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6、方案的改进与拓展
简单总结几个小组的方案,接着介绍方案的改进与拓展的基本思路。
学生听老师介绍并思考。
学生了解方案改进与拓展的基本思路。
7、展示优秀作品
展示课前从互联网搜集、准备好的优秀设计作品。
欣赏优秀作品并思考。
进一步让学生对自己的方案进行比较、发现及优化。
8、小结和布置作业
对本节课进行简单总结;布置作业:对自己小组的设计方案进一步优化。
学生对小组内的每个方案进行权衡决策,改进其中一个得到优化的新方案。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和小组协作学习能力。
5、小组方案展示
挑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小组方案让学生展示,并引导学生做简单评价。
小组展示并介绍自己优化后的方案,其他同学对这些小组的方案进行评价。
实现自评和互评,学生在对方案不断改进、优化的过程中加深对设计的理解。
让学生明确方案比较的分析思路和具体方法。
2、学生书架方案展示
教师从上节课提交的方案中挑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方案,组织学生上台通过实物投影介绍自己的设计方案。引导其他同学利用刚刚所讲的方法对上述展示的几个方案进行简单评价。
台上学生介绍自己的设计方案;其他学生对方案分析思考,与自己的方案比较,并做出简单评价。
学习者
特征分析
1、我校高中二年级理科班学生,求知欲望高,对未知充满较强的好奇心;
2、对自己完成了的设计方案充满了得到评价的期待,也期待着进一步发现设计方案的不足,以便改进、完善;
3、学生具备了关于设计的一般过程、原则等相关基础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分析评价能力;
4、学生对设计方案的比较、权衡的过程及方法不太熟悉,以及对如何改善自己的方案还比较迷茫。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比较和权衡,能在多个方案中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
能对自己的方案进行改进、优化;
了解常见的几种方案改进和拓展的思路;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不同设计方案和实例的分析过程,体现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学生培养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提高合作意识,提高审美情趣,增加对设计的兴趣,增强进行设计的自信心。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对方案进行比较,提高他们对于问题的分析能力。
3、学生互评方案
引导学生通过刚才的评价,进一步对各方案进行比较、权衡。
对展示的作品方案发表见解,并作比较分析。
让学生充分的交流,交流中分析方案的优缺点。
4、小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化
讲解确定设计方案之后还需对其进行优化。引导学生按照小组合作的方式,在两个方案间作出决策并对所选方案进行优化。
教学重点
设计方案的分析、比较、权衡及优化
教学难点
设计方案的优化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小组协作学习、学生自主探索学习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一、课堂导入
用有关生活问题引出比较话题并回顾本章前几节内容即方案设计经历的主要步骤。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对设计方案的比较权衡及优化。
听老师介绍,回顾设计方案的制定过程并思考自己的设计方案是否还需改进。
通过教师的引导,引发学生对自己的设计方案分析思考,引出本课主题。
二、新课内容
1、方案比较、权衡、决策的方法
引导学生了解方案的比较、权衡概念及方法,并通过例子具体讲解逐项比较法。
结合书本,积极思考如何进行方案比较、权衡,并听老师讲解。
第三章第六节 制定设计方案
中山市华侨中学戴德超
教学分析
概述
本节课是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科技出版社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技术与设计1模块中第三章第六节的内容。本节内容分二课时,这是第二课时。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设计的基础知识并初步制定了完整的设计方案基础上,需要在众多的设计方案中分析、比较、权衡并决策出一个更加合理的方案,并对其进一步优化、完善。不仅是这一章非常重要的一节课,也是下一章“设计的实现——制作”学习的铺垫课。
回顾本节课所学及收获,明确课后任务。
小结和作业。
三、课后总结
很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在老师的带动和引导下,学生积极参与,对自己的和他人的作品进行了简单的评价并互动交流,课堂气氛融洽,在过程中,在感受中,在活动中,学生学到了新知识,获得了新体验。课堂中个别细节还需提高,如学生在展示作品中,台下学生有疑问的,应适当给予其发言的机会;在学生互动评价阶段,学生发言的面可以更广泛,以便我们的方案得到更多更好的建议,也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