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计算机网络》期末试卷(A卷)2013年12月一、填空题(1分×10=10分)1.IPv6的地址长度是_______位,MAC地址长度是_______位。
2.数字签名必须能够实现三点功能,即__________、报文的完整性和__________。
3.在进行文件传输时,FTP客户和服务器之间要建立两个并行的TCP连接,即_______和_______。
4.一个电子邮件系统应具有三个主要组成部件,即:_______、_______以及邮件发送协议和邮件读取协议。
5.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由三个部分组成,即SNMP本身、_______和_______。
二、选择题(1分×30=30分)1.关于TCP/IP的IP层协议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是点到点的协议B. 不能保证IP报文的可靠传送C. 是无连接的数据传输机制D. 每一个IP数据包都需要对方应答2.对三层网络交换机描述不正确的是()。
A. 能隔离冲突域B. 只工作在数据链路层C. 通过VLAN设置能隔离广播域D. VLAN之间通信需要经过三层路由3.In a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the physical media with the widest frequency band and best reliability is the ()。
A. radio channelB. coaxial cableC. twisted-pair cableD. fiber optic cable4.在以太网中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解决了站点的()。
A. 是如何对冲突进行检测B. 是如何避免冲突C. 检测到冲突后继续等待的时间D. 争用期5.在OSI参考模型中,第N层提供的服务是()与对等层实体交换信息来实现的。
A. 利用第N-1层提供的服务以及按第N层协议B. 利用第N层提供的服务以及按第N-1层协议C. 利用第N+1层提供的服务以及按第N层协议D. 利用第N层提供的服务以及按第N+1层协议6.路由器是根据()地址转发数据的。
A. 物理地址B. MAC地址C. 网络地址D. 端口地址7.RIP协议使用的是()路由协议。
A. 链路状态B. 固定查表C. 分散通信量D. 距离向量8.若子网掩码为255.255.0.0,下列哪个IP地址与其他地址不在同一子网中()。
A. 172.25.15.200B. 172.25.16.15C. 172.25.25.200D. 172.35.16.159.地址转换协议(ARP)描述正确的是()。
A. ARP封装在IP数据报的数据部分B. ARP是采用广播方式发送的C. ARP是用于IP地址到域名的转换D. 发送ARP包需要知道对方的MAC地址10.Spanning Tree算法用来解决()。
A. 拥塞控制问题B. 流量控制问题C. 广播风暴问题D. 数据冲突问题11.防火墙系统采用的主要技术是()。
A. 对通过的数据进行加密B. 对通过的数据包进行过滤C. 对通过的数据包进行正确性检测D. 对通过的数据包进行完整性检测12.TCP层主要任务是向用户提供可靠的()。
A.虚电路服务 B. 点到点服务 C. 分组交换服务 D. 端到端服务13.在因特网服务中,常用端口号(Port)是指()。
A. 网卡上的物理端口号B. 主机在Hub上的端口号C. 网卡在本机中的端口号D. 传输层协议定义的服务端口号14.TCP协议采用()来实现流量控制。
A. 许可证法B. 丢弃分组法C. 预约缓冲区法D. 滑动窗口15.下列网络互联设备中不能隔离冲突域的是()。
A. IP路由器B. 以太网交换机C. 以太网集线器D. 透明网桥16.某种网络安全威胁是通过非法手段取得对数据的使用权,并对数据进行恶意地添加和修改,这种安全威胁属于()。
A. 窃听数据B. 破坏数据完整性C. 拒绝服务D. 物理安全威胁17.下列()不是OSPF的报文类型。
A. HELLO分组B. 链路状态请求/确认分组C. 链路状态更新分组D. 距离向量更新18.Internet TCP滑动窗口协议规定()。
A. 在发送方未被确认的报文数最多为发送窗口的大小B. 固定的窗口大小C. 发送窗口大小只和接收方的接收能力有关D. 发送方根据自己的发送能力确定窗口大小19.电子邮件程序从邮件服务器读取邮件时使用的协议是()。
A. SMTPB. P-to-PC. PPPD. IMAP20.下列算法中可以用来数字签名的是()。
A. IDEAB. DESC. RSAD. RC421.在公钥密码体制中,发送方用接收方的公钥加密报文。
接收方用()密码解密报文。
A. 接收方的公钥B. 接收方的私钥C. 发送方的私钥D. 发送方的公钥22.当路由器或主机由于拥塞而丢弃数据报时,就向源点发送()报文,使源点知道应当把数据报的发送速率放慢。
A. 终点不可达B. 源点抑制C. 时间超过D. 改变路由(重定向)23.在IPv6地址FF02:3::5:1A中,::表示有()个连续的二进制数字0被压缩。
A. 64B. 32C. 80D. 9624.网络管理通常需要监视网络吞吐率、利用率、传输延时和响应时间,监视这些参数是()功能域的主要工作。
A. 配置管理B. 故障管理C. 安全管理D. 性能管理25.以下关于数据报工作方式的描述中,()是不正确的。
A. 同一报文的不同分组可以由不同的传输路径通过通信子网B. 在每次数据传输前不必在发送方与接收方间建立一条逻辑连接C. 同一报文的不同分组到达目的结点时可能出现乱序、丢失现象D. 每个分组在传输过程中不必带有目的地址与源地址26.以下关于虚拟局域网特性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虚拟局域网是建立在局域网交换技术基础上的B. 虚拟局域网可以将局域网上的结点划分成若干个“逻辑工作组”,那么一个逻辑工作组就是一个虚拟网络C. 逻辑工作组的结点组成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D. 虚拟网络建立在网络交换机之上,它以硬件方式来实现逻辑工作组的划分与管理27.TELNET为了解决不同计算机相同的差异性,引入了()的概念。
A. 用户实终端B. 网络虚拟终端C. 超文本D. 统一资源定位地址28.IEEE 802.11定义的无线局域网的访问方法是由()定义的。
A. IPB. CSMA/CDC. 令牌传递D. CSMA/CA29.IPSec协议中负责对IP数据报加密的部分是()。
A. 认证头(AH)B. 封装安全负载(ESP)C. Internet密钥交换(IKE)D. 以上三项都不是30.发送ICMP回送请求的命令是()。
A. pingB. telnetC. ftpD. netstat三、判断题(1分×10=10分)(对的打“√”,错的打“×”)1.划分子网增加了灵活性,但却减少了能够连接在网络上的主机总数。
()2.根据连续ARQ协议的原理,当传输信道质量很差因而误码率较大时,连续ARQ协议不一定优于停止等待协议。
()3.连接到Internet的任何两台主机或路由器可以使用相同的IP地址。
()4.路由器总是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IP地址。
即路由器的每一个接口都有一个不同网络号的IP地址。
()5.当拥塞窗口cwnd大于慢开始门限ssthresh时,使用慢开始算法。
()6.网络层是为应用进程之间提供逻辑通信,而运输层为主机之间提供端到端的逻辑通信。
( )7.一个服务器所负责管辖的范围叫做区,每一个区设置相应的权限域名服务器,用来保存该区中的所有主机的域名到IP 地址的映射。
( )8.在IPsec 中鉴别首部AH 协议提供源点鉴别和数据完整性,可以保密。
( ) 9.802.11标准规定,退避时间必须是整数倍的时隙时间。
( )10.IPv6的分片是端到端的,路径途中的路由器可以允许进行分片。
( ) 四、简答题(5分×7=35分) 1.简述TCP/IP 协议的参考模型。
2.简述CSMA/CD 协议的工作原理。
3.简述PPP 协议的三个组成部分。
4.TCP/IP 协议的网际层主要包括哪五个协议? 5.简述因特网进行拥塞控制的四种算法。
6.简述计算机网络上的通信面临的4种威胁。
7.简述IEEE 802.11的MAC 层。
五、计算题(5分×3=15分) 1.计算:(1)IP 地址202.93.120.45属于什么类型的地址?其默认的子网掩码是什么? (2)如果该网络划分了子网,网络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24,问该网络最多能分成几个子网?每个子网最多能够有多少个主机?(3)一个C 类地址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192,问该子网的最大数目是多少? 2.通信系统采用CRC 校验方式,生成多项式为1)(23++=X X X P ,目的结点收到的比特序列为110111001(含CRC 校验码),请判断传输过程是否出错?为什么? 3.已知地址块中的一个地址是140.120.84.24/20。
试求这个地址块中的最小地址和最大地址,地址掩码是什么?答案链接:/view/c078e9c465ce050876321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