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本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10课
宇宙生命之谜
(第1课时)
一、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实施意见中指出: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六上第三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也就是说学生要根据阅读的需要,自主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完成阅读任务。
《宇宙生命之谜》是本单元的第二篇课文,相较于《竹节人》一课明确的阅读任务布置,本篇课文更加着眼于学生在探究“宇宙生命之谜”中自主综合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展示阅读的综合能力,同时也反思自己的阅读过程。
因此,在教学时,我创设了“探究宇宙生命之谜”的任务情境,通过多次不同方式的阅读,让学生在阅读时能够有意识地进行自我监控,从而达到有目的地阅读。
二、教学目标
(一)默读课文,阅读具备一定速度,结合批注监控自己的阅读过程,整体知晓文章的内容。
(二)能够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自主探究“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
(三)能根据课文内容合作解说其他星球上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激发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
科幻电影视频《变形金刚》,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引入课文
1.谈话导入:(课件播放《变形金刚》视频)同学们,我们都在一些科幻电影中看到过外星人的存在。
在茫茫宇宙中,除了地球之外,还有很多不可计数的星球,现实中你觉得这些星球上有没有外星生命存在呢?(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
可能有,可能没有。
)
2. 引入课题:外星生命是否存在还不清楚。
不存在的话,科学再厉害,也是探测不到的。
那如果存在,也许有一天我们真的能探测到。
这节课就让我们和
科学家一起探索宇宙吧!
(二)借助批注整体阅读
1. 明确学习目的:多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索宇宙生命之谜。
有位小读者也有这样的疑问(出示导语中的问题):宇宙中,除了地球之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一起读一读。
2. 整体感知:为此他找到了这篇文章。
——出示《宇宙生命之谜》,打开书P40面。
快速浏览这篇文章,想想这篇文章能不能帮助我们探究宇宙生命之谜这个问题?认为有帮助的请举手,比一比谁读得快。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判断能否,举手示意。
)
3. 借助批注,帮助学习:这是一篇科学说明文,文章很长,涉及的科学知识也很多,第一遍我们大致地浏览了一下,发现这篇文章的确能帮助我们探究宇宙生命之谜这个问题。
小读者在读到第一自然段的时候有这样的发现,出示第一段批注,他有什么发现呢?(出示书中第一段)
4.反馈交流:他发现第一段对了解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没有帮助。
是不是这样的呢?自己读一读这一段。
5.原来这一段只是引出了这个问题,并没有解答。
我们可以简单地略读。
那课文其他自然段或者部分在写什么呢?对于我们探究问题有没有帮助呢?你再来读读课文和旁注,在你认为对于探究这个问题有帮助的段落前打个勾。
(学生自读课文,快速找到认为重要的段落)
预设:2-9段是比较重要的。
6.反馈交流:你觉得哪些段落或者部分是有帮助的?你是怎么想的?(提醒学生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概括,帮助学生梳理课文,明确5-8段都是在写科学家探测火星。
)
7.提示学法:2-9段都对我们探究这个问题是有帮助的。
孩子们,当我们带着问题读课文时,要一边读一边思考各自然段(各部分内容)对解答问题是否帮助。
(课件出示)
(三)开展细读粗读留下思考痕迹
1. 大家都觉得2-9段对于探究这个问题是有帮助的,那是不是每一段落对于探究这个问题都是一样重要的呢?(不是的/不一定)把你觉得特别重要的段落找出来,在自然段前打上五角星。
(生进行筛选重要段落,师巡视,同时拍照记录)
2.交流反馈。
请一生进行交流,简要说明理由。
3.我们达成共识,都认为这几段特别重要。
这部分特别重要的内容我们可以怎么读呢?相对不太重要的内容又可以怎么读?梳理读书方法,根据学生所说,相机板书。
预设:圈画关键词、提取关键信息、做批注……
4.看来同学们的阅读方法很丰富了,那就用恰当的方法读一读这几段,留下你思考与阅读的痕迹吧。
同时提供思考交流支架:等会我们交流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上这样的语言:
“我仔细读了……读的时候我做了……我粗粗读了……读的时候我做了……”
5.学生自由选择方法阅读,师巡视,拍照记录学生学习状态或者学习结果表现。
预设:(以第三自然段为例)
6.交流阅读方法和分析过程:你细读了哪几个自然段?细读这几段时你做了什么?根据段落依次交流分享,先来说说3,4段吧。
(请一生上台进行分享交流,大屏幕投屏显示他的学习结果表现,其他学生仔细倾听,可进行补充。
)
7.一生分享完之后,请同学们相互交换书本,同桌之间交流思考过程,有疑问的可以让同桌解释一下。
8.小结阅读方法:同学们,我们在探究一个问题是可以将细读粗读灵活运用。
看看课后练习泡泡中提示的阅读方法,你的方法是不是和小读者的想法一样的呢?(出示课后练习泡泡,再次明确阅读方法,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意识地运用阅读方法。
)
为了了解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你在阅读时是怎么做的?这位同学的思考给了你哪些启发?
与问题相关的内容我会仔
细读,必要时会多读几遍。
有的
段落和我想要了解的问题关系
不大,就不需要细读。
(四)创设情境合作解说
1. 假如有一天,你们登上太空,成为宇航员在宇宙中进行探测,这时需要你们透过镜头向地球上的人类们解释解释其他星球上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你们会怎样解释呢?
出示合作要求:
(1)小组内分工合作,一人负责一个部分,重要的部分详细说,相对不重
要的可以简略说。
(2)全班展示交流。
地球上的同学们,你们好。
此时此刻,我们正搭乘宇宙飞船航行在茫茫宇宙中,让我们向大家解释其他星球上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吧!首先……
2.小组合作解说,师巡视,重点关注学生是否根据刚刚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有目的地筛选内容进行解说。
3.请一组展示。
(课件随着学生的解说播放相应的图片)
4.评价解说,指出解说要点。
5.回顾小结:孩子们,这篇文章发布的时间也有一定的距离了,相信科学家对于探究宇宙生命之谜有了新的发现和探索,光光这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课后我们还需要查阅更多的资料。
这节课,我们带着探究宇宙生命之谜这个阅读目的,用了这些阅读小秘籍读了课文。
你用到了哪些小秘籍?
6.下节课我们继续探索,继续读书。
附板书:
10.宇宙生命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