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连云港市继续教育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判断题

连云港市继续教育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判断题

1. 低碳消费首先需要一种态度,然后形成一种习惯,最后定型为一种价值观。

正确2. 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是指由中央政府主导建立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体制、市场、法律以及政策,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鼓励低碳经济的发展。

错误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突出经济领域中“数量”的变化,更强调和追求经济运行中“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

正确4. 光伏产业的发展壮大不仅有利于改善能源、环境状况,而且其较大的产值对于拉动地区经济增长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正确5. “低碳”概念由低碳经济、碳生产率和碳关税等三个核心术语组成正确6. 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前,低碳经济无论从制度安排还是在实际经济实践中都没有出现。

错误7. 森林覆盖率是实现低碳化的重要物质基础。

正确8. 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在于低碳技术创新。

正确9. 一个社会大众的消费模式会引导市场的价值取向,最终催生一种适应这种消费需求的经济现象。

正确10. 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是指由中央政府主导建立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体制、市场、法律以及政策,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鼓励低碳经济的发展。

错误11.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政府正式对外宣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70%-80%。

错误12. 高碳是生态文明的特征,低碳是工业文明的特征。

错误13.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储量将分别在今后40、60和100年左右耗尽。

正确14.光伏产业属高科技型新能源产业,受到企业及各地政府的强力追捧。

正确15.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明确了环境保护与发展的统一关系,是人类在环境保护问题上的认识飞跃。

正确16.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新的人类生存与发展哲学,追求的直接目标是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优化,最高目标是人类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和生存年限的尽可能延长。

正确17.2007年6月,中国政府正式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并于年底发表了《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着重提出能源多元化发展,并将可再生能源发展正式列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18.科技进步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正确19.循环经济的低碳模式本质是一种经济控制模式,按照减量化原则,通过源头控制减少CO2排放,即减碳。

正确20.大气环境污染仍然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为总悬浮颗粒物和二氧化硫。

正确21.低碳消费首先需要一种态度,然后形成一种习惯,最后定型为一种价值观。

正确22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是指由中央政府主导建立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体制、市场、法律以及政策,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鼓励低碳经济的发展。

错误23.从局部与整体的角度看,模式孕育着范式,具有局部性的意义。

正确24.力行低碳消费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三管齐下”。

正确25.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

正确26“产品营销模式”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导向。

正确27.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框架内容,不是衡量其发展状况的重要工具。

错误28.低碳模式以自然生态系统系统为背景,以社会经济系统为核心,通过调整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发展节能减排技术、优化消费习惯达到减少碳源的目的。

正确29.气候是指某一长时期内气象要素和天气过程的平均或统计状况,主要反映的是某一地区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

正确30.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

正确31.减量技术能够延长原材料或产品的使用周期,通过多次反复使用,减少资源消耗及废弃物产生的技术。

错误32.从1995年起,每年的9月16日被定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正确33.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

正确34.20纪中国年均气温升高了0.5-0.8℃;年均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区域降水量变化波动较大。

正确35.循环经济发展的外力是指市场机制。

错误36.任何一种理念只要能够持之以恒,必定会形成社会的集体意识,这种理念成型之初不需要政府制定一些合理的强制手段。

错误37.1988年11月,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正确38.引起气候系统变化的原因有多种,概括起来可分成自然的气候波动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两大类。

正确39.“循环”是指经济系统中各企业内部及企业之间、社会系统中各家庭之间、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

正确40. 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低代价发展的迫切要求和战略选择。

正确41.“3+l”模式存在着偏重于循环经济在生产领域的发展,轻视了其在流通和消费领域的发展。

正确42.展是我国当前的第一要务和目的,在未来相当长时期温室气体排放量仍会继续增长,低碳是实现发展的途径和手段,也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征和标志。

正确错误43.保护和改善环境仅指保护好现有的资源和生态环境,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严衡。

错误44. “安全消费”,即消费结果对消费主体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健康危害最小。

(正确)45. 1988年11月,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正确)46. 低碳经济的发展仅靠单一市场规则也是可以实现的。

(错误)47 .低碳经济的统计和考核指标是碳强度(单位GDP排放的二氧化碳),核心是提高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比例。

(正确)48 .低碳经济是消耗化石能源小、向生物圈排放温室气体少的经济,是一种以能源效率高、碳排放强度低为特征的新的发展模式。

(正确)49.国这样一个煤炭主导的能源消费结构,在短时间内实现这一转变是比较容易的。

(错误)50.二氧化碳虽然是最重要的温室气体,但其增温潜力(GWP)是最低的。

(正确)51.发展低碳经济不需要低碳文化软实力的支撑。

(错误)52.发展低碳经济是历史的必然,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

(正确)53.基于项目的碳市场主要是基于清洁发展机制(CDM)和联合履约机制(JI)的市场。

(正确)54. 气候是指某一长时期内气象要素和天气过程的平均或统计状况,主要反映的是某一地区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

(正确)55.任何一种理念只要能够持之以恒,必定会形成社会的集体意识,这种理念成型之初不需要政府制定一些合理的强制手段。

(错误) 56.是党的十三大提出的“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错误)57.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

(正确)58.未来的发展观应是以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高速增长为主旨,并以其作为衡量其它一切方面发展的出发点和评价标准。

(错误) 59.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四,是全面加强以低碳饮食为主导的科学膳食平衡。

(正确)60.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是指由民间机构牵头,企业,社会团体,政府共同参与促进碳的减排,调整能源结构发展低碳经济。

(正确) 61.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是指由中央政府主导建立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体制、市场、法律以及政策,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鼓励低碳经济的发展。

(错误)62.“3+l”模式存在着偏重于循环经济在生产领域的发展,轻视了其在流通和消费领域的发展。

(正确)63.“低碳经济”概念首次出现在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的《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中。

(正确)64.“低碳经济”这种新型经济发展方式对于我国而言,是一个顺应经济结构调整的转型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与放弃的过程。

(正确)65 .“经济消费”,即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小、最经济。

(正确)66.“循环”是指经济系统中各企业内部及企业之间、社会系统中各家庭之间、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

(正确)67.1884年,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南极上空出现臭氧洞。

(错误)68.高碳是生态文明的特征,低碳是工业文明的特征。

(错误)69.. 1988年11月,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正确)70. 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了缔约国第二次大会,通过了《京都议定书》。

(正确) 71. 臭氧层破坏是当前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之一,从1995年起,每年的9月16日被定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正确 )72. 低碳经济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

(正确)73. 低碳消费指标包括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GDP能耗两个核心指标。

(正确)74. 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在于先进的发展观念。

(错误)75. 科技进步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正确)76. 目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位居世界第一位。

(错误)77. 生态补偿是指对生态损失进行弥补,以恢复和保护生态服务功能的理论与方法。

(正确)78. 是党的十三大提出的“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错误)79. 碳排放权交易是指根据各国政府实现对《京都议定书》的减排承诺的前提下,对本国企业实行二氧化碳排放额度控制的同时允许其进行交易。

(正确)80. 天气是指短时间发生的气象现象,如雷雨、冰雹、台风、寒潮、大风等。

它们在短时间内造成集中的、强烈的影响和灾害。

(正确) 81. 我国低碳经济在整体上还处于“要素驱动型”发展阶段,提升低碳技术创新贡献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

(正确) 6. 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正确)82. 我国能源结构在不断优化,一次能源生产的2/3仍然是煤炭,燃煤发电占电力结构的80%。

(正确)83. 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力是指市场机制。

(正确)84. 低碳能源是低碳经济的初始环节。

(正确)85. 低碳消费指标包括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GDP能耗两个核心指标。

(错误)86. 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危害最小,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指的是(可持续消费)。

(单选)87. 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5A”,(认知性)即对低碳消费方式的了解和认知。

(单选)88. 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前,低碳经济无论从制度安排还是在实际经济实践中都没有出现。

(错误)89. 中国是世界第一碳排放大国。

(错误)90.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最大的煤炭消费国。

当前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居世界第十位。

(错误)91. 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

(正确)92. “共生”是指经济系统内部各企业之间、社会系统内部各家庭之间以及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和谐共赢、共同生存,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正确)93. 草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碳库,并被公认为最为有效的生物固碳方式。

( 错误)94. 低碳概念是发展中国家在保护全球气候的名义下有利于工业化国家的策略,其用意是十分深刻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