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开大学《中西文化比较(尔雅)》在线作业

南开大学《中西文化比较(尔雅)》在线作业

17秋学期(1709)《中西文化比较(尔雅)》在线作业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 35 道试题,共 70 分。


V
1. 中国语法有:
A. 时态
B. 语态
C. 前缀
D. 语序
满分:2 分
2. “我思故我在”不能说成“在我故思我”是因为汉语重:
A. 重音
B. 语序
C. 语义
D. 语法
满分:2 分
3. 《礼记•礼运》中提到的大同社会的总要求是:
A. 是谓大同
B. 选贤与能
C. 讲信修睦
D.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满分:2 分
4. 牟中山认为,儒家学说是()之学,道家学说是()之学,佛家学说是()之学。

A. 玄理空理性理
B. 空理玄理性理
C. 性理玄理空理
D. 性理空理玄理
满分:2 分
5. 下列哪一项不是商文化的典型代表:
A. 铜器
B. 钟鼎
C. 甲骨文
D. 篆书
满分:2 分
6. 中国政治理念的核心是:
A. 用贤人
B. 科举考试
C. 圣人政治
D. 强者与强者协定
满分:2 分
7. 中国古代出现周期性的南北战争的原因是:
A. 地理环境
B. 气候
C. 资源
D. 地域
满分:2 分
8. 下列哪项体现了审美递增规律:
A. 吃面包越吃越不想吃
B. 脏话说多了就没有感觉了
C. 过了热恋时期没有当初的激情
D. 熟能生巧
满分:2 分
9. 关于五四时期白话诗与格律诗的搏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是文学形式的搏斗
B. 是文学内容的搏斗
C. 是审美价值观的搏斗
D. 是政治上的选择
满分:2 分
10. 语言不同,所导致的中西文化也各具特点,其中中国文化为(),西方文化为()
A. 陆地四合院文化言语中心主义文化
B. 言语中心主义文化陆地四合院文化
C. 言语中心主义文化逻各斯中心主义文化
D. 逻各斯中心主义文化言语中心主义文化
满分:2 分
11. 中国的民主政治是:
A. 有钱人操纵的
C. 没钱人操纵的
D. 大帮派政治
满分:2 分
12. 象数之学根于足数则(),增数则(),减数则(),尽数则()。

A. 长衰生亡
B. 亡长衰生
C. 衰长亡生
D. 生长衰亡
满分:2 分
13. 说“溪河海”的时候,开口依次变大,这是:
A. 音义阴阳同构现象
B. 音义级阶同构现象
C. 音义色度同构现象
D. 音义空间同构现象
满分:2 分
14. 中国哲学()占上风,西方哲学()占上风。

A. 一元论二元论
B. 一元论多元论
C. 多元论二元论
D. 多元论一元论
满分:2 分
15. 下列哪一项是关于中原文化取向的:
B. 强化王权
C. 帮派主义
D. 契约分权
满分:2 分
16. 《广韵》中“冬,都宗切”用是()注音方式。

A. 反切
B. 直音
C. 拼音
D. 音节
满分:2 分
17. 中国近五千年来的气温变化曲线和中华文化本身的发展有某种程度的()关系。

A. 正向
B. 反向
C. 对应
D. 没有关系
满分:2 分
18. 日文是:
A. 象形文字
B. 符号文字
C. 二者兼具
D. 二者均无
满分:2 分
19. 人口数量与文化先进程度的关系用图形表示是:
A. 梭形
B. 抛物线
C. U形
D. 倒U形
满分:2 分
20. 辜正坤认为,万物的发展有一种自我协调、自我组织、自我补充、()的趋势。

A. 自我完善
B. 自我适应
C. 自我淘汰
D. 自我进化
满分:2 分
21. 日本文字的特点造成了日本民族在对待优秀外来文化上的态度是:
A. 唯我独尊
B. 一致排外
C. 打击报复
D. 拿来主义
满分:2 分
22. 中国哲学与()同源。

A. 智行性科学
B. 道德伦理
C. 宗教艺术
D. 文学艺术
满分:2 分
23. 我们常说的“喜新厌旧”体现了人类文化演进中的:
A. 生态、环境横向决定律
B. 物欲原动力律
C. 审美递增、递减
D. 阴阳二级对立转化律
满分:2 分
24. 关于中国皇子的学业,哪一项黑格尔没有提到:
A. 皇帝亲自监督
B. 每年接受考核
C. 考核情况张榜公布
D. 考核通不过要受严厉惩罚
满分:2 分
25. 从《论语》的开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可以看出,中国哲学比较强调()
A. 学
B. 乐
C. 友
D. 仁
满分:2 分
26. 中西哲学研究的三大块,不包括:
A. 人—人
B. 人—物
D. 物—人
满分:2 分
27. 西方诗歌的特点是:
A. 一韵到底
B. 从不押韵
C. 频频换韵
D. 押两到三个韵
满分:2 分
28. 真正的专制指的是:
A. 经济专制
B. 整治专制
C. 军事专制
D. 文化专制
满分:2 分
29. 中国不受西方列强欺负的方法不应强调:
A. 全面性
B. 临时性
C. 节制性
D. 拼合性
满分:2 分
30. 当环境给人类带来的挑战比较多的时候,人类适应的方式是:
A. 求全
C. 迎战
D. 改变
满分:2 分
31. 尼采认为,西方哲学是强调()的哲学。

A. 安宁而快乐
B. 悲哀而忧伤
C. 深沉而沉思
D. 死亡和痛苦
满分:2 分
32. 代表中华文化最高成就的是:
A. 商文化
B. 周文化
C. 唐文化
D. 宋文化
满分:2 分
33. 释迦牟尼提出的“五蕴”不包括:
A. 色
B. 行
C. 识
D. 空
满分:2 分
34. 五千年来,中华文化几乎没有中断,其中最关键的地理因素是:
B. 地域
C. 气候
D. 资源
满分:2 分
35. 谁属于社会达尔文主义:
A. 达尔文
B. 严复
C. 赫胥黎
D. 斯宾塞
满分:2 分
二、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现实西化派更适合中国的实际。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辜正坤认为,技术发展过强,可能会成为有害的文明现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契约分权制与中国古代的诸侯分权制有某种相似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一点中西看法是一致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在对待西化的态度上,一直是西化占上风。

A. 错误
满分:2 分
6. 多音节词给印欧语系文字造成了先天性缺陷,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就是最好的证明。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是语言的奴隶,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往往受语言结构的制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汉字追求四平八稳,也就决定了其书写速度赶不上印欧语系的文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中国语言的语义特点造成的文化效应具有哲理美和清晰美。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西方的“civilation”与中国的“文明”是一个对等的概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大多数人被排斥在艺术的审美圈子之外,这是艺术发展的大致趋势。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明朝文化比当时西方文化要落后很多。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人的艺术审美不是一朝一日形成的,不能一下子被另一种审美情趣代替。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中国人对西化经历了一个先是盲目地吸收,然后又盲目地排斥的过程。

A. 错误
满分:2 分
15.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在伊丽莎白时期的英国也是很盛行的事情。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