,再加就重复了。
(3)根据本文文意,本文的写作对象是奶奶,从头到尾都在回忆童年时奶奶给“我”编歌谣,念歌谣的美好情景。
所以《奶奶的歌谣》更符合文意。
故答案为:⑴删去“不曾”或者“没有”⑵删去“……”或“。
”⑶标题:《奶奶的童谣》理由:本文文意主要写奶奶在我童年时为我念童谣的美好回忆,表达对奶奶的爱,院子口的梧桐树并不是本文的主要描写对象,与全文文意也没有太大关系,所以改为《奶奶的童谣》更有利于表达感情。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病句的修改能力。
考生在平时要掌握病句的基本类型和修改的基本方法。
⑵应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之一,考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就要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作文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和书写位置,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⑶本题考查考生对标题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整体感知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所拟标题要概括文意,简洁、准确。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好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并传(chéng)的道德操守和处世方法。
家风中(yùn)藏着先人所恪守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也包含着简单(pǔ)素的为人准则。
良好家风的形成并非一朝一昔,需要长期的熏陶与积(diàn)。
千百年来,家风在一个个家庭里传递、沿续,奠定了整个民族文明的基础。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chéng yùn pǔdiàn传________________藏________素积________(2)上面的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①________改为________;②________改为________【答案】(1)承;蕴;朴;淀(2)昔;夕;沿;延【解析】【分析】(1)传承:泛指对某某学问、技艺、教义等,在师徒间的传授和继承的过程。
蕴藏:蓄积而未显露或未发掘。
朴素:意思是质朴,无文采(衣着);俭朴,不奢侈(生活)。
积淀:①长期积累沉淀(多指某种思想、文化、经验等);②积累沉淀形成的思想、文化、经验等。
(2)一朝一夕:一个早晨或一个晚上。
形容很短的时间。
延续:照原来样子继续下去。
注意区分字形。
故答案为:⑴承;蕴;朴;淀⑵昔 - 夕;沿 - 延【点评】⑴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解答时要读懂上下文,结合语境的意思,填写正确的字形。
所以根据句意填写字形至关重要。
⑵本题考查易错字的把握,注意同音字的把握。
3.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阅读经典,可以涵养情性,启dí人生。
经典常读常新,是我们汲取人生智慧的永不枯jié的源泉。
读经典作品,或许会有隔膜,这可能是时代变迁或语言形式上的生疏造成的。
想着□越这种隔膜,可以接触人类智慧的精华,你就会有耐心读下去,深入堂奥,大有获益。
(1)划线字“疏”在文中的正确读音是()A.sūB.shū(2)填入文中“□”最恰当的一项是()A.夸B.挎C.跨(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díjié启________永不枯________【答案】(1)B(2)C(3)迪;竭【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对字音的掌握与辨析能力。
注意多音字、形近音同字、形近音异字,形似字的区别,要读准字音,仔细辨析字形的细微差别,在组词造句中找出差别。
“疏” 只有一个读音shū 。
(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形的能力。
根据拼音写汉字,要准确把握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注意辨析同音字字形、音形相近字字形、形声字字形、多义字字形等,书写注意规范。
“跨越”的“跨”是足字旁,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和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和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启迪:启发,动词,指开导指点或阐明事理,引起对方联想并有所领悟。
枯竭: 1.(水源)干涸;断绝:水源~。
河道~。
2.(体力、资财等)用尽。
故答案为:(1)B(2)C(3)迪;竭【点评】(1)答题时应注意,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
“疏”是舌后音,要和舌前音区别开。
(2)答题时应注意,字形题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前两个一般是“夸奖”、“挎包”明显不合文意。
(3)答题时应注意,字音字形题目,注意多音字,同音字,音形近似字,仔细辨析字音和字形的细微差别。
难度大,涉及的知识点多,属于易错题目。
可以从词性、意义、用法辨别读音。
“启迪、枯竭”都是常用词,注意字形。
4.请你根据要求,在学校开展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完成下列相关任务。
材料1:教育部门将主导校园足球,通过设定足球为校园体育必修课、学生足球特长将计入档案供升学参考、发展2万所足球特色学校、打造完善四级院校联赛、扩大高校足球运动队招生规模等多项举措,夯实中国足球的基础。
根据教育部的目标,2017年,全国将建设2万所左右中小学足球特色学校和200个高校高水平足球队,并形成区域特色,拟建设30个左右校园足球试点区县。
并且,将按照校园足球竞赛方案,组织开展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级联赛。
材料2:绍兴“足球进体育中考”的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舟山后来也把足球设置成了体育中考的内容。
2015年绍兴地区的体育中考足球考试是颠球,舟山则选择了运球绕杆,根据速度的快慢来确定考试的成绩。
杭州今年的体育中考中没有足球,但对于足球列入选考项目,很多体育老师都很支持。
材料3:位于杭州市中心的几所老牌小学的校长坦言,开足球课,是心有余而地不足。
学校首先考虑的是孩子安全问题,所以在没有合适场地的情况下,要开展足球运动有很多顾虑。
其次,学校配备的体育教师大多都不是足球专业教师,这使得足球课程开设质量不高。
第三,家长们认为从强身健体出发,赞成足球进校园,但不宜变成必修课。
足球进校园“一刀切”,挤掉传统的羽毛球、乒乓球、篮球、排球等体育项目;不管学生的个体差距、兴趣异同,全部赶到足球场踢球去;足球不但进校园还进考场,成为“应试足球”或中考、高考加分项目……这些都是走偏的表现。
(1)将材料1和2的信息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30字。
(2)你想要参加学校足球队的训练,但是妈妈担心你的安全问题,也怕踢球占用你的课余时间,你该如何劝说妈妈同意你参加?(3)对于足球运动进考场的现象,你有何看法?【答案】(1)①教育部将大力推进校园足球运动,浙江省已有部分地区足球进中考项目。
(2)妈妈,足球是很好的运动项目,可以强身健体,我一定会注意安全,也会合理安排好学习和活动的时间,劳逸结合。
(3)赞成,足球进考场可以使大家更加重视足球运动,从而推动我国足球发展。
反对,一是不能搞一刀切,应该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功利化会让足球运动走偏。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材料探究和概括内容。
答题时应注意,审清题目,读懂材料。
先要抓住要点,审清题目的意思。
找出几则材料之间的共性(或者个性)。
根据材料一“全国将建设2万所左右中小学足球特色学校和200个高校高水平足球队,并形成区域特色,拟建设30个左右校园足球试点区县”,归纳为:教育部将大力推进校园足球运动。
材料二“绍兴足球进体育中考、舟山把足球设置成了体育中考的内容,杭州把足球列入选考项目”,归纳为:浙江省已有部分地区足球进中考项目。
(2)本题考查劝告类口语交际。
针对妈妈担心的安全问题,怕踢球占用你的课余时间的考虑,有的放矢加以解释和劝说。
理由:足球是很好的运动项目,可以强身健体,我一定会注意安全,也会合理安排好学习和活动的时间,劳逸结合。
(3)本题考查针对现象谈看法。
采用“观点+理由”的格式,言简意赅地表述自己的观点,摆事实讲道理分条列举,语言要通顺,表意要明确。
比如赞成,足球进考场可以使大家更加重视足球运动,从而推动我国足球发展。
故答案为:(1)教育部将大力推进校园足球运动,浙江省已有部分地区足球进中考项目。
(2)妈妈,足球是很好的运动项目,可以强身健体,我一定会注意安全,也会合理安排好学习和活动的时间,劳逸结合。
(3)赞成,足球进考场可以使大家更加重视足球运动,从而推动我国足球发展。
反对,一是不能搞一刀切,应该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功利化会让足球运动走偏。
【点评】(1)本题考查材料探究和概括内容。
答题时应注意,在比较分析几则材料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个性与共性)的基础上,进行甄别、筛选和提炼,把相同点加以保留,进而提炼出它们的共性。
写出探究结果在提炼出材料共性的基础上,即可以运用自己的语文知识概括归纳出自己的探究结果。
(2)本题考查劝告类口语交际。
答题时应注意,以下两方面要求:第一要在准确了解事情前因后果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吐露心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文明得体;第二要符合语体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使用口语还是使用书面语。
本题注意讲明原因,达到劝说的目的。
(3)本题考查针对现象谈看法。
答题时应注意,这类题目属于探究性题型,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解答时,只需选取其中一个角度就可以了,不要面面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