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名著导读《简爱》

名著导读《简爱》

名著导读《简爱》【作品简介】《简·爱》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也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部传世之作。

人们普遍认为《简·爱》以第一人称叙述,是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的生平”的写照,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

这部带有浓厚自传色彩的作品成功地塑造了英国文学史中第一个对爱情、生活采取独立自主、积极进取态度,敢于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小小说诠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尊严+爱。

书中弱小的简爱不仅具有坚强刚毅的个性、自尊自爱的品格,而且还拥有足够的才智和对自由平等爱情的追求。

人们普遍认为《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的生平”的写照,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

它成功地塑造了英国文学史中第一个对爱情、生活、社会以及宗教都采取了独立自主的积极进取态度和敢于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

《简·爱》一经问世就引起了轰动。

当时已经驰名文坛的萨克雷评价说:“《简·爱》是一位伟大天才的杰作。

”【作者简介】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出生于约克郡的一个牧师家庭。

五岁时母亲去世,八岁时被送入寄宿学校。

那里恶劣的生活条件使她的两位姐姐先后死于肺病,于是她和妹妹艾米莉被父亲接回了家乡。

在父亲的书房里,勃朗特阅读了大量书籍,并开始尝试进行文学创作。

十五岁时,勃朗特再次离开家乡,到伍勒小姐办的学校读书,几年后又在这所学校任教。

1836年,在她二十岁时,勃朗特决定以文学创作作为自己的职业,并写信给诗人骚塞,希望得到他的建议,却被告知文学创作并非妇女所应从事的工作。

勃朗特没有灰心。

她离开伍勒小姐的学校,边做家庭教师边写作。

由于不适应家庭教师的工作,勃朗特打算自办学校,并说服姨母资助自己和艾米莉去意大利进修法语和德语。

虽然后来办学不成,但是意大利之行却激发了她表现自我、进行文学创作的强烈愿望。

《简·爱》(1847)是她的成名作和代表作。

她所创作的其他作品还有《雪莉》(1849)、《维莱特》(1853)、《教师》(1857)以及她与妹妹艾米莉和安妮的诗歌合集《柯勒、埃利斯和阿克顿·贝尔诗集》(1846)。

1855年夏洛蒂·勃朗特去世,时年三十九岁。

艾米莉《呼啸山庄》和安妮的《艾格尼丝·格雷》也成功出版。

【人物简介及人物关系】简•爱:追赶求平等与自主的知识女性。

罗切斯特:贵族,被简爱不平凡的精神所吸引。

海伦:简爱在学校的朋友,得热病去世。

布洛克尔赫斯特:坏人,孤儿院主持。

圣约翰:简爱的表兄,简爱的追求者之一。

戴安娜和玛丽:简爱的表姐,圣约翰的胞妹。

爱丽思·费尔菲克斯:罗切斯特的女管家,简爱的朋友。

阿黛勒:罗切斯特的朋友的女儿,罗切斯特是她的监护人,简爱的学生。

英格拉姆小姐:长的十分漂亮,但只看重钱的贵族小姐,罗切斯特的追求者,但她根本不爱罗切斯特先生。

【内容简介】简·爱是一个孤儿,寄住在舅母家,从小受尽欺侮和白眼。

她被送进一家慈善学校,在那里,她学会了如何在恶劣的条件下生存,并最终成为该校的一名教师。

后来,她登广告求职, 来到桑菲尔德庄园,担任庄园的主人罗切斯特先生收养的小女孩阿黛尔的家庭教师。

简·爱相貌平平,出身寒微,却诚实真挚,独立自强,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罗切斯特被简·爱所深深吸引,而她也爱上了罗切斯特。

就在他们即将成婚之际,简·爱得知罗切斯特已有妻室,她就是被关在阁楼上的疯女人伯莎。

简·爱拒绝了罗彻斯特要她留下来的请求,离开了桑菲尔徳。

无家可归的简·爱被圣约翰·里弗斯兄妹收留,原来他们竟是表亲。

圣约翰要去印度传教,他认为简·爱的品格非常适宜做牧师的妻子,于是向她求婚,而简·爱却对罗切斯特念念不忘。

一天晚上,她仿佛听见罗切斯特在呼唤自己的名字,于是她又回到桑菲尔徳,却发现昔日的庄园已被伯莎点的一把火化为灰烬,而罗切斯特也在抢救伯莎时受伤,双目失明。

这时已经继承了一笔遗产的简·爱决定留在罗切斯特身边。

【故事概要】一、苦难的童年(1--4章)幼小的简·爱寄养在舅父母家里。

舅父里德先生去世后,简·爱过了10年倍受尽歧视和虐待的生活。

舅母把她视作眼中钉,并把她和自己的孩子隔离开来,从此,她与舅母的对抗更加公开和坚决了,简被送进了罗沃德孤儿院。

二、艰难中成长(5——10章)洛伍德义塾,一个教规严厉、条件极为艰苦的地方。

简.爱刚到这里的第一年便赶上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眼看着一个个同学在这里倒下,特别是好友海伦.彭斯的离去,使简爱幼小的心灵体会到了生命的残酷。

在这里,简爱虽然历经磨难,却坚强地生存了下来。

度过第一年的难关后,学校改善了学生们的生活饮食条件。

简爱在这里又做了六年学生、二年老师。

期间的八年中,谭普尔小姐成为简爱敬仰和感激的至爱之师和人生挚友,因为“我获得的一些最宝贵的知识,都要归功于她的指导。

”“她充当了我的母亲及家庭教师的角色,后来又成为我的伴侣”。

“她的友谊及与她的交往始终是我的一种安慰”。

因此,当谭普尔小姐要离开洛伍德义塾时,简.爱也在一番思索后决定要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担当新职务,过一种新生活”。

三、体验爱情(11--27章)简•爱登广告谋求家庭教师的职业。

桑菲尔德庄园的女管家聘用了她。

庄园的男主人罗切斯特经常在外旅行,她的学生是一个不到10岁的女孩阿黛拉•瓦朗,罗切斯特是她的保护人。

一天黄昏,简•爱外出散步,邂逅刚从国外归来的主人,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

以后她发现她的主人是个性格忧郁、喜怒无常的人,对她的态度也是时好时坏。

整幢房子沉郁空旷,有时还会听到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奇怪笑声。

一天,简•爱在睡梦中被这种笑声惊醒,发现罗切斯特的房间着了火,简•爱叫醒他并帮助他扑灭了火。

罗切斯特回来后经常举行家宴。

在一次家宴上向一位名叫英格拉姆的漂亮小姐大献殷勤,简•爱被召进客厅,却受到布兰奇母女的冷遇,她忍受屈辱,离开客厅。

此时,她已经爱上了罗切斯特。

其实罗切斯特也已爱上简•爱,他只是想试探简•爱对自己的爱情。

当他向简•爱求婚时,她答应了他。

在婚礼前夜,简•爱在朦胧中看到一个面目可憎的女人,在镜前披戴她的婚纱。

第二天,当婚礼在教堂悄然进行时,突然有人出证:罗切斯特先生15年前已经结婚。

他的妻子原来就是那个被关在三楼密室里的疯女人。

法律阻碍了他们的爱情,使两人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

在一个凄风苦雨之夜,简•爱离开了罗切斯特。

四、别后(27—35章)在寻找新的生活出路的途中,简•爱风餐露宿,沿途乞讨,历尽磨难,最后在泽地房被牧师圣•约翰收留,并在当地一所小学校任教。

不久,简•爱得知叔父去世并给她留下一笔遗产,同时还发现圣•约翰是她的表兄,简•爱决定将财产平分。

圣•约翰是个狂热的教徒,打算去印度传教。

他请求简•爱嫁给他并和他同去印度,但理由只是简•爱适合做一位传教士的妻子。

简•爱拒绝了他,并决定再看看罗切斯特。

五、相聚(36—38章)当简.爱满怀激情与希望回到她阔别一年的桑菲尔德府时,她万万没有想到呈现在眼前的只是一堆早已坍塌的废墟。

她四处打听罗切斯特先生的下落,并最终在芬丁庄园——一个凄凉的处所找到了他。

原来在简离开后不久,疯女人制造了一场火灾,并坠楼身亡,而罗切斯特先生在火灾中中烧伤了眼睛导致双目失明。

突如其来的惊人变故并没能阻止简.爱与罗切斯特相爱的脚步,他们安静地举行了婚礼。

简得到了自己理想的幸福生活。

【人物形象】简爱:一个贫苦低微、其貌不扬、性格倔强、感情丰富、独立自尊、勇敢执着、聪慧过人的女孩,却拥有自尊、自重、自立、自强的人格。

正如书中所说:她有清澈的眼睛,伶俐的口齿,热情如火的灵魂,温柔又稳重,柔情有坚定的宁折不弯的性情。

具体体现:1.自尊自主、叛逆反抗简爱,在寄居的舅妈家里,和骄横残暴的表哥约翰发生冲突,瘦小的她敢于和表哥扭打,并怒斥他,简爱的童年的生活是反抗性格和捍卫独立人格的精神起点。

2.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平等当简爱发觉她深深地爱上了主人后,在地位如此悬殊的情况下,她却敢于去爱,因为她坚信人在精神上都是平等的。

当罗切斯特为了试探她而假意要娶贵族小姐时,她愤怒地说:“你以为,因为我穷,低贱,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

就如我们站在上帝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3.意志坚强,智慧过人在慈善学校的悲惨体验,表现了简爱的坚强和惊人的意志力。

和其他孩子们一起,经常挨饿受冻,挨打罚站。

学校里传染病夺取了好多孤儿的生命,简爱却凭借顽强的生命力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呆了10年。

4.感情炽烈,敢于追求真正意义上、完整的爱情简爱对罗彻斯特情感的追求非常的真诚和专一,这主要表现在对她对罗彻斯特执着而强烈的爱情上。

当圣约翰向她提出求婚,要她作为他的助手一起去印度传教时,简爱虽然认为'他是个好人',但还是拒绝了他的求婚。

可是在得知罗彻斯特还有疯了的合法妻子,她还是拒绝了他的爱,她不愿作人情妇,她要的还是一份真正意义的完整爱情。

然而,当简爱离开了罗彻斯特后,并没有在感情上抛弃他;相反,她的爱情像殉道一般,专一到打算为其作永远的牺牲,贫困时是这样,富有后仍是这样,更不会因为罗彻斯特身体上的残缺而弃之不顾。

罗切斯特:坚毅、执著、风趣、富于情感、敢于追求、忠于爱情。

一个完美的、冷面的、不幸的、善良的、成熟的贵族绅士。

简爱的出现,对他来说无异于一弯清泉灌溉了他几近枯萎的心灵。

虽然简爱身材瘦小并无动人姿色,又没有丰厚的嫁妆,更没有显赫的家族背景,但在他心目中,简爱是个精灵。

这个天使“善良、天赋、可爱”。

罗彻斯特先生不因地位悬殊放弃爱情,毫不犹豫地爱上了做家庭教师的简爱,也显示了他的平等、宽容、仁爱;那个由简爱执教的女孩并非是他的女儿,而只是一个舞女硬塞给他的“礼物”,他却以爱心抚育,体现了他的仁爱。

海伦•彭斯:她的观点与简是截然不同的。

海伦主张凡事能忍旧忍,这样自己快乐,别人也会对你好一些。

海伦说:“我觉得生命太短促了,不值得把它花费在怀恨和记仇上。

”当简看到海伦平静的受罚或是自己的自卑受到伤害后,她只是单纯的愤怒,想反抗,她想把抽打海伦的教鞭从老师手中夺过来,当着她的面折断。

然而海伦叫她学会了忍耐和适应环境。

“既然躲避不了,那就不能不忍受……你说你受不了,是软弱和愚蠢的。

”约翰•里德:简•爱舅舅的儿子,是一个又胖又大、蛮横无理的禽兽。

他经常无缘无故地打骂简爱。

简爱的舅妈不但不去制止,反而支持她野蛮的儿子。

【理解要点】构成简·爱的人生追求的两个基本“旋律”①首先,她富于激情、幻想和反抗精神,继承了浪漫主义文学传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