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法施工图的识读——集中标注
教学设计
做识知练
打造“工匠”第四步:排布箍筋
在支座(木板)附近箍筋加密,跨中
非加密。
组长的任务:听教师指令,完成对别
组钢筋排布情况的检查。
活动2:贴标签,识钢筋
小组的任务:
组员相互讨论后,在标签上写上下列
划线内容,贴到模型所对应的位置。
上部纵筋下部纵筋中部构造筋箍
筋箍筋加密区
组长的任务:听教师指令,完成对标
签是否张贴正确的检查。
活动3:看图纸,标含义
小组的任务:
组员讨论,看一看KL1 梁的集中标
注,想一想它们所表示的含义?将下
列内容填写到括号内。
让学生查看并完
成发布在“课堂
派”中的工作页
二,提示学生观看
“课堂派”中梁钢
筋三维动画,引导
他们完成任务。
1、让学生查看并
完成发布在“课堂
派”中的工作页
三,提示学生通
过“课堂派”观看
《梁平法施工图
集中标注的识读》
微课,并引导他们
逐步完成任务。
2、校对工作页3
上的题目,通过
“我问你答”方式
讲解KL1 梁
“KL1(2A)”、
“250X450”、“Φ
8@100/200(2)”、
“225”、“6
25 2/4”、“G2Φ
10”的表示方法。
组员观看动画、相
互讨论,通过在模
型中贴标签认识
梁内钢筋。
组员观看微课、相
互讨论,尝试识读
集中标注中每一
项内容代表的含
义。
每个小组将完成
的任务书张贴在
黑板上。
小组通过抢答的
方式回答老师提
出的问题
有了上一环节的铺垫,加上
这一环节的计算机三维动
画的辅助教学,难点也自然
突破,并加深了学生对知识
点的理解和记忆。
以梁KL1 的集中标注为
例,归纳成五个知识点,借
助梁钢筋模型,先做后教,
便于学生理解,得到知识内
化。
学以致用
形成能力活动4 帮助小周找错误
各小组经讨论后找出图纸中的三处错
误,并给出适当的整改建议。
让学生小组经讨
论后找出三处错
误,对学生找出的
错误加以分析。
组员一起寻找图
纸中的错误处并
加以修改。
既和新课引入相呼应,又检
验了学生运用知识的灵活
程度,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盘点收获
任务拓展邀请学生进行学习评价,谈一谈自己
的收获、本小组的表现(三、四个代
表发言)。
布置作业:
①识读L1 梁的集中标注(详见“课
堂派”附录五)。
②在“课堂派”中观看一则报道阳台
事故的新闻视频,发表你对视频中诱
发事故发生的可能原因。
对学生在课堂取
得的成功,给予赞
赏与肯定;对存在
的不足进行鼓励。
谈一谈本堂课的
收获
通过自评、互评引导学生学
会自我总结,同时也锻炼了
学生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
力。
七、教学反思
与使用电脑的信息化教学相比,本课堂利用随身携带的手机微信,让信息化教学的开展不再限制于课内还是课外,理论教室还是实训场地,学校亦或是家庭。
在这堂课中:借助三维动画和实物模型辅助教学,突破工程实物无法解决安全性的问题,同时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课堂派”平台,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使课堂变得高效快捷;并实现了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对于开展慕课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成为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