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主观题知识点【篇一:考研政治主观题知识点】考研政治大题模板(自己听课总结的,2014年考研政治50分主观题我得了40分)(一)政治第34题是马原题,有2问或3问。
最后一问一般只回答方法论意义,不用结合材料。
除非是5分的题,则要用几个半句话结合材料。
前1~2问都要回答原理及内容,并单独用一句话结合材料。
34题第一问:①如果材料告诉了原理,先把原理里面关键的名词的定义解释一下。
例如2013年第34题第一问要先回答认识的定义,回答了就得2分。
②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或认识论)认为:原理a内容(如果是按老师的模板写得就不要再细分,全写于这点就ok。
③用一句话,结合材料说明材料是怎么做到原理a的。
④此外,这也反映了原理b、原理c(b和c只写原理名字,建议c可以写万能原理,食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
中间这问:步骤同上。
最后一问:上一问考的是辩证法的原理就回答全部的辩证法方法论意义。
①矛盾是普遍联系的,(......是不可避免的。
5分的题则要结合半句材料,其他不用结合材料),我们要正视矛盾,要正确分析和解决矛盾。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全面、具体地分析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
(.....有不同的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5分的题需要结合半句材料。
)③解决矛盾时要看到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④要坚持主观和客观的统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⑤要坚持与时俱进,要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要坚持通过现象看本质。
上一问考的是方法论的原理就回答全部的方法论方法论意义。
①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实践活动。
②要在实践活动中,正确对待........(抄题干关键词)。
③要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
④要坚持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全面具体地看问题。
⑤要坚持与时俱进,要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要坚持通过现象看本质。
老师给模板回答原理内容:a和b是并列关系,则按以下答内容:a和b是辩证统一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a和b的定义、特征、作用和地位不同。
a和b相互依存,a离不开b,b也离不开a(或用正、反、换。
a和b相互依存,只有.....才.......;如果没有.......就不会........;所以........可以|/是.........。
)。
a和b相互渗透,a渗透着b,b也渗透着a。
a和b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a能转化为b,b也能转化为a。
a和b是从属关系(很少见),则按以下答内容:和大题常考的原理名称(综合了所有辅导班老师压的重点,但近几年大题只考认识论和辩证法):a和b是辩证统一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a和b的定义、特征、作用和地位不同。
a决定b的产生、发展、灭亡、性质和内容。
b反作用于a,当b适应a时则促进a的发展,当b不适应a时则阻碍a的发展。
以下为常考原理的名称,比较全,是我知道的所有辅导班压的重点。
而考研政治只考重点。
近几年只考认识论和辩证法,大家必须记住这些原理名字。
1、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2个):1)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2) 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关系,依存、渗透)2、马克思主义辩证法(6+5+4=15个):矛盾的原理: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即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③矛盾的不平衡原理(包括第4和5点)。
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⑤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⑥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必、两现、原、形)①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都有)。
③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④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⑤形式和内容的辩证关系原理(从属关系!)。
其他:①尊重客观规律性和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列。
相互依存,正、反、换)②辩证的否定观原理:否定是自我的否定。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又保留。
③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原理。
④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度的原理。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1+3+2+1=7个):①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②认识的过程包括:两次飞跃(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理性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原理。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致无穷,这是认识过程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无限发展的全过程。
③认识的结果: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实践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不仅具有普遍性的优点,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只有实践能检验主观是否同客观相符合。
4、唯物史论:(1个)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的原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二)第35题是毛中特,第36题是史纲和毛中特的结合,大家背《肖四》很可能会背到原题的一两问,按他的答法回答就ok,绝对正确!当然也很可能没有背到原题,则建议大家听下文都最后的客观题班。
假设其他的题都没有背到,我是这样编的,可以很轻松地写五六条,给阅卷老师震撼力,显得有条理性,得及格分以上问题不大。
前2~3条把我背到的相关的知识点写上。
后3条按以下分别为:4.以上材料清楚地表明:..................(抄材料。
)5.(顺着材料往下说一句)举两个例子吧:这不仅体现了某某人境界的崇高,而且对整个社会都起很好的示范作用。
(思修和法律基础)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措施,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这是基于中国国情的正确抉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毛中特)6.(下结论)所以........。
只有.........才.........。
(三)第36题,我自己结合全部往年真题发现,答题思路差不多都是这样。
如果你没背到原题,可以按以下回答:根据题干意思对应的历史时期,把以下相关的点写上,一般不用全写:①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繁荣、人民富裕。
②为此,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材料中的某阶级干了什么事(通常是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了辛亥革命。
)。
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但由于自身阶级的局限性和敌人力量的强大,这些斗争最终走向了失败。
③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④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⑤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中最大成就就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此外,中国共产党确定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美好光景。
(四)第37题是思修和法律基础,原题几乎没有,但非常类似或者知识点一样的题,肖四今年就有。
具体哪题可以参阅我。
这道题必须结合材料,结合材料部分就有一半左右的分,你看每年能真题给的答案都结合了材料。
(五)38题是当代,非常灵活,连肖秀荣和文都的主讲老师都说押不倒题,让大家必须研究往年真题的答题思路。
其实很有用,我已在我上篇文章举过例子了,这里不再重复了。
任何科目给的模板或答题技巧(尤其政治和英语)一定要自己结合最近几年真题实践一下,绝大大部分适用,极个别可能有失误。
最后,借用商志老师的一句话敬告各位即将考研的同学,你如果想考上好学校,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必须往死里学,并保持高强度、高效率!那些往死里睡的垃圾货是考不上研的。
路是自己选择的,如果你确定要考研,那请你关机或静音上自习,静下心才会有效率。
天天泡自习室,那里很多人在学习,你会有效率的会学得进去的。
行百里者半九十,任何考试越到最后越有效越关键,所以越到最后心态越重要,努力越有效。
加油,成功属于你们!温馨提示:欢迎加入2017年研究生考试qq交流群:371909432;2018年考研qq交流群:415272847【篇二:考研政治主观题知识点】第一部分答题技巧一、政治主观题答题步骤及方法在掌握知识量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答题技巧的不同可能使总分相差10到20分。
政治的考研试卷中大题的分值占百分之六十,而实际上大题也是技巧性最强的题型。
下面向大家介绍大题答题四步曲:第一步:仔细审题。
找出本题目是关于哪个学科的哪个章节,在草稿纸上写下此章节内所有可能与本题有联系的基本概念及原理。
大多数题目是跨章节,甚至跨学科的,要注意思维的发散性。
第二步:解释每一个概念并写出原理的基本内容。
如果自己写出的相关概念太多,则视试卷留出的空白捡重要的写,解释概念和原理一般不要超过本题答题空间的二分之一。
什么?太多了?不要怕,答多不扣分。
但要注意答题时每个概念和原理要作为一段,字迹要工整清晰。
好了,本题目分数的一半你已经拿到了,下面进行第三步。
第三步:联系实际。
如果本题是论述题,则根据本题联系实际中的一些现象,给出评价;如果本题是材料题,则材料就是实际,指出材料中的一些问题,也就是将材料用你学过的关于政治的术语再复述一遍。
这部分一定要有,而且要作为一个段落,如果字迹工整的话,即使这一段答得驴头不对马嘴,至少也有两分。
第四步:总结。
这一部分是绝对送分的,但也要有技巧。
要将其作为一个段落,如果此题是论述题,则将整个题目再复述一遍,不要忘了在前面加上一个所以;如果此题是材料题,则提倡材料中好的做法,批评材料中坏的做法。
如果答大题时你能熟练地按上面的四步做,大题方面你至少可以比相同水平的其他人多得n分,不信?二、政治主观题答题模板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说明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关系及其重要意义(2002年政治重中之重)。
首先仔细读题目,题目中已经告诉我们是用马哲中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几章的原理,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邓论中的内容,因此要考虑将两个学科结合起来答题。
表面上看题目中有两个基本概念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联系到马哲,以德治国便是是道德问题,是上层建筑;以法治国便是法制问题。
如此以来,此题需要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道德,法制,以德治国,以法治国,上层建筑,道德与法制的关系,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
然后联系实际,这一步没关系,只要稍微写两句而且字迹工整便不失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