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写作专题目标导引

写作专题目标导引

写作专题目标导引未2013-09-13 2254写作专题目标导引源自高考作文所有的学生都希望自己的作文在高考中脱颖而出,获得高分,那么,如何才能使这一“理想”变成现实呢?应该做好平时备考与考场发挥两大环节。

一、备考策略可用10个字概括:一纵、一横、点点练、天天读。

1.“一纵”——纵向练好各种文体,既做一个多面手,又要有自己的“撒手锏”。

话题作文和新型材料作文可自选文体,因此我们首先要熟悉各种文体,严格地按固定文体进行训练,比如规范的议论文、记叙文、散文、小说等,领悟各种文体的不同特点及写作要领,这一基础工作一定要做好。

因为从2005年起,有的高考作文有文体限制,如写议论文、写说明文。

在这个过程里,考生可通过实践发现自己的写作优势:擅长于形象思维还是抽象思维?擅长于写小说、散文、记叙文还是议论文,或者是戏剧、寓言等文体?进而可多次地潜心训练这种文体,练出自己的“撒手锏”,形成自己的特色。

2.“一横”——储备素材,建立素材“根据地”,写作时便可左右逢源。

储备素材,应分门别类。

例如可按照以下10个方面进行积累和整理:“生存与生活”“交往与合作”“德行与情感”“学习与教育”“环境与社会”“价值与理想”“方法与效率”“辩证与科学”“思想与文化”“联想与想象”。

储备素材还要注意素材的变通问题。

例如把平时多用于德行的素材变通到谈教育的文章里,不仅能扩大题材的使用范围,增大素材的相对储量,而且,由于改变素材的使用范围,还可能给人以新的启发。

3.点点练——进行分点训练,“点点”为营,步步提高。

所谓“点”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按《考纲》要求进行分点训练,尤其要在“发展等级”上下功夫,要对其中经常涉及的技能加以突破。

例如“深刻”一条中的“观点具有启发性”;“丰富”一条中的“材料丰富”;“有文采”一条中的“词语生动”“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有创新”一条中的“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有个性色彩”等能力点,都要分点专门训练。

其二是按考场作文的关键环节进行分点训练。

第一是审题和入题训练,关键是要解决审题的准确性和入题的独特性;第二是拟提纲训练;第三是拟题训练,训练在与标题、话题或所供材料(包括图画)及文章内容相符的前提下拟出别致、精彩的题目的能力;第四是开头和结尾训练,切实掌握开头和结尾常见的方法,使自己的作文能先声夺人,又能耐人寻味;第五是片断训练,一篇文章如果有几处甚至一处精彩的局部,就会显著提高作文的档次。

4.天天读——每天读一篇优秀散文、小小说,或者优秀习作,特别是近一二年优秀的高考作文。

只要潜心研读,细细品味,注意借鉴,日积月累,心中有了几十篇乃至上百篇优秀文章作为底气,作文就一定会大有长进。

二、考场策略近年来高考已打破了话题作文一统天下的局势,命题作文、新型材料作文强势登陆,昭示了高考作文命题形式灵活多样时代的到来。

当然,话题作文仍是主要形式。

这里,主要介绍一下话题作文的写法,再介绍一下新型材料作文的写法。

第一,话题作文的写法。

(一)内容篇——充实你的作文1.审题:多角度审视,将话题大而化小,虚而化实。

比如话题作文“读”,就可以想到读父母、读同学、读老师、读自己,父母、同学、老师、自己都是一本本耐读的书,这样就化虚为实,容易下笔了。

2.立意:选定某一角度纵向思考,力求正确、深刻、有新意。

例如以“气”为话题,若从横向上去思考,有节气、骨气、志气、朝气、锐气、霸气、邪气、正气等若干种“气”。

如果从纵向上去思考,就其中的一种纵深延伸,就有可能挖掘出新的意蕴来。

比如“正气”,可由此联想到历史上一长串名字:“留胡节不辱”的苏武;“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的岳飞;“金戈铁马,气吞残虏”的陆游;“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铸造民族魂的鲁迅……进而再开掘出人活着就应有一股浩然正气等主题。

3.材料:选材恰当,力求丰富,有时代感。

围绕中心选择恰当材料,是作文的基本要求。

但不能就此止步,一篇优秀的作文,其材料要充实丰富,是记叙文,就应多角度多侧面地写人叙事,抒情达意;是议论文,论据就要典型而充分,这样才能全面展示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材料还要有时代感有新鲜感,不能老是屈原、岳飞、文天祥、瓦特、牛顿、爱迪生(必要时也可用,但要叙述简洁、点到为止),没有新意,流于平庸。

要结合现实,选一些刚刚发生的、切合自己观点的典型人物和事件入文,以给人一种新鲜、亲切的感觉。

即使用旧素材、也要尽量“新翻杨柳枝”,或“反弹琵琶”,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去思考、去运用。

4.情感:力戒矫揉造作、无病呻吟,力求讲真话、抒真情。

例如写“心灵的选择”,未必都要写生与死之间、善与恶之间的选择,或者隐于困境(如农村孩子的失学,城市孩子父母离异等)时的选择,因为这类题材一则显得离生活距离远,编造痕迹重,二则写得人多。

而诸如《状元凉粉》等优秀作文却因写的是生活琐事而给读者送来一股清新之气。

再如在一次考试中写“生命的价值”这一话题,很多学生写“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在于创造”,而有一学生却这样立意:“人活着首先为自己,其次为亲人,再次为朋友,另外也为与自己为敌或不理解自己的人。

”读着感到坦诚、率真、大气,因此获得了高分。

(二)形式篇——扮靓你的作文1.文体:在不限中求擅长,要写得文体显明。

话题作文“文体自选”,但并不等于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出“四不像”的作文来。

其实,写话题作文要有强烈的文体意识,要写什么像什么,无论是写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童话、寓言、故事新编,还是写诗歌、戏剧、小小说等,都要突出其要素,使文体明确。

还有部分考生认识上有一个误区,以为只有写诸如戏剧、法庭辩论、拍卖会等“特殊文体”才会得高分,于是在考场上写自己不擅长的文体,“画虎不成反类犬”,反而影响了成绩。

其实,无论哪种文体,只要写得出色,均可得高分,所以,考场上,尽量运用你平日练就的“撒手锏”,“在不限中求擅长”,这样才能轻车熟路,写得得心应手。

2.标题:贴切、鲜明、新颖、生动,力求“先声夺人”。

(1)不直接延用话题,而是审清题意,在选好角度的基础上,化大为小、化虚为实,把话题宽泛的大范围变为一个具体的小范围,把大题目变为小题目。

比如2006年高考湖北卷作文是以带“三”的词语为话题,就可以转化为某一个词语的分析和思考,如“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强调了一种谦虚的学习品质。

(2)巧用修辞,生动形象,富于文采。

①比喻法:例如《我心如月》《为自己点盏心灯》;②比拟法:《打捞诚信》《让爱导航》;③呼告法:《归来兮,诚信》《朋友,请带好你的“护照”》;④引用化用法:《让我轻轻告诉你》《人之有诚信,犹鱼之有水》《独上高楼》。

(3)活用公式,新颖别致,引人注目。

活用公式,即引用、化用某些数理化公式作题目。

例如《成功=包装+实力+创新》。

(4)反常设悬所拟题目有违常理,故意设置悬念以引起读者的好奇心理。

如《感谢你的敌人》(话题:竞争),《往事并不如烟》(话题:关注生活),《真想做个后进生》《渴望停电》(话题:素质教育),《儿嫌母丑》(话题:亲情)。

3.开头:精心设计,闪亮登场。

写文章开一个好头,就如同京剧舞台表演的精彩的登场亮相,令人拍案叫绝,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从而打动阅卷老师的心。

常用以下技法:(1)运用比喻排比,增添亮色。

比如高考满分作文《菊花飘香的时节》的开头:“当清爽的秋风将天空吹向更高远,当陌生的孩子望断最后一只南飞雁,当枝上的绿叶换上橙黄,当一点点微酸已着枝,便又到了菊花飘香的时节。

”(2)直接扣题,开门见山,如高考满分作文《问灵魂》的开头:“到底什么是人的魂?”(3)引用化用诗文名句,添加内涵。

比如上海卷满分作文《眼中有泪》的开头:“执子之手,今生珍重。

”(4)以描写开头,自然真切。

比如北京卷满分作文《北京的符号——老舍与北京》的开头:“我看见祥子手里拨弄着现洋,心里盘算着买车,嘴里念叨着自己的小九九,身旁老北京洋车黑漆漆的车身、亮晶晶的瓦圈,闪着光……”(5)活用句式,灵活醒目,引人思考。

可以运用短句(甚至独立成段)、设问句、感叹句等。

4.结构:清晰流畅,精彩纷呈。

考场作文要思路清晰,行文流畅,忌讳杂乱无章,想到哪写到哪;结构要尽量地求新求变,有独特性,忌千篇一律,千人一腔。

因此,除了文体上创新求变外,结构上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列小标题。

(2)各层层首用中心句。

(3)中心句或线索句多次出现。

(4)注意使用表示时间、地点等线索的词语或体现序数的词语(如第一、第二,首先、其次等)。

(5)段落不要太长,多用短段。

5.结尾:因文而异,异曲同工。

(1)画龙点睛(或:卒章显志),例如作文《单纯》的结尾:“我们的思维方式总习惯把世界看得很复杂,把人看得很复杂,其实,改变一下我们的思维方式,像孩子一样单纯地去看世界,我们会快乐许多,幸福许多!”(2)照应开头,首尾呼应。

例如作文《两位母亲》的首尾:“我有两位母亲,同样崇高而伟大的母亲——生母和后妈。

然而,高考的一份档案表上只允许填一个。

我必须选择,虽然这是令人痛苦的。

……双份的母爱摆在我面前,都是这样无私、博爱而伟大。

这爱越深,我越是觉得沉重,我不可以对不起她们中的任何一位,但我又必须从中选出一位来,我只觉得这选择真的很难很难……”(3)深化中心。

例如高考满分作文《昭君的选择》:“生命,不一定濒临死亡才显示深刻,用心去做,用心去选择,谱一曲美丽的生命之歌!”(4)引用诗文名句。

例如高考满分作文《酒吧关门时,我便离去》表现面对死神时豁达乐观者选择坦荡、宁静这一中心,其结尾以陶渊明的名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结尾,给文章增添了内蕴,耐人寻味。

另外还有自然描写结尾法、热烈抒情结尾法等等,但无论哪种结尾方法,一定要考虑考场作文的特点,要紧扣原题,尤其是记叙文。

6.语言:流畅生动,文采斐然。

高考作文首先要做到语言通顺、流畅、无语病;其次要力求语言生动,“富有文采”。

孔子曾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一篇语言精美隽永、清新脱俗、令人赏心悦目的作文,必定会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

所以要在以下几点上多下工夫:(1)词汇丰富,用词准确,力求形象;(2)多用短句,句式灵活多变,比如可用一些设问句、反问句和感叹句,有时也可用倒装句;(3)多用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拟人、排比、引用、对偶等,尤其是议论文要注意用比喻和排比,既增加文采,也增加说服力和论证的气势;(4)恰当引用平日积累的诗文名句、谚语歌词等。

(三)创新篇——升华你的作文1.文体创新(1)散文化的议论文(或:议论文的艺术化)。

这是目前最流行的一种话题作文形式,其骨子里是议论文,只不过采用了写散文的一些手法,如开头、结尾,如语言,写得更有文采,更显张扬个性。

(2)运用文学体裁,比如散文、小说、剧本、童话、寓言、杂文等,这种文章要求较高。

(3)借用其他实用文体,比如演讲稿、书信、日记、采访录、调查报告、新闻报道、说明文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