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谈梦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畅谈梦想,展开想象对自己的未来进行美好憧憬。
2.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敢于表达的能力。
3.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生早期心怀梦想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为梦想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教学重点:
什么是梦想;梦想是怎么来的;怎样做才能实现梦想。
教学难点:
怎样做才能实现梦想。
教学准备:
1.课前学生搜集关于梦想的名人名言、名人故事、古诗名句、成语,
制作手抄报。
2.完成一份关于梦想的调查表。
3.两名优秀代表准备梦想演讲稿。
教学过程:
课前欣赏:歌曲《隐形的翅膀》
一.激趣导课
1.什么是隐形的翅膀?
2.你对哪句歌词印象深刻?
3.齐读课题
二.畅谈梦想
话题(一)少年伟人梦
·少年演讲《Yes,I can》
1.观看演讲视频《Yes,I can》。
2.请说出从演讲中所感悟到的关键词。
3.屏显关键词,学生简练概括演讲内容。
勇气挑战支持感恩行动坚持
·伟大的梦想
1.名人的伟大梦想
精忠报国。
——岳飞(南宋抗金名将)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毛泽东(国家主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国务院总理)我长大后一定造出结结实实的大桥。
——茅以升(中国桥梁专家)我们一定制造出一种能飞上高高蓝天的东西。
——莱特兄弟(飞机之父)“妈妈,长大后我要成为世界上第一流的发明家!”
——爱迪生(世界发明大王)
2.谈谈你所了解的名人梦想
话题(二)畅谈梦想
·我的梦想是什么?
学生依次说出自己的梦想。
·我的梦想是怎么来的?
学生谈谈自己梦想的来历。
·我怎样做才能实现梦想?
学生联系实际谈谈自己为实现梦想已经或准备做哪些努力。
话题(三)身边的榜样
·两名优秀代表演讲《我的梦想》。
·谈谈你对身边榜样为梦想而战的感受。
话题(四)我喜欢的梦想名言
·指名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名言。
·齐读名言。
有志者事竟成。
——范晔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苏格拉底三.布置作业
尽情抒发:习作《我的梦想》
四.课堂小结
赠一句金言:静下心来,做你该做的事!
五.板书设计:
畅谈梦想
《畅谈梦想》学情分析
六年级小学生,即将毕业,一部分学生因为没有明确目标,心浮气躁,没有上进心。
而另一部分学生,志向远大,并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迈进。
如此鲜明对比,让我看到一个人有无梦想的差距。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习作《我的理想》是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
学生对于“理想”的概念比较模糊,而对于“梦想”这个词却是甚为熟悉。
尤其现在,“中国梦”已经深入人心。
为此,认真研究教材和学情后,我原创设计了《畅谈梦想》这堂课,围绕话题交流以及本班两生现场演讲,让学生明确胸怀梦想并为之努力的重要性。
本堂课旨在为一群徘徊迷茫的孩子拨云见日,指明方向;意在口语交际与写作指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以求达到由说到写的水到渠成。
《畅谈梦想》效果分析
1.导课环节,歌曲熟悉,旋律优美,学生共情唱和。
一生答出关键歌
词,顺利引出课题。
有些学生没想到会提问歌词,一时搜索不出,有些冷场。
2.为了节省时间,让学生从视频演讲中抓关键词,结果不理想。
如果设计成让学生用最简练的话自由说说看后的感受,应该有亮点回答。
3.在谈学生了解的名人梦想时,有两生回答比较具体,教师能抓住时机,点拨透彻,深刻。
4.学生围绕梦想的三个问题展开畅谈,有几位学生回答可圈可点。
但是没能大面积铺开。
尤其遗憾的是没有采访一下那位想当“世界首富”的同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教师可以抓住契机,因势利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5.两名优秀代表的现场演讲,起到了较好的情感激励以及范文指导作用。
课前,两位学生多次打磨演讲稿,争取达到最能表达自己的心声。
身边的榜样,力量无穷。
这一设计达到了初衷。
6.本节课在教学环节上,还可以再做调整,时间分配上还应更加合理。
课前搜集资料的汇报,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说一说等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的设计,明显缺少。
教学设计应该更开放更活泼,让学生释放自己,畅所欲言。
总之,“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
深刻反思之后,又有全新设计,争取有机会再上一节“梦想课堂”,为学生“点燃梦想”!
《畅谈梦想》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习作安排有两种形式,一是“口语交际•习作”中安排了5次习作,二是结合课文的学习,安排了6次小练笔。
对教材中安排的习作内容,教学中既要注意体现要求,又要注意活用教材。
教师在习作前的指导和习作后讲评中,注意渗透习作要求,落实教学目标。
同时,还要结合学生实际,灵活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过程。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我的理想”,旨在让学生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认识到树立理想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本次习作是口语交际的自然延伸,题目就是《我的理想》。
本次习作,不仅要突出习作主题本身具有的教育价值,还要有意识地提高学生有条理地表达的意识和能力。
根据以上原则和本班学情,我把口语交际和习作指导,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原创了课例《畅谈梦想》。
《畅谈梦想》评测练习
1.你的梦想是什么?为什么有这个梦想?
2.你准备为实现梦想做出哪些努力?
3.写一句你喜欢的梦想名言
《畅谈梦想》教学反思
《畅谈梦想》是一节完全原创课例,从构思到实现历经曲折。
这堂课并不是为评选“一师一优课”而打造的,而是一节本校教研组公开课。
其实,真正意义上,就是我送给学生的一份毕业礼物:怀揣梦想,奋力前行!
面临毕业,学生现状出现两极分化:一部分学生因为没有明确目标,心浮气躁,上进心缺失。
而另一部分学生,志向远大,并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迈进。
如此鲜明对比,让我看到一个人有无梦想的差距。
如何让前者接受思想洗礼,变消极为积极,并且能让这种积极的影响更长久一些,更深远一些。
于是,上一节关于“梦想的课堂”,送给孩子们的想法,便油然而生。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关注学生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所付出的努力、所取得的进步,以及所作出的探索与思考等,关注学生的心灵世界。
我认为这节课贯彻了以上教学理念,提高了学生对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认识。
通过课堂教学来看,学生对关于梦想的各个层面的问题,有比较深刻的思考与见解。
有几位学生回答精彩,给听课老师留下深刻印象。
最主要的是,通过听、看、说、读,学生对“一个人要有梦想”“为实现梦想而坚持努力”的意义有了突破性的认识。
在《我们的梦想课堂》习作中,很多同学都写出了这节课对他们的影响非常之大。
《我的梦想》习作,大家也写得有条有理。
从这个角度讲,这节课无疑是比较成功的。
总之,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三观”,让他们成为有用之人,有用之才,是每位老师,每节课堂的光荣使命。
《畅谈梦想》课标分析
一、知识与能力:
1.明确梦想对于学习和人生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勇于发表观点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3.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辩证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欣赏歌曲与观看视频,激发畅谈梦想的热情。
2.通过畅谈关于梦想的相关问题,明确写作思路。
3.通过本班优秀代表的梦想演讲,进一步感悟习作的内容与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梦想是指明灯,没有梦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
2.正确崇高的梦想,是非常重要而有意义的,每个人都要确立自己的人生梦想。
3.要以实际行动为实现梦想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