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圣雄甘地【学考报告】考点一甘地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b)【自主学习】1. 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19〜1922年)(1) 原因①英国殖民当局颁布了一个损害印度人民民主权利的法案, 甘地发动了全国性的“文明不服从”运动。
②英国当局实行高压政策,制造了阿姆利则惨案。
(2) 内容:不合作范围从政府就职、学校教育、法院、服役、选举到抵制英货。
⑶结果①不合作运动发展为全国性的抗英运动,人民的民族意识空前高涨。
②暴力事件不断发生,1922年国大党停止了非暴力运动。
2. 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29〜1930年)(1) 原因①主观方面:1929年,国大党通过实现印度完全独立的决议,授权甘地领导运动。
②客观方面:英国当局制定颁布了食盐专营法。
(2) 内容①“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1930年的“食盐进军”中达到高潮。
②反英斗争的形式有罢工、罢课、游行示威。
③殖民当局逮捕了甘地,并下令取缔国大党。
④有的地方或者举行武装起义,或者宣布独立。
⑶结果:殖民当局被迫释放了甘地,撤销取缔国大党的禁令,允许沿海人民煮盐:甘地亦停止不合作运动。
3.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新发展(二战期间)⑴原因:二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为争取印度支持,派使节同甘地商谈战后自治问题_(2)内容:甘地明确提出了“英国退出印度”的主张,再次发出不合作的号召。
(3)评价:这是甘地第一次真正提出独立的要求,第一次没有谴责人民使用暴力。
【合作探究】要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的典型事迹史料1930年,甘地带领群众步行至海边,亲自煮海水取盐,运动举行整整24天,步行约390千米,甘地亦趁势召开群众大会,宣传自己一贯“非暴力不合作”的主张。
该和平抗议活动,获得印度不少民众支持。
思考史料反映了印度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有何意义?提示“食盐进军”。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达到了高潮。
【活学活用】1. (2017 •浙江杭州七校联考)一战期间,甘地给英国的印度总督写信说,“在帝国的紧要关头,我愿让印度将其所有强壮的儿子作为供品奉献给帝国”;1919年11月,甘地提出了对英国的“不合作”主张。
促使甘地对英国态度发生上述转变的直接原因是()A. 国大党被取缔B.家庭纺织运动的开展C.阿姆利则惨案的发生D.食盐专营法的颁布解析1919年11月,甘地提出了对英国的“不合作”主张。
促使甘地对英国态度发生转变的直接原因是阿姆利则惨案的发生,阿姆利则惨案进一步激怒了印度人民,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由此而起。
答案C2. (2017 •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高二期末)甘地曾说:“使用曼彻斯特布,我们还只是损失了金钱,但如果在印度也产生了一个曼彻斯特……我们生存的道德基础就要被摧毁了”。
由此可知,甘地()A. 主张抵制西方工业品B•反对西方资本控制印度C•主张用道德力量治理国家D.反对印度走工业化道路解析抓住“使用曼彻斯特布,我们还只是损失了金钱”可知抵制西方工业品并不是甘地最终的目的,故A项错误;B项在材料中无反映,故B项错误;抓住材料“但如果在印度也产生了一个曼彻斯特……我们生存的道德基础就要被摧毁了”可知,甘地认为资本主义工业化是不道德的,是罪恶的文明,会破坏印度生存的“道德基础”,而不是主张用道德力量治理国家,故C项错误;材料“我们生存的道德基础就要被摧毁了”反映了甘地用道德衡量经济生产方式,他极力反对资本主义工业化,主张复兴印度农村工业,从而实现非暴力的社会理想,故D项正确。
答案D考点二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c)[自主学习】1. 甘地一生反对殖民统治,反对种族主义,反对宗教偏执,为印度民族解放斗争提出了以真理与非暴力学说为核心的甘地主义。
2. 领导了印度历史上多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加强了印度人民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推动了印度反英斗争的发展。
总之,甘地是印度民族解放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民族独立运动的先驱。
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雄”“国父”。
【合作探究】要点对甘地的认识与评价史料一(甘地在结束最后一次绝食时向信徒们发表演说)你们不要把你们居住的城市与全国其他地区分隔开来。
你们必须在整个印度和巴基斯坦恢复和平……如果我们记住,生命只有一次,那么我们没任何理由相互视为仇敌……愿神使我们大家更加明智……以便印度和整个宇宙幸福繁荣。
史料二印度为怀念甘地建造了一座纪念碑,上面用英文和印文铭刻着甘地的教诲:“我希望印度自由强盛,敢于牺牲自己,勇于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
每个人应当为自己的家庭牺牲……每个国家应当为全人类牺牲。
我期望’天国’降临尘世。
”史料三(甘地)崇尚以纺车为代表的农村经济,它不仅将纺车看成一种物质武器,而且看成对抗西方文明的精神武器……只有用以手纺车为标志的农村工业代替……城市大工业,才能避免竞争和剥削,消灭失业和贫富差别,过简朴宁静的生活。
思考(1) 据史料一、二概括指出甘地追求的目标。
体现出他怎样的精神品质?(2) 据史料三概括甘地的经济思想。
结合史料一、二对其作简要评价。
提示⑴目标:追求民族和解、国家自由强盛。
品质:热爱和平、勇于牺牲自我的优良品质。
(2)经济思想:发展印度传统的农村经济,抵制西方现代工业。
评价:这一主张对号召、组织群众参加反英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抵制西方经济侵略都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抵制西方工业文明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不可取的。
【活学活用】1. 甘地认为:真理是神,非暴力则是追求真理,即非暴力是认识神、认识真理的手段,是强者的武器。
这种抽象而富有神秘色彩的学说在当时印度争取民族解放的运动中所起的积极作用是()A. 有利于非暴力思想的宣传B. 为谴责殖民压迫提供了理论武器C. 有利于发动群众进行斗争D. 有利于防止工农运动的深入发展解析甘地提出非暴力思想时,印度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民族独立, 但印度五花八门的宗教与迷信不利于印度各族、各阶层人民的团结,甘地的这种思想有利于将印度人民团结在“真理”这一统一的“神”之下。
答案C2. 甘地认为振兴印度经济必须从复兴手纺车开始,由此开展家庭纺织运动。
这种经济运动在当时所起的最主要的作用是()甘地在纺车旁读书A. 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经济B. 实现了印度的棉布自给C. 促进了印度种棉业的发展D. 培养了印度国民平和的心态解析以手工纺织抵制西方文明,这一思想对于号召、组织群众起来争取民族自治和独立起了积极作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英国的经济侵略。
答案A课时演练一、选择题1.1919年,促使甘地首次提出同英国政府不合作倡议的导火线是()A. 英国制造“阿姆利则惨案”B. 甘地提出“非暴力不合作计划”C. 国大党通过“非暴力不合作计划”D. 殖民当局通过损害印度人民民主权利的法案解析英国人的暴行让甘地认识到侵略者的残暴与反动, B C两项从时间上就可以排除,D项导致甘地发动全国性的“文明不服从”运动。
答案A2. 甘地提出“非暴力不合作计划”中,最能体现其自治目标的是()A. 放弃英国殖民当局授予的头衔和名誉职位B. 抵制英国人的立法机关和法院,建立新的裁决法庭C. 抵制英货恢复手工纺织D. 发动群众展开抗税斗争解析立法机构是地区最高权力机构,要想自治必须有自己的立法机构,故选择B项。
答案B3. 非暴力运动矛头主要针对()A. 宗教冲突B.印度政府C.英国殖民统治D.印度国大党解析解题关键在于明白当时对印度实行殖民统治的国家。
19世纪中叶,印度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答案C4. 甘地在一次演说中说:“我们在经济和工业生活中严重地背离了经济自给自足。
假如我们不曾引进外国的产品,那么今天,印度将满地流淌着牛奶和蜂蜜。
……西方民众正在唯物(物质)主义这个魔鬼和怪物的铁蹄下呻吟。
”基于这种认识,甘地()A. 组织了“食盐进军”B.提出“回到纺车去”C.提出印度自治的目标D•号召民众进行绝食解析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甘地反对西方的工业生活,希望社会在经济上自给自足。
基于这种认识甘地提出“回到纺车去”,开展家庭纺织运动。
B项与题意相符。
答案B5. 甘地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倡导“回到纺车去”,其实质意义是()A. 反对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B. 以手工业生产抵制西方经济侵略C. 大力发展家庭纺织业D. 大力发展民族经济解析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主要是为了使印度脱离英国的统治。
当时英国把印度当做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他倡导“回到纺车去”,是为了以手工业生产抵制英国经济侵略。
答案B6. 有人这样描写甘地:“他有宗教家仁厚的胸怀,革命家雄浑的魄力,凭着一把盐,几部纺织机……成为顶天立地的’圣雄’。
”这里所说的“凭着一把盐”的背景是()A. 英国殖民当局制定和颁布食盐专营法B. 英国制造阿姆利则惨案C. 英国殖民当局取缔国大党D. 印度出现盐荒解析1930年英国殖民当局制定和颁布食盐专营法,引起人民不满,甘地领导印度人民自制食盐,“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食盐进军”中达到高潮。
答案A7. 甘地倡导“非暴力不合作”,两次把印度民族独立运动推向高潮,标志着“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达到高潮的事件是()A•“手摇纺车”运动 B.阿姆利则惨案C.食盐进军D•“文明不服从”运动解析“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最著名的是“手摇纺车”运动,阿姆利则惨案发生后,甘地才提出不和英国政府合作,使不合作范围扩大。
“文明不服从”运动超出了非暴力抵抗的界限,但还没有到达高潮。
只有在1930年的“食盐进军”中,“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达到了高潮。
答案C8.1922年,甘地认为自己犯了“一个喜马拉雅山般的错误”,宣布停止“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他所说的“错误”是指他()A. 没有把斗争同群众的运动相结合B. 没有及时制止英国殖民当局的暴行C. 没有把运动控制在非暴力的范围之内D. 没有及时提出争取印度独立的目标解析甘地主张采取非暴力的斗争手段,反对武装斗争。
答案C9.20世纪20年代初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停止充分体现了()A. 时代的要求B. 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C. 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D•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20世纪20年代初,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停止是因为群众斗争突破了非暴力界限。
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害怕或不敢发动群众进行武装斗争,是其软弱性的表现,故答案为Co答案C10.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写道:“在使人们断绝邪恶的斗争中,或许他(指甘地)不会成功,或许他会像佛陀和耶稣一样遭到失败,但是他的一生对子孙是一种教益,为此,人民永远牢记着他。
”诗人如此评价甘地是因为他()①多次组织群众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②领导全国性的“文明不服从”运动③领导印度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④创立的非暴力不合作理论成为宝贵的思想财富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1950年印度取得了独立,而当时甘地已经去世,故③不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