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偏旁部首名称(全)
1.汉字合体字的组成部分。旧称左为偏,右为旁。今泛称合体字的左右上下任何一部分为偏旁。唐颜真卿《干禄字书序》:“偏旁同者,不复广出。”宋姜夔《谱》:“然柳氏大字,偏旁清劲可喜,更为奇妙。”清俞樾《疑义举例·字因上下相涉而加偏旁例》:“字有本无偏旁,因与上下字相涉而误加者。如《诗·关雎篇》:‘展转反侧。’展字涉下转字而加车旁。”
偏旁和部件一样,都是介于笔画和整字之间的构字单位,两者有一致的地方,如“河、株、李、研”等字的两个部分既是偏旁也是部件。但两者并不完全相等。偏旁是对会意字、形声字中表意和表音成分的分析;而部件是对现代汉字内部结构系统分析的结果,部件可以表意、表音,也可以不表意、不表音。
1
鲜为人知的是,每个偏旁本身都是汉字,只是因为它们使用率太低或可以被其他字代替,变成了生僻字,因为我们的《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只是常用的汉字,所以,查不到。但是在《汉语大字典》中都有收录,就说明他们是汉字,只是在古代典籍中没有使用例子,属于是极生僻字,或极罕用字,甚至是没有使用过的死亡字。(这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研究员厉兵在提及偏旁部首的时候说过的话。)
1
许多偏旁,在生活上沟通的需要有约定成俗的称呼。一般来说,中文使用者并没有对所有偏旁定义称呼,日本则对偏旁名称有较完整的体系(但罕见部首的名称亦不普及)。这些俗称通常只是表达偏旁的外观,并不一定符合造字原理。
在左边、右边者称为旁
部首外型为常用字者,直接称呼“~字旁”,如:鱼字旁、羊字旁、食字旁。
单人旁(粤称单企人、企人边)“亻”如:他
开、弁、异
尢
尤字旁儿
尤、龙、尥
扌
提手旁儿、剔手旁儿
扛、担、摘
口
方匡儿
因、国、图
彳
双人旁儿、双立人儿
行、征、徒
彡
三撇儿
形、参、须
夂
折文儿
冬、处、夏
犭
反犬儿
饮、饲、饰
子
子字旁儿
孔、孙、孩
纟
绞丝旁儿、乱绞丝儿
红、约、纯
巛
三拐儿
甾、邕、巢
灬
四点儿
杰、点、热
火
火字旁儿
灯、灿、烛
礻
汉字偏旁部首名称表
第1章
1.1
偏旁(piān páng)是对合体字进行第一次切分后得到的两个部分。(胡裕树《现代汉语》)
从前称合体字的左方为“偏”,右方为“旁”;现在把合体字的组成部分统称为“偏旁”。位于字的左边,叫“左偏旁”;位于字的右边,叫“右偏旁”。
1
偏旁(拼音:piān páng,英文:character components)是汉字形体中常常出现的某些组成部分。这些偏旁构成了我们今天众多的汉字。观察偏旁可以让我们知道这个字的一些意思和适用范围。
六、交、亥
8
冫
两点水儿(liǎngdiǎnshuǐr)
次、冷、准
9
冖
秃宝盖儿(tūbǎogàir)
写、军、冠
10
讠
言字旁儿(yánzìpángr)
计、论、识
11
卩
单耳旁儿(dān'ěrpángr)
单耳刀儿(dān'ěrdāor)
卫、印、却、卸
12
阝
双耳旁儿(shuāng'ěrpángr)
双耳刀儿(shuāng'ěrdāor)
2.本表收录的汉字偏旁,大多是现在不能单独成宇、不易称呼或者称呼很不一致的。能单独成字、易于称呼的,如山、马、日、月、石、鸟、虫等,不收录。
3.有的偏旁有几种不同的叫法,本表只取较为通行的名称。
序号
偏旁
名称
例字
1
厂
偏厂儿(piānchǎngr)
厅、历、厚、原、压、历
2
匚
三匡栏儿(sānkuānglánr)
癸、登、凳
米
米字旁儿
粉、料、粮
虍
虎字头儿
虏、虑、虚
⺮
竹字头儿
笑、笔、笛
糸
绞丝底
素、紧、累
⻊
足字旁儿
跃、距、蹄
部分偏旁作为汉字的字音和含义
偏旁
读音
含义
丨
gun
上下贯通
丶
zhu
同“主”
冫
bing
同“冰”
氵
shui
同“水”
灬
biao huo
读biao时,烈火的意思,可引申为货.家伙的意思。读huo时,同“火”
氵三点水:江、汪、活。
丬将字旁儿:壮、状、将。
忄竖心旁:怀、快、性。
宀宝盖头:宇、定、宾。
广广字旁:庄、店、席。
辶走之旁:过、还、送。
土提土旁:地、场、城。
艹草字头:艾、花、英。
廾弄字底:开、弁、异。
尢尤字旁:尤、龙、尥。
扌提手旁:扛、担、摘。
口国字匡:因、园、图。
彳双人旁:行、征、徒。
彡三撇:形、参、须。
“韶”的字根为“立、曰、刀、口”。
4.传统文字学中“两分法”及“偏旁部首”的概念不能满足现代汉字结构分析实践的需要。因为:
①偏旁不是汉字结构中最小的离散单位。有许多汉字的“偏旁”本身还包括几个互相离散的构字成分,如:“赢、幂、谬、隋、蒯、剜、撅、阔、胸”等;
②有些偏旁是一个合体字,可以继续拆分。字和偏旁界限不清,缺乏明确的逻辑关系.如:
包字头“勹”
宝盖头“宀”
冖部或秃宝盖(粤称冧宫头)“冖”
竹字头(粤称竹花头)“竹”
草字头(粤称草花头)“艹”
病字头“疒”
登字头“癶”
春字头“ ”
四字头“罒”
虎字头“虍”
同时夹著文字上下者称为框
衣字框“衣”
国字框或大口框“囗”
在下面的称为底
走之底(粤称撑艇、撑屎艇、艇字边)“辶”
足字底“足”
例外
两点水(冰字旁)“冫”
偏旁名称
偏旁
偏旁叫法
例字
冫
两点水儿
次、冷、准
冖
秃宝盖儿
写、军、冠
讠
言字旁儿
计、论、识
厂
偏厂儿
厅、历、厚
匚
三匡栏儿、三匡儿
区、匠、匣
刂
立刀旁儿、立刀儿
列、别、剑
冂
同字匡儿
冈、网、周
亻
单人旁儿、单立人儿
仁、位、你
勹
包字头儿
勺、勾、旬
厶
私字儿
允、去、矣
廴
建之旁儿
廷、延、建
亠
京字头
六、交、亥
凵
凶字框
击、画、函
左耳刀儿(zuǒ'ěrdāor)(在左)
右耳刀儿(yòu'ěrdāor)(在右)
防、阻、院、陈
邦、那、郊、邓
13
厶
私字儿(sīzìr)
允、去、矣
14
廴
建之旁儿(jìànzhīpángr)
廷、延、建
15
土
提土旁儿(títǔpángr)
剔土旁儿(títǔpángr)
地、场、城
16
扌
提手旁儿(tíshǒupángr)
2.指旁屋侧室。晋袁宏《后汉纪·安帝纪》:“礼:诸侯薨于路寝,大夫卒于适室。死生有命,本无偏旁可避者。”
1
在汉字形体中常常出现的某些组成部分。如:“位、住、俭、停”中的“亻”,“国、固、圈、围”中的“囗”,“偏、翩、篇、匾”中的“扁”,都是偏旁。
传统的汉字结构学说里,根据汉字的构成单位把汉字分成独体字、合体字两类。独体字(日、月、牛、羊、上、下等)由笔画构成,合体字(休、取、涉、森、竿、架等)则由偏旁构成。所以,偏旁是传统汉字结构学说里的一个名称,指的是“六书”中会意、形声字里的组成部分,或表义或表音。如“休”中的“亻”和“木”,“取”中的“耳”和“又”,“架”的“加”和“木”等。偏旁由笔画构成,比笔画高一个层次。偏旁还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如是否成字的,是否复合可再分的等。
夂折文:冬、处、夏。
犭反犬旁:狂、独、狠。
饣食字旁:饮、饲、饰。
子子字旁:孔、孙、孩。
纟绞丝旁:红、约、纯。
巛三拐顶:甾、邕、巢。
灬四点底:杰、点、热。
火火字旁:灯、灿、烛。
礻示字旁:礼、社、祖。
王王字旁:玩、珍、班。
木木字旁:朴、杜、栋。
牛牛字旁:牡、物、牲。
夂反文旁:收、政、教。
疒病字旁:症、疼、痕。
可见,部首也是偏旁,是用来作为排列和检索汉字依据的特殊“偏旁”。
3.字根是从汉字最小的离散结构单位着眼分析汉字形体得出的结果。
现代汉字的字根不同于传统的汉字结构分析所得出的偏旁、部首。
有许多偏旁部首本身包括2个以上的字根。例如:
“样”的字根为“木、羊”;
“惞”的字根为“忄、斤、欠”;
“颉”的偏旁为“士、口、页”;
三匡儿(sānkuāngr)
区、匠、匣、医
3
刂
立刀旁儿(lìdāopángr)
立刀儿(lìdāor)
列、别、剑
4
冂
同字匡儿(tóngzìkuāngr)
冈、网、周
5
亻
单人旁儿(dānrénpángr)
单立人儿(dānlìrénr)
仁、位、你
6
勹
包字头儿(bāozìtóur)
勺、勾、旬
7
亠
京字头儿(jīngzìtóur)
双人旁(粤称双企人)“彳”如:行
提手旁(粤称剔手边)“扌”如:打
提土旁“土”如:地、场、城
竖心旁(粤称竖心边)“忄”如:情
立刀旁(粤称刀字边)“刂”如:刊
丝字旁或绞丝旁(粤称繑丝边)“糹”如:绞
左耳旁(粤称斧头边、戽斗边、耳仔边)“阝(阜)”如:队
右耳旁(粤称耳仔边)“阝(邑)”如:邓
单耳旁(单耳刀儿)“卩”如:印、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