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矿井停风安全技术措施示范文本

矿井停风安全技术措施示范文本

矿井停风安全技术措施示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矿井停风安全技术措施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基本概况:矿井通风方式采用中央并列抽出式,副井进风,主井回风。

选用主通风机为GAF23.7-11.8-1型轴流式风机,20xx年2月份,开启1#主通风机为井下正常供风,风机的配套电机为560KW。

电机i=28.3A,u=6350V,h=1980Pa,n=980r/min,风机叶角为-15度,等积孔为2.1m2,矿井总进风量为4153m3/min,总回风量4278m3/min(不含地面漏风),矿井主通风机运转良好,风量能够满足矿井现生产需要,各巷道、硐室的风量、风速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无不符合规定的串联通风、扩散通风。

根据主通风机原先的运行情况,结合下一步矿井开拓延伸,为减小矿井通风阻力,增加矿井风量,经矿领导研究决定,在原风硐的基础上并联钢结构临时风硐,以增加回风硐断面积。

临时风硐对接期间需要全矿停产、主通风机停止运行,为缩短井下停风时间,保证施工人员和全矿井的安全,特制定本措施,望有关单位和部门必须严格执行。

一、施工内容1、项目:在原风硐的上部增加钢结构临时风硐。

2、施工地点: 地面主井北部原风硐处。

3、施工内容:原风硐上部与主井房交接处破壁、原风硐上方的高架钢结构临时风硐南侧撤除并完成对接。

4、工程量:加工断面为7.88m?的临时风硐,破开主井井口房北侧3.6m×2.2m连接口;割除高架钢结构0.87m×0.87m的网格,总面积控制在2.8m×2.8m的范围内,并完成两头的对接。

5、预计施工时间:20xx年3月8日8:00-12:00。

二、施工顺序1、首先在地面加工制作临时风硐,分为两件,并在临时风硐上方焊接起吊点,要求焊接高度不低于被焊件厚度。

2、然后在钢结构临时风道与主井墙壁上画线,将制作风道的两个端口在对接面处画出,钢结构风道南侧画规格为2.8m×2.8m对接画线,主井北侧墙壁上画规格为3.6×2.2m对接画线。

割除钢结构风道上画线内的网格角钢,在主井墙壁上沿画线处预凿对接缝隙(墙体厚度:240mm)。

3、利用吊车通过两次吊装将临时风硐起吊至原风墙上方位置,第一次吊装临时风硐上段,第二次吊装临时风硐下段。

第一次吊装,吊车先停靠在压风机房东侧,利用不小于φ18.5mm的钢丝绳套连接5t卸扣,将风硐起吊至现风道上方。

再将吊车停靠在压风机房西侧,起吊风硐到安装位置后,施工人员站立在风墙上方,调整风硐安装位置合适后,将风硐上段与钢结构风道对接焊接。

第二次吊装吊车停靠位置同第一次,将风硐下段起吊到位后,施工人员调整风硐位置,使风硐下端口插入主井预凿口内,上端口与风硐上段对接焊接。

4、停止主通风机运行,施工人员自临时风硐侧面石拱门进入,沿主井房北侧墙壁上画线拆除墙体,规格为3.6m ×2.2m的方口。

拆除后用混凝土将墙壁与临时风硐间的空隙垫实、抹平。

采用φ12mm圆钢加工一道护网,网距规格为0.3m×0.3m,在墙壁边打设膨胀螺栓固定护网。

5、自临时风硐侧面的预留0.8m×1.0m人行门,施工人员自人行门进入风硐。

为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在原风硐与高架钢结构临时风硐对接口敷设临时钢板,经验收合格后,施工人员方可进入施工,割除钢结构风道总面积达到2.8m×2.8m。

割除后的钢板从人行门递出。

割除完毕后,施工人员负责将刚安装的临时钢板撤除,人员自人行门出来并焊接牢固。

6、清理主井井口房内的残渣及杂物。

7、关闭防爆门及主井井口房门。

8、开启主通风机为井下正常供风。

三、施工前准备工作(一)施工准备1、结合原通风机房风硐顶部尺寸用6mm的钢板加工钢结构临时风硐,在钢结构风硐的下方预留0.8m×1.0m的人行门。

钢结构风硐在吊装过程中,重物下方严禁站人,下放要协调一致,确保安全,钢板放置地点以原风硐上面平整为宜。

2、拆除主井井口房与并联钢结构风硐交接处规格为3.6m×2.2m的方口,同时进入主井井口房施工人员不低于2人,不超过4人,人员穿着整洁,要将安全帽、毛巾等固定牢固以防被风吹走。

3、清理干净主井井口房与对接处风硐风门附近的所有杂物等,保证整个风硐内无杂物、道路畅通。

(二)通防队1、在主井井口房内北侧用木板搭设全断面护栏,以防被破落的渣石滚落到主井井筒内。

其木板的厚度不得低于3cm,长度2.8米,木板与木板之间要用抓钉连结,木板与风硐壁也要固定牢固,防止木板弹跳错位,失去保护作用。

2、在给煤机硐室、总回风巷与胶带暗斜井交岔处及主井清理平巷入口处设置栅栏,栅栏高度不低于1.6米,间距不超过200mm,要牢固可靠,并挂警示牌,禁止人员入内。

3、提前将所有便携式甲烷报警仪等相关仪器仪表进行维护、标校一次。

4、矿井停风前2小时必须对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进行全面测试一遍,确保系统运行稳定,数据传输正常。

发现问题必须立即处理完毕。

5、人员分配:第一组:组长:高常华成员:李敏、张成田、刘国友、李振奎、温现刚。

在主井井口房待命,负责主井井口房内北侧用木板搭设全断面护栏及开启风机前对护栏的拆除。

第二组:组长:姜明栋成员:李磐、齐玉柱、杜召冲,负责在矿井停风前2小时要对井下的风量进行全面测量一遍,并在主通风机停风前15分钟将-400轨道大巷1#联络巷的风门打开,并固定。

第三组:组长:户桂民成员:高秋顺、蒋松,负责在全矿停风期间在副井底车场测风站内观测风量的变化情况。

(三)机电队1、准备好井下变电所及各配电点恢复供电所需的仪器仪表。

2、根据要求打开或关闭防爆门,确保开关自如。

3、负责井下水仓的排水及变电所的停送电、下井、升井人员的统计汇报等工作。

4、做好矿井主通风机开启期间的电机启动电流、电压、轴承温度等主要部位的参数观测,记录。

5、操作步骤:(1)当接到指挥部关于主通风机停止运行的命令后,机电队停止目前运行的主通风机,同时打开主井防爆门。

(2)当接到指挥部关于主通风机停止运转后,施工单位进入并联钢结构临时风硐施工。

临时风硐对接完成的后,施工单位负责人会同机电科、通防科等,对原风硐及临时风硐内杂物的清理情况进行验收,并将清理情况及时汇报指挥部。

(3)当接到指挥部关于开启主通风机运行的命令后,立即组织人员关闭主井防爆门、临时风硐人行门,关闭主井井口房门,关闭主通风机西台(2#)风硐闸门,开启东台风机(1#)风硐闸门,确认完毕后,开启东台(1#)主通风机为井下正常供风。

6、人员分配情况:井下组:第一组:组长:陈法茂成员:林红运、赵大磊、魏红枫。

在副井底变电所待命,负责在全矿停风前停掉副井底变电所内的所有供电,在矿井恢复通风时,根据指挥部的命令恢复供电。

第二组:组长:张晋晨成员:朱宜军、王东峰、崔幸国在-400变电所待命,负责在全矿停风前停掉-400变电所内的所有供电,在矿井恢复通风时,根据指挥部的命令恢复供电。

井上组:组长:黄良新,成员:王贞宝、张瑜、张延宁、石腾振、陆波、刘贵献、荆颖颖、唐红艳在主通风机房待命。

负责对主通风机、风硐(包括临时风硐)、闸门、绞车、钢丝绳、主井防爆门、安全门的维护和就位情况、配电系统、主通风机及其拖动电机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负责主井防爆门、风机风硐闸门及主通风机的开启。

及时处理主通风机启动可能出现过高的启动负荷、主通风机与电机的不正常运转故障。

同时记录全矿停风前后主通风机的全部运行参数。

(四)矿信息中心所用通讯设备必须在地面临时风硐对接前试用,保持灵敏可靠,确保井下通讯畅通。

确保主井井口房附近通讯畅通,并在总回风巷及主井清理平巷入口处安装专用电话,以便发现问题,及时与调度室等联系。

(五)其它1、各有关单位要提前一天勘察现场,并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实施。

2、井下各区队,安排一名机电维修工在副井口待命,会同机电队、通防队和救护队做好施工地点恢复供电的准备。

3、各单位在20xx年3月8日7:00调度会议前,必须将井下预留人员按照统计表的要求认真填写附表:主通风机停止运转期间井下人员统计表;一式三份,一份交调度室,一份安监处信息中心,一份交机电队矿灯房。

四、全矿停电停风期间矿井安全管理为确保停风停电期间矿井的安全,矿成立全矿停风停电指挥部。

总指挥:赵景忠;副总指挥:孙启亮、史新国、张为民、刘祥国;成员:吴德勋、张建敏、马勇、董杰、高常华、刘佃同、李保晨、秦续峰、张茂胜、刘其霖、赵庆教、辛瑞清、黄良新、石义习。

指挥部设在调度室,调度室联系电话:2750180,井下直播电话:9。

(一)撤人前的准备工作1、井下各单位要将本措施,传达到每一位下井的干部职工。

2、根据责任分工,各单位在20xx年3月8日夜班对责任范围内的巷道彻底冲刷一遍,杜绝煤尘堆积现象。

3、各单位应严格检查井下所属范围内的电器设备,不得有失爆现象。

4、在全矿停风期间,救护队要在主通风机房待命,人数不少于9人,一旦出现瓦斯超限等问题后,根据总指挥的命令,负责人员的搜救及瓦斯排放工作。

5、需要排水地点责任单位要在撤人前,将水位排至最低点。

特别是-650临时排水点和-400水平泵房负责单位的跟班队长要亲临现场检查,确保在撤人前,将水位排至最低点,保证全矿停电停风期间,不会出现淹泵现象。

6、各单位将本班次出勤人数和工作地点如实汇报调度室、安监处信息站。

7、通风和机电部门要组织好人员,确保在恢复通风时,瓦斯检查、风量测定、逐级送电等工作有序进行。

(二)井下撤人、停电汇报程序1、为了保证撤人、停电工作有序进行,采用提前预约时间的方式进行撤人、停电,全矿撤人工作由总指挥决定,各单位干部职工一定要服从全矿统一安排,按照规定时间在跟班队长的带领下,当班所有人员在副井底集合,然后统一上井,上井后,安监处负责在井口检查、核实,跟班队长将上井情况汇报本区队值班人员,由各单位值班人员、科室负责人在20xx年3月8日7:40前汇报调度室本单位人员下井撤人情况;井下所留人员在7:40前在副井底集合后向调度室汇报,由调度室负责对井下人员统计清楚并汇报指挥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