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出一个新世界(52分)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有了解别人隐私的好奇心。
八卦周刊紧盯娱乐明星的一举一动;体育画报锁定了场上、场下球星的一言一行;就连众多新闻周刊也不时报出政经名人的私生活。
当人们苦于隐私被窃取时,“晒”应运而生。
主动地分享自己的隐私,既可以满足别的好奇心,又可以免受猜疑,何乐而不为呢?油价飞涨看似肥了石油、石化,石油、石化工作人员的工资也被许多人说成了天价。
但我看过一位“晒客”的文章。
他把自己的工资单、奖金单拿出来公布以后,人们才发现原来工资只有二千多,年终奖金最多一次才二千。
至此,猜疑的声音变小了,人们了解到了实情。
小小的员工“晒”一“晒”自己便能得到如此的效果,若是国家总统呢?即将离任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今年初“晒”了一“晒”自己。
在年初,西方众多媒体报道了众多普京财富如何巨多的报道。
在他们的笔下,普京在执政八年里已谋取了一座座金山银山,在离开总统宝位的同时,他已成为了身家数亿的富翁。
普京依旧沉默寡语,不作过多的解释,他只是“晒”出了自己的家底。
实在少的可怜,连我们的小康水平都达到不了。
虚假的报道不攻自破,这也要源于“晒”的作用啊!“晒”不仅存在于人之间,企业、政府其实也是“晒客”的一员。
上市公司要定期地“晒”自己的财务报表;政府要“晒”出财政预算;国家要“晒”出军费。
可见,“晒”确实在政、企中广泛流行啊。
“晒”一“晒”公司的财务报表,通用公司的股票才能步步高升;“晒”一“晒”,政府的财政预算,纳税人才能更信任、支持政府;“晒”一“晒”军费,才能让世界人民明白,谁要搞武力大国,谁要和平友好。
“晒”工资,“晒”报表、“晒”家产,也有人“晒”遗书。
而“晒”遗书可追寻到抗日年间了。
决战前,张自忠便自备了棺材,“晒”出了遗书。
“晒”出了遗书便是“晒”出了必死之心,便是与人分享这抗日救国的决心,便是由人评说。
张自忠以一个类似如今“晒客”的行为感动了别人,除去了当年在平津留下的汉奸之名。
随着人们在思想上的开放,在科技上的进步,“晒”客的队伍会不断壮大。
在“晒”隐私的过程里,我们会找到欢乐,于是一起分享;我们会找到悲伤,于是一起承担;我们会找到苦痛,于是一起理解。
在“晒”中,我们会有更宽容、理性、公正、丰富的新世界。
笑对生活“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历史的长河中总回荡着无尽的叹息,悲喜相续,忧乐共融,无不映射了生命之旅的一个又一个站台。
人生的悲欢离合,无法避免,那么,在必须选择前进的路上要坦然面对一切困难,笑对生活吧!正如前人所说:“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生活是平凡而又无趣的,不期而至的忧虑与痛苦也是一味重要的调剂品。
它可以磨砺我们的意志,丰富人生阅历,激发出我们勇于挑战困难的信心,将痛苦化成特殊的人生养分。
我们就在这样百味的人生滋味中长大、成熟。
周文王拘于菱里而推演出《周易》,仲尼困厄之时写出《春秋》,屈原被放逐仍矢志不渝作成《离骚》……这些事迹清楚地告诉我们:痛苦并非不可逾越的山峰,之所以停至不前是因为我们在困难的磨砺中丢弃了那些忍辱负重、战胜痛苦的决心。
司马迁虽身受极刑但仍坚强地活着,亦因“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人生目标,面对挫折,他忍受痛苦及世人的眼光,终于造就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传奇巨作!生活固有快乐,而哀怒也是不可或缺的情感,它使我们明白人生之酒多苦涩,人生之路的不平坦。
但只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并为之奋斗前行,命运之花会绚烂地绽放。
陶渊明的菊花在南山下悠然开放;周敦颐的莲生于污泥浊秽中而依然盛开;川端康成的海棠花也在无人的黑夜里散发着阵阵幽香,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大自然的美丽在时间的沉淀中愈发醇厚。
面对纷繁的花花世界,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悠然自得;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惬意潇洒,在面对了无数是是非非后,在经历了多次的大起大落后,这样的气节与风度带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思索与回味。
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有着太多的无奈与悲哀。
我们微弱的力量虽不能改变社会,但至少可以改变自己,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挑战,以向日葵般自信而灿烂的笑容迎接明日的曙光!时光流转,历史的长河卷起层层波浪,夹杂着希望的沙砾奔腾着涌向前方。
胸纳幽兰,似莲“出淤泥而不染”地保持着纯美的心,以潇洒的姿态,向上的信念走入社会,融入自然,看待世事无常,风云变幻。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你能做到吗?我们总认为,成功是东边喷薄的旭日,而失败只是冷夜的一轮残月;成功是奔流壮阔的江流,而失败只是无声细流的小溪;成功是百花拜倒的牡丹,而失败只是秋日已谢的几片残荷。
成功固然是喜悦的美丽,但是失败又何尝不是一种独特的美呢?成功与失败,都是我们努力后的结果。
成功的美丽是获得与实现目标,而失败的美丽是过程与自我领悟。
与成功一样,失败也美丽。
失败的美丽,是前进路上的奋斗精神,是奋斗过程的美丽。
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圣哲为了理想奋斗:陈涉揭竿起义,项羽逐鹿中原,刘备三分天下……他们在奋斗的过程中,付出的血汗何其之多?然而最后,他们却都失败了:陈涉身死秦王,项羽乌江自刎,刘备病逝白帝……他们都没有成功,但是,难道他们的失败却不美丽吗?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他们失败,也许只是欠缺时运之帮助,但是他们奋斗的过程不应被忘记,他们的失败包含了奋斗过程的美丽!失败,是一种奋斗的美丽。
失败的美丽,是对目标理想的坚持,是坚守的美丽。
不放弃自己的追求,坚守心灵的选择,纵使失败了也无悔,这不是失败的美丽吗?文天祥坚守复国的新年,宁死也不屈服与元寇的威逼利诱,而他最后失败了,这失败不是一种美丽吗?布鲁诺坚持日心说,他要让使人知道真理,但是他最后因坚守真理而被教会烧死,他的失败不是一种美丽吗?谭嗣同维新救国的行动失败了,而他坚持自己的信念而英勇就义,这失败不是一种美丽吗?由此可见,失败也是美丽。
失败,是一种坚守的美丽。
失败的美丽,是为成功所作的铺垫,是一种磨练的美丽。
失败乃成功之母,成功是由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堆砌而成的,失败带来的磨练极为重要。
若无千次百次的试验失败,又怎能磨练诺贝尔的人生,以让他成为炸药大王呢?若无屡战屡败的磨难,孙中山又怎可领导了辛亥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呢?若无赛场上屡次折戟而回的失败,又怎可磨练了刘翔,让他在奥运场上一鸣惊人呢?失败带来的经验与历练,是让我们失败后继续前进的动力,是成功的积累。
失败,是一种磨练的美丽。
失败并不可耻。
每一次失败都有其独特意义,我们应该从失败中学习,领悟失败的美丽。
为目标奋斗,坚守信念,磨练人生,纵使失败也应无悔,因为失败也是美丽。
蝴蝶之所以拥有美丽的双翅,是因为它曾奋尽全力地冲破厚茧;小石头之所以拥有圆圆光滑的外表,是因为它曾爱过流水长时间的冲刷;小河之所以拥有灵动之美,是因为它要翻山越岭。
因此,我们可以说,苦难也美丽,因为苦难可以使人智慧,可以使人坚强,同时也是成功的基石。
苦难也美丽。
因为苦难可以使人智慧。
当奥斯提洛夫斯基遭遇双目失明时,他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选择了勇敢面对,从中他领悟到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因此人应该把自己奉献给人类最伟大的事业中,不要让自己回想一生时而有所后悔。
当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俘虏时,他并没有意志消沉,而是选择了以卧薪尝胆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复国大计,从中他明白到人要成功是需要不断地警醒自己,鞭策自己的,而不是意志消沉,更不是怨天尤人。
当谢坤山失去双臂无法用手作画时,他并没有抛弃他的梦想,而是日以继夜地用嘴来作画,从中他学会了如何独自地在世上生活以及实现自己的价值。
于是,我们难道不能说苦难也美丽吗?苦难也美丽,因为苦难可以使人坚强。
舞台上那样可爱的女生,她们整齐的舞姿,动感的节拍,引起雷鸣般的掌声。
而又有谁料到她们竟全是聋哑人士,因为她们是那般得坚强,而造就她们这般坚强的正是她们的直面苦难;著名作家史铁生在遇到失去双腿这一苦难时,他迷茫过,伤心过,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直面它,因此苦难磨砺他,使他变得更坚强,并创作出《我与地坛》这一名文;欧立西制造新药的过程中尝试过605次的失败,然而每一次的失败都使他多一分坚强,使他越挫越勇,终于有了新药606的问世。
于是,我们难道不能说苦难也美丽吗?苦难也美丽,因为苦难是成功的基石。
司马迁因秉直直言,“不溢美,不隐恶”而遭受宫刑,但他没有逃避,而是“忧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杜甫虽然“长夜沾湿”“不衾似铁”,随舟漂泊,但他没有怨天尤人,仍能涌出“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千古绝唱;贝多芬虽双耳失聪,但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扼住命运的咽喉,创作出一生中最著名最富有战斗力的作品《第九交响曲》。
于是,我们难道不能说苦难也美丽吗?苦难其实也能如花般的美丽。
因为它可以使人智慧,使人坚强,同时也是成功的基石。
所以我们不要逃避,而应该直面苦难,由我们自己主宰命运。
勇敢推开那扇门一个年轻人被告知不能进入某扇门,但他却未因此退缩,反倒鼓起了勇气,推开了那扇门。
因为推开门的勇气,他得到了赏识和重用。
生活中也常有这种门,只看你是否有勇气推开它,或是谨遵教导?也就决定了以后的命运。
苏轼前,词匠总是以清丽婉约,男女情意为词之桎梏。
虽然词之长廊上门无数,可人们只从男女情意之门匆匆经过,路过那些其余的门时,总是目不斜视或匆匆一瞥。
直至那苏东坡来至门前,徘徊良久,只一伸手,从此那茫茫词海中多出另一种风韵,以词体写诗意,开启一派豪放之风。
若非那一伸手之勇气,却有谁能发出“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豪迈?那一手勇气,推开了文坛上千载的一株奇葩。
达尔文生活在天主教会统治人们思想的时代中。
学者们仍然被不断地警告着远离着某扇门,而只有达尔文,他却在教会的重重封锁下,来到了门的面前,用勇气凝聚而成的双手用力一推,教会重重封锁的那扇门轰然洞开,从此人类便逃脱了上帝的手掌心,开始以自己的步伐迈进。
若非达尔文这双凝聚了勇气的双手,又有谁以《物种起源》这深刻的见解将《圣经》从人类的历史中替换。
那一手勇气,解开了历史发展的重要一页。
二人皆是世间奇才,但世间奇才却不只少数,只是多被世俗所禁锢,无法脱出牢笼,也无推开牢笼之门的勇气。
此二人,在牢笼却是积聚着勇气,而最终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心灵的力量,一朝爆发,一个不惧文名一招败坏,一个不惧生命受到威胁,推开了那扇门,跨除了那一个看似坚固的牢笼。
邓小平以勇气推开了改革开放之门,盖茨推开了社会之门,闯入了互联网的海洋……勇敢地推开门后,就能改变许许多多的事物。
皆因勇敢地另辟蹊径,才是真正的创造之源。
反之,身负奇才却没有勇气推门的人,却是与创造无缘,多没于浩瀚的历史长河之中。
一扇门在眼前,总不能只是好奇心起,却只驻足观看。
一门横于路前,并不能只匆匆一瞥,匆匆而过。
勇敢地伸出你的手,只需一推,人生便可是另一番光景,便可是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