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
[关键词] 社交习俗;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
众所周知,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底蕴也 位工作啊?”中国人认为这样问具有亲切感,能拉近彼此交往的
如历史长河般深厚。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迅速发展,中国同西方 距离。可如果你跟西方人说“Have you ate?”或是“Where are you
各国的跨文化交流热潮势不可挡。
征,但握手的习惯却不同。
一个人习惯了在本民族文化熏陶下习得的交往准则和行为规范
美国男人之间的握手会很用力,表示亲切;德国人做客只会 后,见到他国的文化现象时,就会不自觉地与之相比较。正所谓
在进门的时候握一次手;俄罗斯人不喜欢和他人挎着一道门槛 “有比较才会有差别”,文化之间不存在对与错,只是当你身处在
性,就不会有终身学习,终身教育就无法落实。
华
图书馆可以通过服务宣传周活动,通过举办讲座、举办展览、
章
发放宣传材料、送书下乡、解答咨询、发放科技信息、介绍推荐图
Magnificent Writing
新书、丰富馆藏。
书等方式,让市民了解图书馆,利用图书馆,调动他们读书的积
3.2 强化业务培训,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解决和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水平。
术,发挥现有教育资源。
3.2.1 从高等院校的图书管理专业挑选优秀的毕业生充实到
现有的中国教育科研网通过卫星视频传输系统,以及各种
图书馆。
全国远程教育资源数据库是图书馆开展现代远程终身教育的基
3.2.2 通过业务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现有工作人员的业务 础。图书馆通过自动化建设,有计划的通过网络向社会成员提
1989.
如中国随处可见两个很要好的女生朋友手牵着手地逛街,西方
[2]胡文仲,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
二 ○ 一 二
有些国家则认为这种行为很别扭,会被人当成“同性恋”对待。在 中国,满大街的公交车上都非常拥挤,肢体接触不可避免,中国
版社,1999. [3]杨华.英汉身势语文化内涵对比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和社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
华
姚数萍
章
(洛阳理工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
Magnificent Writing
[摘 要] 随着国际贸易的日益频繁,跨文化交流也变得日益重要,而跨文化交际中势必会涉及到东西方文化差 异,以及随之产生的文化冲突。本文阐述了文化的概念和构成,从语言和非语言两个方面对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进行了研 究和比较,同时也分析了致使文化差异的可能性因素。
习俗,也正是社会交往中所形成的特定的习俗成就了中西方不
2.3 称赞语和回应他人的称赞话语。
同文化的独特性。
中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还表现在对他人的称赞以及回应他
1、文化差异
人的赞美上。由衷的称赞语会博得对方的好感,建立和谐融洽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指的是这个社会的整个的生活方式, 的交际关系。中国人一般是在个人品德和道德规范方面受到他
素质和管理水平。
供馆藏文献资源信息,提供开放学习的机会,从而促进社会成员
3.2.3 通过聘请与引进外来人员的方式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 学习的自主性,达到终身教育的终旨。
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3.3 积极开展宣传活动,调动公民读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图书馆要宣传终身教育的观念,树立全民终身教育的新思
想,帮助公民充分认识图书馆,学会利用图书馆。做”一边握手;法国人在见面 与本民族文化不同的文化中,就会研究,比较或是评价当地的文
和分手时都会握手。有些西方国家倾向于用拥抱来表示友好和 化,就会行成文化差异和冲突,而这种差异和冲突也极大地妨碍
欢迎。
了不同文化的人们的沟通与交往。
在中国,两人第一次见面一般是握手,只有非常熟悉的人才
会科学版),2002.
年 第 二 期
人虽然也不喜这种距离,但勉强能接受,西方人则无法容忍。
[4]郑秀恋.非语言行为与跨文化交际[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5.
中西方不同的国家倾向于各自的交谈时的接触距离,如西
319
因而,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和社交习俗不仅有利于世界
会拥抱,女士也是如此。西方人拥抱则比较常见,有的会互碰脸 各民族的文化大融合和互相学习,也有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
颊或鼻子。
利进行。
西方人比较注重隐私,所以在交谈中会保持一定的距离,即
【参考文献】
使是熟人也一样。而中国人则认为距离越近象征着关系越近,
[1] 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语言方面的差异
赞扬或赞美是怀疑自己的判断能力,会因此而不高兴,产生误会。
众所周知,语言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的载体。中西方
3、非语言方面的差异
文化的差异在社交语言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和表达。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还体现在非语言交际上,它包含了表情、
2.1 称谓语。在社会交际中,首先要提及的就是称谓语。 手势、身势、触摸、界域、服饰、等等。身势语(body language)则是
弟”等。而西方人尤其是美国则比较宣扬民主、平等,同辈人会 同样的非语言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有着不同的涵义,因此,跨文
以名字和职业称呼,甚至父母和孩子之间有时也会以名字称呼。 化交际中对不同文化的非语言行为的了解和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如,自己的房子和家人就称为“my house”或是“my family” 没有所谓的谦卑之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长幼,尊卑之分,因
White”等。
神交流是绅士风度的一种体现。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女士会对西
一 二
2.2 打招呼。
方英语国家的人的凝视感到极度不自在,甚至会认为这是侵犯
年 第
中国人见面后往往这样打招呼:“老王,到哪去呀?”;“吃饭 行为。
二 期
了吗?小李。”而在进一步交谈中,往往会问:“赵老师,你一个月
日本人认为交谈中眼对眼是一种很不礼貌的行为,他们在
【参考文献】
[1]吴遵民.现代国际终身教育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鞠福琴.大学图书馆与教育[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3.1. [3] 李岩. 内地县级公共图书馆的生存现状与发展对策 [J]. 科技情报 开放与经济,2006.17.
导公民利用图书馆的工作。没有学习者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
挣多少钱?”;“小张,你今年多大了?”或者会问“小杨,在哪个单 交谈过程中一般会注视对方的颈部,但眼帘(下转第 319 页) 317
作者简介:姚数萍(1979—),女,硕士,洛阳理工学院商务英语教研室,助教,研究方向:商务英语。
财政拨款的前提下,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公共图书馆应通过多 种途径和手段争取本地效益好的企事业单位以及热爱家乡教育 事业、图书事业的知名人士的资助,以保证有足额的资金来购买
民族,都有着其独特的文化特征。中西方国家,因其各自不同的 语时,中西方也大不相同。中国人在应对他人的赞扬时,会回应
历史和地域环境导致了文化和生活习俗的差异。笔者将从文化 “哪里哪里,我没你说的这么好”或是“献丑了”等,以示谦虚;而
的语言和非语言两个方面比较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西方人大多会爽快地说“谢谢”,西方人认为他人不接受自己的
它的构成因素囊括了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 人称赞,而西方人则为个人价值和个人努力。
为这个民族的人所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和习惯。文化的内涵是
因此,在日常交际中,若你赞扬一个西方老人年纪这么大了
博大精深的,是通过后天学习而来。世界上无论哪一个国家或 还那么能干时,他会认为你这是在侮辱他。在回应他人的称赞
going?”他们一般会认为你想邀请他去吃饭,或是在打听他的私
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偏离文化的国际 事,从而会产生误会。而在中国人眼中,谈论工作和工资,年龄
交流注定要失败。而习俗则是文化的一种象征和体现,是日积 这些话题则没什么,很正常。外国人则只谈论一些如天气,航班
月累所形成的独特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文化导致了不同的社交 等的话题。
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公民终身教育中的作用。
据资料统计,很多地方的图书管理人员学历低、知识老化、
3.4 加强网络建设,开展远程教育。
有的只有小学、初中文化水平,不要说现代管理水平,很多地方
现代社会网络的不断进步发展,通过网络远程传授形成了
图书管理人员甚至连电脑都不会操作。图书馆可通过以下途径 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能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技
者的一种尊重,表示“我正在认真听你说话”。
交谈中不会那么约束、不自在。因而,跨文化交际中要注重不同
3.2 身体接触距离。
文化的适应交谈距离。
在不同的文化中,人们交往时的接触距离是有着很大的差
4、结语
异的。在许多国家,握手都被认为是人际交往中一种友好的象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影响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
3.1 目光接触。 俗话说“眼睛是一个人心灵的窗户”,所以与对方保持眼神
此格外注重身份,见面时会称呼他人的职务,如“李主任”、“王 交流也很重要。中国人素来不喜盯着别人看,认为这是一种不
局长”、“周市长”等。西方社交中也会以职务+姓氏来称呼他人, 礼貌的行为,在交谈过程中一直被人注视也会不自在。而西方
如“Professor Smith”,“Doctor Green”等。大多数情况下也会以 国家则比较倾向于大大方方地展现自己,认为与人交流就要注
“Mr. / Mrs. / Ms + 姓氏”来称呼对方,如“Mr. Porter”,“Miss 视着对方,否则被认为礼貌,如英国绅士会认为与交谈者保持眼
二 ○
(上接第 317 页)的外缘也会时刻注意着对方的面部表情和眼 班牙人和俄罗斯人交谈时会离得较近,英国人则喜欢与他人保
神。美国人最注重隐私,但他们往往先进行的就是目光接触, 持适当的距离。实际上每种文化的人在交际过程中都只不过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