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宏观经济学第12章国民收入核算

宏观经济学第12章国民收入核算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教学方法及安排:

讲授,3课时
参考书目
• 1、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0版 • 2、格利高里·曼昆《经济学原理》 、
《经济学原理》 • 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下册) • 4、梁小民《西方经济学》(下册)
THE END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 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即对经 济运行的整体,包括整个社会的 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就业水 平进行分析。
事后甲觉得很不舒服,对乙说:“我们两什 么也没有得到,却吃了两只死老鼠。”
乙却很乐观的说:“不能这么认为,我们刚 为国家创造了两万美元的GDP。”
• 四、GNP的定义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一个国民概念,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
生产要素在一定时 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
价值。
第12章 国民收入核算
• 教学内容:
• 1、GDP、GNP及其它经济总量的概念、 计算方法;2、国民收入的基本恒等式; 3、名义GDP和实际GDP
• 教学重点:
• 1、GDP、GNP及几个经济总量的概念、 计算方法;2、两部门的收入恒等式
• 教学难点:
• GDP的计算方法
• 教学要求:
• 掌握GDP和GNP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 有重要等式:

总产出=总支出=总收入
还应注意:这是会计核算等 式!
第四节
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主要掌握以下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1、国内生产总值(GDP) 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是国内生产总值。
2、国内生产净值(NDP)
最终产品的价值中扣除消耗的资本设备价值,就得到了净增价 值,因而从GDP中扣除资本折旧,就得到NDP。
15元 20元 30元 45元 50元
此过程生产了多少GDP?
注意;
• 有些产品在某些时候是最终产品,在某 些时候是中间产品。
• 例:布卖给消费者,消费者自己缝制衣 服;(最终产品)

卖给服装厂(中间产品)

请再举一些类似的例子。
4、市场价值
• 是市场交换活动产生的价值。 • • 例:保姆为你做家务产生的价值计入GDP,
• 但是二手市场买卖所产生的劳务费用应 计入当年GDP。
3、最终产品和服务
• 最终产品:一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 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
• 中间产品: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 品用的产品。
• 注意:中间产品在生产其他产品时被消 耗掉了。
例:一件衣服的生产
棉花 纺纱 织布 制衣
销售
农民把棉花卖给纱厂 纱厂把棉纱卖给织布厂 布厂把布匹卖给制衣厂 制衣厂把衣服批发给销售商 销售商把衣服卖给消费者
分类汇总而成 。
棉花
例:一件衣服的生产 假定农民种植棉花无任何 中间产品的投入。于是农 民创造新增价值15元
纺纱 织布 制衣 销售
农民把棉花卖给纱厂 纱厂把棉纱卖给织布厂 布厂把布匹卖给制衣厂 制衣厂把衣服批发给销售商 销售商把衣服卖给消费者
15元 20元 30元 45元 50元
增值5元
增值10 元
理解要点:
• 1、以地域为统计范围(一个国家或地 区)。
• 2、在一定时间所生产的。
• 注意:a、是一个流量

b、有时间限制

c、是所生产的而非所销售的。
• 例:一个企业2004年生产了价值为2000万 的产品,但只销售了1600万的产品。问 2004年该企业创造了多少GDP?
注意:
• 二手市场销售的商品不计入当年GDP。 • 想一想:为什么?
宏观经济决策者需要解决的四个问题
⑴、失业率 ⑵、通货膨胀率 ⑶、促进经济增长
十六大报告提出:促进经济增长、增
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是我国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
⑷、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经济学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年)为宏观经 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社 会的整体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的研究目的,就是通过分析 一国或地区的总产出、就业、失业、物价水平、国际贸易等 宏观经济总量,揭示该国或地区的居民收入、就业、失业及 通货膨胀等变量之间的相互因果关系,进而提供解决宏观经 济问题的政策建议。
产品市场 总需求曲线 货币市场
短期决定及对策 总供给曲线
国际市场 劳动市场(和总量生产函数)
国民收入 长期决定及对策
经济增长论和经济周期理论
有关国民收入的短期决定的不同意见和对策
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
一、GDP的定义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
在一定时 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
➢GDP=GNP-本国公民在外国新创造的价值+外国公民在本国 ➢新创造的价值
思考
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分别应该计入哪一个国家的GDP和哪一 个国家的GNP呢?为什么?
第三节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
一、用支出法核算GDP
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 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量GDP。
例:国内生产总值不喜欢灰姑娘的童话
安徒生笔下的灰姑娘终于嫁给了英俊善良的王子,这 是一个很多小女孩憧憬的浪漫童话。可从国民生产总值的 角度来看,灰姑娘的行为会导致一国GDP的下降。因为在 她没有成为王妃这前,她的家务劳动是进入市场交易的, 她为她的付出赚取工资。她成为王妃这后,她的家务活动 是不获得工资的。所以,同样是价值创造活动,国民生产 总值不喜欢爱情。经济学的思维方法可以将很浪漫的事变 得很“俗”,学经济的学生可千万不要用经济对待一切。
二、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宏观经济学研究总体经济行为,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行为,两 者的研究对象不同,但宏观经济分析必须以微观分析作为基础。
由于总体经济行为绝非个体经济行为的简单加总,对微观经济是正 确的东西,对宏观经济未必是正确的,微观经济学的一些结论不一定适 用于宏观经济学。
三、宏观经济学方法
包括公司所得税、分配前的股息、
未分配利润
• 4、企业间接税
• 间接税:指能够转嫁税负即可以通过提高商
品和劳务的售价把税负转嫁给购买者的税收。 这类税收一般在生产和流通环节征收,如增值 税、营业税、关税等。

• 直接税:指不能转嫁税负即只能由纳税人自
己承担税负的税收。这类税收一般在收入环节 征收,如所得税。
• 指的是进出口差额方面的支出。
Export 出口 是本国生产的,应计入 本国GDP
Import 进口 是外国生产的,应从本 国GDP中扣除
X-M就是出口减去进口以后的净值,称 之为净出口。
支出法核算的GDP: =C+I+G+(X-M)
美国1984年GDP表格(单位:10亿美元)
• 国内生产总值 • 消费
• 5、企业转移支付(transfer payments) • 6、折旧(depreciation) • 因此,收入法核算的GDP: • =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
移支付+折旧。
要素提供者的 收入
三种方法算出的GDP值应该 相等!!!
• 增值法 • 支出法
总产出 总支出
• 收入法
总收入
4997.5
(4)纺织缝纫及皮革制造业 4513.5 (13)运输邮电业
3923.5
(5)其他制造业
3479.2 (14)商业饮食业
6436.2
(6)电力及蒸汽等供应业
1688.1 (15)建材及非金属矿物制造业 2782.5
(7)炼焦、煤气及石油加工业 720.2
(16)金融保险业
2194.5

净投资+重置投资=总投资 总支出法核算GDP时指的是总投资
3、政府购买支出 (government purchase,G)
• 政府支出包括:

政府购买支出

政府转移支付
WHY?
前者计入GDP, 后者不计入 GDP。!!!
4、净出口 (net exports,X-M,NX)
4085.5 (17)其他服务业
5147.2
(9)公共事业及居民服务业 3651.0 总计
75704.1
• 二、支出法:
• 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购 买最终产品的支出总和来求得。
• 首先,整个社会可以分为几个大的部门
• 想一想:可以分为哪几部门?
• 居民(或家庭)
• 企业
国民经济
• 政府
四部门
• 国外部门
• 其次,把每个部分部门的主要支出加以统 计。
• 支出可分为四类:
• 1、居民消费支出 (consumption C )
• 包括购买耐用品、非耐用品和劳务的 支出
我买的新 房子是不 是消费支
出?
• 2、企业投资支出 (investment , I )

资本品和中间产品的区别
• 固定投资
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最终产品——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 产品和劳务。 中间产品——是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
• 国内生产总值是反映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实力的指 标。
• 198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201亿元,突 破1万亿元大关。 经过5年的奋斗,199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 到21662亿元,突破2万亿元。 自1993年起,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年以近1万亿 元的速度递增,一年一个台阶,到1997年超过7万亿 元。 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8万亿元。1999年突 破8万亿元。 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为89404亿元,突破1万亿美 元。2001年,突破9万亿元。 200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2万亿元人民 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