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支模施工专项方案

高支模施工专项方案

高支模施工专项方案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武汉如意食用菌高科技开发研究中心多功能生产车间高支模支撑体系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人:胡春桥审核人:许继明审批人:陈辉龙编工单位:湖北江都建筑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0一0年十一月二十四日高支模支撑体系专项施工方案审批表武汉如意食用菌高科技开发研究中心多功能生产车间高支模支撑系统设计方案第一章编制说明及依据1、武汉市东西区规划建筑设计院的《武汉如意食用菌高科技开发研究中心多功能生产车间》施工图纸相应标准图集;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BJ01-82-2004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016、《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DBJ01-62-20027、《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10、《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87号建质[2009]254号第二章工程概况一、工程简介【武汉如意食用菌高科技开发研究中心多功能生产车间】工程位于武汉市东西湖区走马岭,由武汉如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由武汉市东西区规划建筑设计院设计,武汉五环建设监理有限公司负责施工全过程监理,湖北江都建筑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承建。

该工程为框架结构,建筑层数为2层,建筑层高为7~,1-9轴一层层高为7M,二层层高为;10-24轴一层层高为,二层层高为;建筑高度为,总建筑面积平方米。

结构形式:基础为预应为桩基础,主体为混凝土框架结构。

二、高支模工程概况根据《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87号文件要求: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2及以上的模板工程需聘请技术专家对承重支撑架方案进行论证。

本工程需进行论证的分项工程为层高超过8M及10-24轴一层层高为加基础及现场实际为高。

主要部位见下表:三、高支模施工总体要求满足工程施工需要,高支模体系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以便承受新浇筑混凝土荷载和施工荷载,达到模板体系不破坏、不变形、不倾斜和不摇晃,保证各构件形状、尺寸和位置符合设计要求;高支模设计方案还应考虑施工搭拆方便及确保施工安全。

四、高支模体系方案选择1、高支模设计方案力求做到结构要安全可靠,造价要经济合理。

2、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使用期限内,能够充分满足预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3、选用材料时,力求做到常见通用、可周转利用及便于保养维修。

4、结构选型时,力求做到受力明确,构造措施到位,搭拆方便,便于检查验收。

5、符合《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等现行规范的要求。

根据以上原则,同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以往的施工经验,高支模体系采用满堂插扣式钢管脚手架,斜撑及连接杆采用扣件式钢管;第三章施工计划一、施工进度计划本工程总进度计划从2010年11月25日开始施工至2011年3月25日完成。

二、技术准备1、模板支架搭设方式应符合设计方案要求,并通过相关部门验收。

2、严格落实班组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确保模板安装质量。

3、对结构复杂部分要放大样,绘制模板施工图。

4、施工前组织人员培训,学习各种规范和操作规程;编制各部位技术和安全交底;提交并审核各部位材料计划和进场时间;安排机械进场就位和调试;做好各部位的安全防护措施。

三、材料与设备计划1、机械投入计划机械设备供应计划是机械管理的重要环节,合理的供应计划是保证施工生产顺利进行的保障之一。

本工程机械设备供应计划是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段划分、施工工艺和多年工程施工经验编制而成的。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投入计划2、材料投入计划1、插扣式钢管选用外径φ48mm,壁厚的焊接钢管,其质量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

严禁采用有锈蚀、弯曲、压痕、和裂缝等缺陷的钢管。

2、胶合板技术性能必须符合《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ZBB70006-88)要求。

3、插扣连接件采用机械性能不低于KTH330-08的可锻铸铁制造,其材质必须符合《钢管脚手架连接件》(GB15831)的规定。

在螺栓拧紧扭力达时,不得发生破坏,连接件不得有裂纹、砂眼、缩松和气孔等锻造缺陷。

4、采购或租赁的插扣式钢管和连接件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和法定检测单位的检测检验报告,生产厂家必须具有技术质量监督部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

没有质量证明材料或质量证明材料不齐全的插扣式钢管和连接件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5、施工现场的插扣式钢管和连接件每次使用前,必须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228)、《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和《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对钢管和扣件质量进行抽样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6、施工现场应建立钢管和扣件使用台帐,详细记录钢管和扣件的来源、数量、使用次数、使用部位和质量检验等情况,防止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钢管和扣件在施工中使用。

7、施工现场要落实专人,加强钢管和扣件的维修保养工作。

钢管和扣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堆放场地不得有积水。

每次使用回收后,应及时清理,剔除报废的钢管、扣件后,进行防锈处理后存放。

主要材料投入计划表名称数量规格钢管265000m ¢48×胶合板12500张1830×915×18mm方木320m350×100mm直角扣件7500个旋转扣件1000个四、材料质量要求⑴.钢管扣件:钢管扣件的材质必须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要求的相关规定。

⑵.采购、租赁的钢管、扣件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和法定检测单位的检测检验报告,生产厂家必须具有技术质量监督部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并且使用前必须进行抽样检测。

⑶.钢管的外观质量要求:①.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

②.钢管的外径、壁厚、端面等的偏差,钢管表面锈蚀深度,钢管的弯曲变形应符合附录E的规定,钢管应进行防锈处理。

⑷.扣件外观质量要求:a.有裂缝、变形或螺栓出现滑丝的扣件严禁使用,扣件应进行防锈处理。

⑸.木枋的质量要求a.木枋的材质必须新鲜,无腐朽、虫蛀、开裂裂缝和横向伤痕。

b.木枋的规格尺寸必须足够,眼节过多的木枋尽量不使用。

第四章模板支撑体系的主要搭设方法及检查验收一、施工工艺技术1、用作支撑架体及新浇砼荷载的地基处理:(1)、用作支撑架体基础土方回填处理:用蛙式打夯分层夯实,每300MM夯实一次,首次夯实三遍,重新清理平整,再次夯实三遍。

保证土壤密实度85%以上。

(2)、为了保证新浇砼时架体不下沉,采取加大架体与地基的受力面积,让架体及新浇砼荷载均匀传送到地基上。

将架体下先用垫板平铺,考虑到钢管直接立于垫板上因钢管与垫板接触面较小,防止钢管压穿垫板,在钢管下设油拖,油拖下用50*100MM木方与垫板接触,且木方下最少压三块垫板,从而达到加大了架体与地基接触面积,架体及新浇砼荷载均匀传送于地基上。

2、钢管支撑搭设流程检查插入式钢管质量→钢管分内→选取立杆、支撑→整理地面基础→放线定梁位→设水平杆→立杆固定校正→加剪刀撑杆→定梁底、板底标高→复测检查加固。

3、脚手架搭设及构造要求结构梁: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立杆步距,梁两侧立杆间距。

结构板:横向间距或排距,纵距,立杆步距,立杆上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

(1)立杆:立杆接头连接时开口应向下,以防止雨水进入钢管内。

接头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杆接头避免出现在同步同跨内,并且在高度方向至少错开50C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步距的1/3。

立杆在顶部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小于1M,必须等间距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小于10CM。

(2)水平杆:水平杆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其接头交错布置,不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小于50CM,各接头距立柱距离不大于纵距的1/3,大横杆在同一步架内纵向水平高差不超过全长的1/300,局部高度不超过5CM。

(3)剪刀撑:脚手架采用水平剪刀撑与竖向剪刀撑相结合的方式,随立柱纵横向水平杆同步搭设,用通长剪刀撑沿架高连续布置,全部采用单杆通长剪刀撑。

剪刀撑应按附图设置,斜杆与地面的夹角在45~60度之间。

斜杆相交点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并沿架高连续布置,剪刀撑的斜杆应扣在立杆或水平杆上,两端分别用旋转扣件固定。

最下端的剪刀撑在底部要插到垫板处。

为保证剪刀撑的顺直,同时充分考虑剪刀撑的安全作用,剪刀撑采用搭接连接,且连接扣件不少于3个。

(4)支撑梁、板的支撑立柱构造与安装:梁和板的立柱,其纵横向间距应相等或成倍数。

钢管立柱底部应设垫板,顶部及底部设可调支托,U型支托与楞梁两侧间有间隙。

4、检查、验收结构材料应按以下要求进行验收、抽检和检测,并留存记录资料。

施工单位应对进场的承重杆件、连接件等材料的产品合格证、生产许可证、检测报告进行复核、并对其表面观感、重量等物指标进行抽检。

对承重杆件的外观抽检数量不少于搭设用理的30%,发现质量不符合标准、情况严重的,要进行100%的检验,并随机抽取外观检验不合格的材料(由监理见证取样)送法定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由项目负责人组织验收,验收人员应包括施工单位和项目两级技术人员、项目安全、质量、施工人员,监理单位的总监和专业监理工程师。

验收合格,经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及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方可进入后续工序的施工。

二、柱模板及其支撑体系搭设1、施工质量要求:⑴.当砼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在柱模高度处开设门子板(水平间距离亦为作为砼浇筑口,并在其脚部开设门子板作为杂物清扫口。

门子板与柱、柱模同时组装,使用时临时拆开,使用完毕后原位安装固定。

⑵.柱模安装前,复核其轴线标记,在楼板上弹出柱中心线和边线,设置模板定位基准,以保证柱模安装后的几何尺寸和轴线位置准确。

⑶.柱筋绑扎完成后进行柱模安装,同一排柱模应先校正两根端柱模,接着在两根端柱模顶部拉通线校正各柱模间距,然后在各柱模脚部和顶部采用水平撑拉通固定,最后在各柱模间安装剪刀撑和斜撑进行整体固定。

⑷.柱模安装完毕后,全面检查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全面复核其垂直度、平整度、几何尺寸、轴线位置、上口宽度及标高和预留预埋等项目,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砼。

⑸.柱截面短边尺寸≥1000,应按验算设置要求进行施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