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秋兴八首其一》ppt

《秋兴八首其一》ppt


精析意象
颔联 共写了几种景物意象?
分别有什么特点?给人什么感觉?
江间波涛
巫峡中江水波涛汹涌, 大浪连天涌起
塞上风云
巫山的风云阴沉密布, 仿佛接连着地面
一语双关,暗示着时局的动荡不安,国家命运 光景暗淡,作者心情既翻卷不息又阴沉郁闷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颈联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杜 甫
诗 三 首
《其一》
学习目标
❖ 1 . 掌握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学会鉴赏诗歌。 ❖ 2 .从写景、抒情、炼字方面赏析诗歌。 ❖ 3 .理解诗歌主旨,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
杜甫,字子美,因远祖杜预为京 兆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东北)人, 故自称“杜陵布衣”、“杜陵野 老”、“杜陵野客”。杜甫是中国 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 的创作从不同的侧面真实而集中地 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由盛转衰 的历史变迁和社会面貌,因而被誉 为“诗史”。他是我国古典诗歌的 集大成者,诸体兼擅,无体不工, 五古、七律成就尤高,被世人尊为
朗读指导:
律诗
❖ 律诗分为五言和七言,依次称首联、颔 联、颈联、尾联。
❖ 每联两句,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 中间两联须对仗。 ❖ 有严格的声律要求:第二、四、六、八
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 韵,一韵到底。
登高
节奏:
七律一般二四六分明(平仄), (节拍)为“二二二一”, 也可 根据意义有一些变化,为“二二一 二”
月下捣衣,风送砧声,漂泊的游子听到砧声, 就会回想家庭的温暖,更增添心中无尽的思乡之 愁。
问题: 哪个诗句最能表明诗人感情?
❖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明确主旨:
❖抒发羁旅之愁,思乡之苦。
本诗运用了哪种表现手 法(抒情手法):
借景抒情
总结
❖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诗人由深秋的 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书写了因战乱而常 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 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叹 “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成为古代诗歌中 常见的主旨,刘禹锡诗韵“自古逢秋悲寂寥”。但 杜甫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 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 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被寒冷的秋露侵蚀伤残
巫山巫峡
阴森萧瑟
露冷枫丹,万物萧瑟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 上 风 云 接 地 阴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 峡中的江水汹涌,波浪滔天;山上的天空乌 云阴沉密布,仿佛和地面贴近。
❖ 波浪在地,却说兼天而涌;风云在天,却言 接地而阴。这是为何?
❖ 使人感到天上地下,处处惊涛骇浪,风云翻 滚 ,以眼前景映照出了心中情,情景交融, 是阴沉压抑、动荡不安的心情和感受的写照 。
“诗圣”。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秋兴八首》写于大历元 年(766)秋天。当时,安 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王朝 仍然面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 危险;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 南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 《秋兴八首》就是在这样国家 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 他乡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八 首诗各自独立而又互相勾连, 一脉相通,在思想内容和艺术 创新方面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 境界。
❖ 每到秋天,家人要为远方的游子或征人制作寒 衣,因此捣衣声是人间的秋声,往往会增添客 子的愁绪。在这黯淡萧条的秋景和暮色中,诗 人更平添了一许孤独、忧伤之感。
尾联 诗人将关注点转移到生活中来,写
千家万户的“刀尺声”“捣衣声”,其用意 何在?
砧声,即捣衣声,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
关心家人冷暖,为全家人缝制衣服,是古代妇 女的主要职责之一。捣衣的妇女听着砧声,不由 得思念远行之人,担忧他们的饥寒,逗惹出斩不 断,理还乱的离情别绪。
❖ 秋菊两度盛开,使我再次洒下往日流 过的眼泪;一叶孤舟靠岸系绳,始终 都牵动着我的故园之思。
❖ 由景生情,抒发感慨 ,“孤舟一系”, 指眼下旅途的飘零。见舟伤心,引出 故园之思
精析意象
颈联 写了哪些意象?有什么深意?

暗示作者在这待了两年

花开已两载,想起两年未曾回故
乡,不免伤心落泪

孤独的小船系在岸边
故园
作者就像小船,飘零在外, 一颗炽热的心依旧系着故乡
抒发羁旅之愁,思乡之苦。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 我清晰地听到,砧声四起,傍晚时分,在白帝 城楼的高处,是那么的急促。妇女们正拿着裁 尺和剪刀,为在外的亲人赶制着御寒的衣服
❖ "急暮砧”,黄昏时分捣衣的砧声很紧。“砧”, 捣衣石,这里借指捣衣发出的声音。古人裁衣 前,先将衣料放在砧上,用杵捣软,使之平整 光滑。
பைடு நூலகம்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diāo

sēn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yīn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xīn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cuī
zhēn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 山 巫 峡 气 萧 森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 白露的寒气使漫山遍野的枫林一片衰 败,秋色已经很深,巫山巫峡呈现出 一片萧条阴森的景象。
❖ 1、开篇写景,对全诗有何作用? ❖ 描绘出具有浓重感伤色彩的秋色、秋
气,奠定了全篇萧瑟伤感的基调 :虽 然宏大,但一片萧条。
精析意象
首联 共写了几种景物意象?
分别有什么特点?给人什么感觉?
玉露
寒冷
枫树林
《秋兴八首》题解
• 秋兴:从字面上说就是因秋有感而发之 意。
• 有领起的作用,可以说给全组诗歌定下 一个基调:忧愁悲伤(抒羁旅之愁,悲 国家之事。)
• 背景:国家动荡不安,诗人客居他乡
• 秋兴八首写于大历元年秋天。当时安史 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王朝仍然动荡不 安;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 争也接连不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