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轮机跳闸后如何跳发电机

汽轮机跳闸后如何跳发电机

现在机组大多是由程跳逆功率来实现汽机跳发电机,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最突出的,而且也是反措等推荐的.能够最大程度上避免汽机跳闸由于汽门关闭不严而解列发电机造成机组超速.程跳逆功率虽然比热工跳闸的动作速度慢一些,但是时间也是很短的,如此短的逆功率不会对机组造成太大影响,反而能有效避免超速.所以现在大多首选程跳逆功率为的正常停机方式.
但是以前的一些老机组,特别是200MW级及以下的,仍然有相当一部分采用热工跳闸的,也就是不经过逆功率的判别了,热工跳闸主要的依据是主汽门关闭信号来,也有带其它判据的,比如说ETS母管油压低,AST电磁阀动作等等.采用热工跳闸这种停机方式的确可以比程跳逆功率更快速的实现汽机跳发电机,但是一旦主汽门关闭不严,但辅助行程开关已经到位,便会联跳发电机,这时就很有可能会超速了.不过以前的设计理念还是担心逆功率会对机组造成一定影响,而且逆功率继电器也不一定会很可靠(每次打闸前的负荷不同逆功率程度不同,我们曾经出现过多次逆功率达不到定值机组迟迟无法解列最后被迫手动解列,还有一次手动解列厂用电忘记切换了,灭磁开关也忘断了,结果厂用失压发电机还过激磁了,最终一再的改小定值)而且对一些老的机组,或者特殊的机组,比如我们老厂俄罗斯的机组,厂家要求不能逆功率,我们也只好仍然采用热工跳闸,再比如秦山二核,为了防止逆功率损坏汽轮机叶片,连程序跳闸的短时逆功率也不愿接受,所以采用的是正向低功率,也就是主汽门关闭之后机组等不到逆功率只要功率还是正的低于一定值经过一个短延时就立刻解列发电机.这种设计理念也挺独到的,即避免了逆功率,还是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超速,经过测算达到正向低功率的机组即使是主汽门没关严也不会严重超速.但是还是牺牲了一定的可靠性.
总之,每个厂都不一定一样,虽然程跳逆功率似乎成为首选,不用简直就是错误的,但是也确实因为某些机组具有特殊要求等等,热工跳闸联跳发电机的机组也存在不少,如果明显的不合理,恐怕早就淘汰了.
有的机组在手动打闸的时候是靠程跳逆功率的,但是如果汽机ETS动作了,直接还是热工跳闸的,这是考虑了一些故障是希望使转速尽快将下来的,这就要求发电机快速解列.所以我前边提到过"热工跳闸主要的依据是主汽门关闭信号来,也有带其它判据的,比如说ETS母管油压低,AST电磁阀动作等等",之所以引入其它判据的意义正如此。

您所提到您厂的热工跳闸判据为"汽机主气门或者同侧高、中主气门关到位反馈",如果仅仅是取汽门关闭,这样我觉得有些欠妥。

我们以前老厂的热工跳闸判据是主汽门关闭和ETS几个保护(比如润滑油压低、瓦温高等)的出口,也就是说光主汽门关闭信号来,不会造成热工跳闸动作。

必须是由于润滑油压低等ETS保护动作了,并且主汽门关闭了,两种条件同时存在,才会热工跳闸瞬时解列发电机。

其它厂也大多带有什么ETS母管油压低等作为热工跳闸的判据之一,这的确比单纯主汽门关闭信号要合理些。

其实现在的机组大多不设计热工跳闸,汽机联跳发电机,唯一途径就是靠程跳逆功率保护,其实程跳逆功率动作时间也是很短的,对于即使是断油烧瓦等恶性事故,希望转速快点降下来,而因为逆功率动作耽误的一点点时间也应该没有太大的影响。

200MW级的机组很多还带有热工跳闸保护,既然带有热工跳闸,就可以把它优化一些,使其存在的更有意义。

比如不再单纯的以主汽门关闭信号作为热工跳闸判据,而是引入一些希望使汽机转速尽快降下来的故障保护的ETS出口和主汽门关闭共同作为热工跳闸的判据。

比如说润滑油压低等保护,可以把ETS中的润滑油压低保护出口和主汽门关闭信号取与然后动作热工跳闸。

这样在手动停机或者因为汽温高等保护动作跳汽轮机后,只有主汽门关闭信号,此时热工跳闸不会动作,而是靠程跳逆功率来联跳发电机,既可实现程跳逆功率作为正常停机方式,也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故障仓促解列发电机而引起超速。

而在润滑油压低时,ETS动作跳汽轮机,主汽门也关闭了,立刻热工跳闸解列发电机,使转速快速能够更早的降下来,尽管此时超速的几率增加了,但是机组断油了立刻降转速冒这个风险比正常停机就冒
这种风险还是值得的,毕竟超速的几率还是非常小的,但断油后不立刻降转速时间越长损害越大这个是一定的。

对于你们目前的情况,建议:
1、在确定没有汽轮机厂特殊要求的情况下,尽量遵循反措,根据当前的主流情况,取消热工跳闸,完全采用程跳逆功率;
2、既然采用了热工跳闸,把热工跳闸的判据作得充分一些,即除了主汽门关闭信号,再加入ETS的一些出口信号,就更好了。

个人拙见,还请师傅们多多参与讨论,批评指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