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小说群文阅读》课堂实录与评析

《小小说群文阅读》课堂实录与评析

爱是不断的链条
——《小小说群文阅读》课堂实录
执教张祖庆整理/评析曹爱卫
【材料背景】
《一件运动衫》是人教版第十册的一篇选学课文。

这篇小小说,描写了一件运动衫得
而复失,失而复得的感人故事。

《爱之链》是苏教版十一册第二单元的精读课文,也是一
篇小小说,主要讲乔依、老妇人、女店主之间爱的链接。

两篇小小说主旨都是颂扬人间平
凡的真爱。

【教学过程】
板块一趣读小小说初识特点
师:(屏幕出示一篇只有一句话的小小说)有人说这是世界上最短的小说,你信吗?
生齐读:地球上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突然响起了敲门声⋯⋯
师:一句话,时间、地点、人物、情节都有了,而且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

读了这句
话,你脑子里会冒出哪些问题?
生:后来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故事结局怎么样?
师:你有很好的阅读习惯——推想阅读,看到前面,推想后面会发生什么事情。

生:⋯⋯
师:是啊,小小说往往有一个特点,读到故事结尾,才让人突然明白。

我们读小小说阅读的主要方法:(1)围绕故事的人物、情节等进行推想;(2)体会故事情节的曲折,感受故事情节在小说中的作用。


板块二概读小小说把握整体
师:这节课,我们来讨论两篇小小说《一件运动衫》和《爱之链》。

大家有没有预习
过?(生:有)第一遍读小说,我们一般要关注故事情节和人物。

回忆一下,《一件运动衫》主要写了哪两个人的什么事?
教师出示人物情节关系图:
师:哪位同学看着人物、故事情节图,用自己的话大致说一说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

师:大致说清楚了。

这篇文章中涉及的人物还有很多,有售货员、小男孩、小男孩的
爸爸,还有修鞋的吉特勒先生等。

读小说的时候,我们抓主要人物和主要的情节,就能一下子
把故事拎出来。

自己平时读小说的时候,也要记得抓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

【点评:有人说,现代文阅读,90%的文本内容,学生是自己能够读懂的。

如何检测和提升这能读懂的 90%?张祖庆老师针对小小说的文体特征,采用“画人物情节图”的阅读策略,帮助学生理清故事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

在教师的指导帮助
下,学生能在众多人、事中,围绕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一下子把故事拎出来”,说明
“画人物情节图”的小小说阅读策略,运用是得当的。


师:好,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快速阅读《爱之链》,用最简洁的线条和文字,形象
地画出人物关系和情节图。

自己先读,然后五人小组讨论,最后由一个同学执笔画在海报纸
上。

( 5 分钟后,教师利用黑板,贴出第一组学生画的人物情节关系图)
生(上台讲述):乔依为老太太换轮胎,老太太给了女侍者100 美元,女侍者给乔依一个吻。

师:他们组非常有创意!用图形来代替情节中的关键元素,用三角形来表示人物关系,语言非常简洁。

(出示第二组学生画的人物情节关系图)
生(上台讲述):乔依帮老太太装车轮不要钱,女侍者帮老太太擦头发,老太太感激女
侍者,多给了一些钱,女侍者给乔依一个吻。

师:他们组画了一个爱心的样子,把文章的主题紧扣住了,很有创意!阅读一篇小小
说,关注主要人物、主要情节,然后用简单的情节图梳理主要内容,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本
领,希望大家在以后的阅读中可以尝试着用。

师:我在自己班级上这个课的时候,有一个同学画了这样一幅情节图,你们觉得好不
好,为什么?
(出示)
生:我觉得用这个形式非常好,用简单的线条就点明了这是一条爱的链条,就点明了
主题。

师:为什么链条不封闭?
生:因为爱是在不断地延长,每个人都可以加入到这条爱之链中。

师:你很有见地!这样开放的画法也是一种创意。

板块三比读小小说发现异同
师:阅读两篇差不多的小说,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去发现,这两篇小说有什么相同点和
不同点。

比较的时候,可以从文章的结构、主题、细节、人物的身份等方面去揣摩。

生1:小说的相同点是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帮助别人自己也是很快乐的。

师:你一下子就扣准了小说的主题。

生2:两篇小说都是关于爱的。

生3:都是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

生4:都是年轻人帮助老年人,老年人回报年轻人。

生5:结尾都是出乎意料的。

师:这个很有意思。

请你说一说,为什么结尾都是出乎意料的?
师:我们来聚焦结尾,大家认真地看两篇文章的结尾,如果结尾的哪一句话没有了,
整个故事就没有味道了。

(出示《爱之链》最后一段。


生:“一切都会好的,我爱你,乔依。


师:为什么没有这句话,整个故事就不一样了?
生:因为故事一直没有说“女侍者是乔依的妻子”,到最后才说明白,让我们恍然大悟。

师:这就是小说的奥妙所在。

师:我们再来看看《一件运动衫》。

师:假如把故事最后两个自然段用方框框掉,去掉了。

你觉得这个故事有什么不一样?
生:去掉结尾的话,就变成“我”在帮助康威老先生,而康威先生有没有帮助“我”,我们却不知道。

师:是啊,有了这个结尾,我们才忽然明白,原来“我”在帮助康威先生的时候,康威先生
也用自己的行动来帮助我。

我们读最后一段。

(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一个孤独的、贫穷的老人,能够为他的邻居小孩做出这样的事情,非常了不起,非
常感人!这就是这个结尾带给我们的震撼。

同学们,小小说的结尾一般既出人意料,又合情合
理,让读者发出原来如此的惊叹!今后我们在读小小说的时候,特别关注结尾的作用。

师:那这两篇小小说有哪些不同点呢?
生1:第一篇是用语言描写比较多,第二篇是细节描写比较多。

生2:第一篇是叫“我”去帮忙,第一篇是主动去帮忙。

生3:第一篇是帮助熟人,第二篇是帮助不认识的人。

生4:第一篇是邻居之间的爱,第二篇是陌生人的爱。

生5:第一篇是两人互相回报,第二篇是三人轮流回报。

生6:两篇文章帮助别人的方式也是不同。

师: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

我有一个问题,《一件运动衫》这篇小说也可以用“爱之链” 做题目吗?为什么?希望听到你们最真实的思考。

⋯⋯
师:是呀,这样写,故事就一波三折了。

“文似看山不喜平”,写小说也一样,切忌平铺直叙。

一波三折,跌宕起伏,这就是作者用这个题目的匠心所在。

第四版块回读小小说质疑拓展
师:最后,我们讨论一下,两篇小说,你更喜欢哪一篇?
生:我更喜欢《一件运动衫》,因为它里面有爱。

生:我更喜欢《爱之链》,因为这篇小说里的爱比《一件运动衫》里的更浓。

师:嗯!《爱之链》里有一句话深深地打动我们,我们一起再来读一遍。

生齐读句子:如果你真爱我,就不要让爱的链条在你这儿中断。

生:我更喜欢《一件运动衫》,因为小男孩为了康威老先生鞋子,把自己最喜欢的运
动衫换成了鞋子。

一个小孩子,能为他人着想,不简单啊。

生:我也更喜欢《一件运动衫》,因为康威老先生,“我”,还有售货员之间的这种人与人之
间的爱打动了我。

师:嗯,这种平凡而真挚的爱打动了你,所以你喜欢,很好。

同学们,无论是《一件运
动衫》还是《爱之链》,都折射出普通人愿意为他人付出的爱。

只有这种爱不断地付出,
不断地付出,形成一条长长的链条的时候,我们这个社会才会充满温暖。

那么,这两篇文章中,
有没有不懂的问题需要讨论?
(师生围绕着文本进行质疑析疑,过程略)
师:同学们,《爱之链》这个故事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研究空间:老太太和乔之间发生的
故事,女侍者不知道,女侍者和老太太之间的故事,乔也不知道。

小说中的人物不知道,
作为读者的我们全知道。

这也是小说研究的一个角度,可以尝试。

回去以后,请大家研究小说
《麦琪的礼物》,完成如下两项任务:
(出示要求: 1.画情节图。

2.选读《欧享利短篇小说》,体会欧享利小说结尾艺术。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