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海省枸杞苗木繁育丰产栽培

青海省枸杞苗木繁育丰产栽培

青海省枸杞苗木繁育丰产栽培及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试行)青海省林业厅青海省科技厅青海省林业科学研究所青海大学成人教育学院二0一三年五月前言青海柴达木盆地得益于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生产的枸杞果实状似红宝石,色红粒大,籽少肉厚,大小均匀,品质优良,走销国内外市场。

柴达木枸杞富含多种维生素和人体所必须的18中氨基酸,其中有利于人体健康和智力开发的有机硒、锗、锌的含量较高。

近年来青海省按照“东部沙棘,西部枸杞”的林业产业发展思路,建基地,树龙头,壮大枸杞产业。

2011年省政府印发了《青海省枸杞产业发展规划》,规划到2015年末枸杞基地发展到50万亩,到2020年发展到70万亩。

截止目前,全省已建立枸杞基地30万亩。

枸杞种植初具规模,种植区域逐步扩大,种植范围由柴达木盆地扩展到共和盆地,枸杞产量逐年增加,种植效益不断提高。

枸杞产业已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富民产业”。

随着枸杞产业的迅速发展,枸杞生产农户、企业以及林业部门迫切需要了解和掌握枸杞种植生产全过程的各项技术。

为了使青海枸杞产业向规模化、规范化、集约化、良种化方向发展,逐步实现无公害、绿色、有机生产,2010年以来,在青海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青海省林业厅组织省林业科学研究所、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青海大学成人教育学院、青海康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专家组成课题组,采取产学研联合的方式,共同承担并组织开展了《柴达木枸杞良种选育及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枸杞规模化丰产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旨在通过良种选育、优良品种苗木繁育、规范化丰产示范栽培、有害生物无公害综合防治等技术研究与示范,重点解决枸杞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为青海省枸杞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枸杞科研和示范推广工作,得到了海西州及各县市林业部门及相关企业单位的大力支持,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青海省林业厅科学技术处组织课题组人员在总结以往成功技术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科研内容,编制出了《青海省枸杞苗木繁育、丰产栽培及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规范主要包括枸杞各品种特点、生物生态学特性、苗木繁育技术、优良品种选择、整地栽植、水肥管理、整形修剪、主要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等内容,内容丰富全面,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供广大枸杞种植农户和企业在枸杞基地生产建设中参考,同时对枸杞生产、科研、教学培训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规范中部分内容还有待同行专家进一步改进完善。

《柴达木枸杞良种选育及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枸杞规模化丰产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课题组2013年5月目录一、枸杞属树种资源与主栽品种 (7)(一)枸杞属树种资源 (7)(二)青海高原主要枸杞栽培品种特点 (7)1、青杞1号(暂定名) (8)2、柴杞1号 (8)3、宁杞1号 (8)4、宁杞2号 (9)5、宁杞3号 (9)6、宁杞4号 (9)7、宁杞5号 (10)8、宁杞7号 (10)9、蒙杞1号 (10)10、宁菜杞1号 (11)(三)青海高原枸杞适宜栽培品种 (11)(四)生物及生态学特性 (12)二、苗木繁育技术 (13)(一)采穗圃建设 (13)1、采穗圃的建立 (14)2、采穗树培育 (14)3、建立技术档案 (15)(二)硬枝扦插育苗技术 (15)1、育苗地选择 (15)2、整地与土壤处理 (15)3、种条采集及储藏 (16)4、插穗的制取及处理 (16)5、扦插 (17)6、苗期管理 (17)(三)嫩枝扦插育苗技术 (18)1、土壤处理与做床 (19)2、穗条采集 (19)3、插穗制取 (20)4、插穗催根处理 (20)5、扦插 (20)6、苗期管理 (21)三、丰产栽培技术 (22)(一)枸杞适宜栽培条件 (22)(二)良种选择及苗木要求 (22)1、良种选择 (23)2、苗木要求 (23)(三)整地与施基肥 (24)(四)定植 (24)(五)松土除草 (25)(六)后期施肥 (25)(七)灌溉 (26)(八)整形修剪 (26)1、树形结构 (27)2、幼树整形 (27)3、成年树修剪 (28)4、老年树修剪 (28)(九)病虫害防治 (28)四、主要病虫害及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 (30)(一)枸杞主要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30)1、枸杞蚜虫 (30)2、枸杞木虱 (33)3、枸杞瘿螨 (35)4、枸杞锈螨 (38)5、枸杞负泥虫 (39)6、枸杞红瘿蚊 (42)7、印度谷螟 (44)8、枸杞实蝇 (45)(二)枸杞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47)1、枸杞黑果病 (47)2、枸杞根腐病 (49)3、枸杞白粉病 (51)4、枸杞流胶 (52)5、枸杞灰斑病 (53)五、采收和制干 (53)(一)采收 (53)(二)制干 (53)1、自然晾晒 (53)2、热风烘干 (54)(三)分级与包装 (54)一、枸杞属树种资源与主栽品种(一)枸杞属树种资源茄科枸杞属植物全世界约80种,主要分布于南美洲,少数种类分布于欧亚大陆温带地区。

我国有枸杞属植物7种3个变种,主要分布于北方地区。

青海省主要有4种2个变种。

青海高原有着丰富的枸杞资源,主要树种有宁夏枸杞、北方枸杞、新疆枸杞、黑果枸杞、黄果枸杞、红枝枸杞等,除宁夏枸杞有人工栽培外,目前主要以野生为主。

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原产我国北方地区,在宁夏、青海、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新疆等省、自治区都有野生分布,中心分布区域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柴达木盆地以及青海省至山西省的黄河沿岸地带,常生于土层深厚的沟岸、山坡、田埂和宅旁。

枸杞栽培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栽培历史,形成了许多栽培品种和历史品牌。

建国后几十年来,因药用栽培,在我国中部和南部不少省、自治区都有引种栽培,但以西北地区发展最快,形成了宁夏、青海柴达木、甘肃河西走廊、内蒙河套、新疆精河等新兴产区。

目前青海省栽培枸杞种主要有宁杞1号,宁杞2号、宁杞3号、宁杞4号、宁杞5号、宁杞6号、宁杞7号、蒙杞1号、柴杞1号、青杞1号(暂定名)等,其中宁杞1号栽培面积最大。

(二)青海高原主要枸杞栽培品种特点1、青杞1号(暂定名)选育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等。

青杞1号树势强健,丰产、稳产、果粒大、品质好、易制干、病虫害综合抗性高、管理简单,抗旱性强,适应范围广等综合优势。

自交亲和,可单一品种建园。

在诺木洪地区平均鲜果纵径3.287厘米、横径1.203厘米、单果重1.638克,鲜干比3.91:1,亩产可达450公斤。

2、柴杞1号选育单位:青海省海西州农业科研所是通过杂交育种选育出的适宜柴达木盆地种植的新品种。

树势强壮,具有丰产、稳产、果粒大、品质好、管理简单,抗旱性、适应性强等特点。

鲜果橙红色,果表光亮,平均单果质量 1.74克,最大单果质量3.8克。

鲜果平均纵径2.79厘米,横径1.08厘米,鲜干比3.09:1~3.71:1。

3、宁杞1号选育单位:宁夏农林科学院。

我国当前的枸杞主栽品种。

自交亲和,可单一品种建园,具有优质、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的特点。

在青海柴达木地区表现:树势强健,丰产、稳产、果粒大、品质好、易制干、病虫害综合抗性高、管理简单,抗旱性强,适应范围广等综合优势。

4、宁杞2号选育单位:宁夏农林科学院。

自交不亲和,建园需配置授粉树,在宁夏银川地区平均鲜果单果重0.59克,鲜干比4.37:1,鲜果先端具清晰果尖,花萼单裂。

在青海柴达木地区表现:树势强,生长快,树冠开张,通风透光好。

柴达木地区只有零星栽培。

5、宁杞3号选育单位:宁夏农林科学院投放生产,在宁夏、甘肃、青海有少量种植。

自交不亲和,建园时需配置授粉树。

鲜果适口性好,可作为鲜食或榨汁用品种使用。

白粉病抗性较弱,需提前防治。

在青海柴达木地区表现:具有树体生长快、发枝力强、新枝生长旺盛、耐寒、耐碱、抗黑果病能力较强等特性。

果实果粒大、肉厚、鲜果味甜、汁多等特点。

6、宁杞4号选育单位:中宁县枸杞管理局审定前已在生产上大面积使用,生产性状和宁杞1号基本相同,具有早产、高产、优质,抗锈螨、瘿螨和抗黑果病能力等特点。

在青海柴达木地区表现:具有树体生长快、发枝力强、新枝生长旺盛、耐寒、耐碱、抗锈螨、瘿螨和抗黑果病能力较强等特性。

丰产、稳产、果粒大、肉厚、鲜果味甜、汁多等特点。

经生产实践和区域试验研究,可作为柴达木枸杞产区优良适栽品种。

7、宁杞5号选育单位: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银川育新枸杞种业有限公司、宁夏经果林中心。

在全国各主产区均有栽培。

雄性不育,建园时需配置授粉树。

在良好的授粉条件下,鲜果粒大、肉厚、果形美观、耐储用、适口性好,可作为鲜、干两用品种。

白粉病抗性弱,需适时防治。

在青海柴达木地区表现:具有树体生长快、发枝力强、新枝生长旺盛、耐寒、耐碱等特性。

但该品种雄性不育,需配授粉树。

8、宁杞7号选育单位:宁夏农林科学院国家枸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夏经济林研究中心。

在宁夏、青海、甘肃、新疆、内蒙、河北、山西、西藏广泛栽植,并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与优异经济性状。

自交亲和,可单一品种建园。

在青海柴达木地区表现:该品种树冠较开张,老眼枝花量极少,发枝力强、具高度自交亲和能力,纯系栽培可实现稳产、丰产。

经生产实践和区域栽培试验研究,定为柴达木枸杞产区适宜栽培的优良品种。

9、蒙杞1号选育单位:内蒙古农牧科学院、内蒙古河套大学。

该品种有“寸杞”之称,其果实硕大,含糖量高,品质优良。

青海省诺木洪产区有栽培,表现为果粒大,果肉厚。

经生产实践和区域试验研究,蒙杞1号要求的积温较高,在柴达木枸杞产区表现果粒大、但早期产量相对较低,栽培需配置授粉树。

10、宁菜杞1号选育单位:宁夏农林科学院通过野生枸杞与栽培枸杞杂交选育出的菜用枸杞品种,具有生长量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不易感染病虫害,产菜量高,营养丰富,口感好,好栽培,易管理等特定。

(三)青海高原枸杞适宜栽培品种针对我省枸杞产区栽培品种杂乱,良莠不齐的问题,青海省林科所、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海西州农科所等单位引进国内枸杞栽培品种进行区域栽培试验研究,筛选出了适宜于我省枸杞产区栽培的优良品种,同时通过辐射育种、杂交育种的方法选育出适宜柴达木地区栽培的枸杞新品种。

通过对各品种栽培观察和研究,对枸杞各品种(系)综合评价如下:宁杞7号产量最高,结果密度大,果实大,均匀,商品率高,适宜在青海枸杞产区大面积推广。

宁杞1号产量高,结果密度最大,相对于其它品种果实相对较小,但是果实均匀,商品率高,适宜在青海枸杞产区大面积推广。

柴杞1号丰产、果粒大、品质好、病虫害综合抗性高、管理简单,抗旱性强,适应范围广等综合优势。

适宜在青海枸杞产区大面积推广。

青杞1号树势强健,丰产、稳产、果粒大、品质好、易制干、病虫害综合抗性高、管理简单,抗旱性强,适应范围广等综合优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