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曲波《林海雪原》课件

曲波《林海雪原》课件


五、小说结构方面的通俗性特点
• 二元对立的模式是通俗小说所惯用的,在 《林海雪原》中,表现得也非常鲜明。代 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小分队是完美无缺的 军队,而各路匪徒是无恶不作。这种二元 对立模式虽然有革命历史小说所特有的阶 级对立观点带来的影响,但也是通俗小说 的一种模式。小说故事情节的传奇性、惊 险性,许多情节的巧合性,都是通俗小说 所具有的特点。
• 一、作家简介 • 1957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了长篇小说《林海雪 原》,小说一出版,就引起了很大轰动,并被北 京人民艺术剧院将小说中最精彩的部分改编成话 剧《智取威虎山》上演,受到观众的热列欢迎。 《林海雪原》是曲波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 的成名作。1959年先后完成了《山呼海笑》和 《桥龙飙》两部长篇小说的初稿,分别于1977年 和1979年正式出版。80年代,他还写了一部反映 抗战时期火线办医院的长篇小说《戎萼碑》
曲波的革命英雄传奇 《林海雪原》
• 一、作家简介 • 曲波,1923年出生于山东黄县。少时由于家贫, 只读书到小学六年级就辍学在家,除打柴干农活 外,就是到武术馆习武。武术馆的人们在习武之 余,喜欢聚在一起谈古论今。曲波受其影响很大, 并读了许多古典小说。1938年,15岁的曲波参加 了八路军。1946年,曲波带领一支小分队,深入 林海雪原进行剿匪战斗,立下了不小的战功。 1950年专业到地方工作,在大型工厂里任党委书 记,。当他对工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时,经常给 工人讲他在剿匪战斗中的故事,特别是他的战友 杨子荣的故事,他发现工人们因此受到了形象生 动的教育,效果相当好,于是,他下决心要将这 些经力写成一部长篇小说,将战友的事迹传变大 江南北。
四、小说人物塑造的特点
• 1.少剑波:小说的主人公少剑波的身上,集中了 周瑜的英俊,诸葛亮的智慧,刘备的领导才能; 他的周围还有五虎将:机智勇敢、能言善辩的杨 子荣;强壮威猛、略显鲁莽的刘勋苍;身怀绝技, 诙谐有趣的栾超家;吃苦耐劳、本分老实的孙达 德;聪明活泼、忠诚勤恳的高波。而少剑波与小 分队中的女卫生员白茹的爱情关系的描写,又受 古典小说中才子佳人的影响。这些人物的设置, 都构成了小说通俗性的基本因素。
二、《林海雪原》故事梗概
• 《林海雪原》中的四个战役:
1.奇袭奶头山 • 2.智取威虎山 • 3. 绥芬草原大周旋 • 4. 大战四方台

三《林海雪原》最突出的特点
• 《林海雪原》的通俗性特点: • 《林海雪原》在当时能够取得轰动和 成功,主要是由于它的“通俗性”, 即作品在保证其方向和主题思想正确 性的前提下,而小说吸引读者的确是 它与通俗小说相通的一面。
六、小说故事情节方面 的通俗性特点 • 小说故事情节的传奇性、惊险性, 许多情节的巧合性,都是通俗小说 所具有的特点。 • 在20世纪50年代,旧的通俗小说被 取消后,《林海雪原》填补了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