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
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
2020/8/11
第三部分 物质系数确定
2020/8/11
一、有关概念
物质系数 MF——表述物质由燃烧或其他化学反应引起的火灾、爆炸过程中
释放能量大小的内在特性。(MF不考虑毒性,仅考虑燃烧性和反应活性) MF由NF和NR求得。一般物质可通过NFPA49和NFPA325M查得 NF —— 物质可燃性 NR —— 化学活泼性(不稳定性)
通常这些参数的数值越大,则该工艺单元就越需要评价
2020/8/11
三、选择工艺单元的几项要点
1. 由于火灾、爆炸危险指数体系是假定工艺单元中所处理的易燃、 可燃或化学活性物质的最低量为2268kg或2.27m3,因此, 若单元内物料量较少,则评价结果就有可能被夸大。一般,所 处理的易燃、可燃或化学活性物质的量至少为454kg或 0.454m3,评价结果才有意义。
确定停工天数
确定危害系数
2020/8/11
四、所需资料
I. 准确的装置(生产单元)设计方案; II. 工艺流程图; III. 火灾、爆炸指数危险度分级指南(第七版); IV. 火灾、爆炸指数计算表(第七版); V. 安全措施补偿系数表(第七版); VI. 工艺单元风险分析汇总表(第七版); VII.生产单元风险分析汇总表(第七版); VIII.有关装置的更换费用数据。
NFPA:美国消防协会
2020/8/11
3.定量依据
以往事故的统计资料 物质的潜在能量 现行安全措施的状况
2020/8/11
二、评价目的及适用范围
1.评价目的 客观地量化潜在火灾、爆炸和反应性事故的预期损失; 确定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或使事故扩大的装置; 向管理部门通报潜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 使工程技术人员了解各部分可能的损失和减少损失的途 径。
2020/8/11
2.适用范围 主要用于:储存、处理、生产易燃易爆、可燃 、活性 物质的操作过程 也可用于:污水处理设备(设施)、公用工程系统、 管道系统、整流器、锅炉、变压器、发电设备、热氧 化器、实验工厂等工艺单元
2020/8/11
三、评价程序
1. 依照设计方案选择最适宜的工艺单元; 2. 确定每一工艺单元的物质系数(MF); 3. 按照 F&EI 计算表,采用适当的系数值后完成一般工
2020/8/11
2020/8/11
第一部分 评价方法及评价程序 第二部分 工艺单元选择 第三部分 物质系数确定 第四部分 工艺单元危险系数 第五部分 火灾爆炸指数 第六部分 安全措施补偿系数 第七部分 工艺单元危险分析汇总
第一部分 评价方法及评价程序
2020/8/11
一、概述
1.简介 美国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危险评价法,用于对化
艺危险系数的计算; 4. 按照 F&EI 计算表,采用适当的系数值后完成特殊工
艺危险系数的计算; 5. 求出整个工艺单元危险系数;
2020/8/11
6. 确定火灾、爆炸危险指数(F&EI); 7. 确定所评价工艺单元周围的暴露面积; 8. 确定在暴露区域内所有设备的更换价值,并列出设备单; 9. 确定危害系数,危害系数表示损失暴露程度; 10.求出基本最大可能财产损失(基本 MPPD); 11.确定实际 MPPD; 12.确定最大可能损失工作日; 13.确定停产损失(BI);
2020/8/11
第二部分 工艺单元选择
2020/8/11
一、工艺单元及恰当工艺单元
1.工艺单元 工艺装置的任一主要单元——工艺单元
2.恰当工艺单元(简称工艺单元) 从损失预防角度来看对工艺有影响的工艺单元
2020/8/11
二、选择恰当工艺单元的重要参数
1. 物质的潜在的化学能(物质系数); 2. 工艺单元中危险物质的数量; 3. 操作压力与操作温度; 4. 对装置操作起关键作用的设备; 5. 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历史资料; 6. 资金密度;
2. 当设备串联布置且相互间未有效隔离,要仔细考虑如何划分单 元。Fra bibliotek2020/8/11
1. 要仔细考虑操作状态(如开车、正常生产、停车、装料、 卸料、填加触媒等)及操作时间,对F&EI有影响的异常状 况,判别选择一个操作阶段还是几个阶段来确定重大危险。
2. 在决定哪些设备具有最大潜在火灾、爆炸危险时,可以请 教设备、工艺、安全等方面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或专家。
物质名称
乙醛 乙炔
物质系数 MF
24 29
燃烧热Hc (106J/kg)
24.4 48.1
NFPA
NH
NF
NR
3
4
2
0
3
3
闪点 (℃)
-38
沸点 (℃)
21 -83
乙酰基乙醇氨
14
21.9
1
1
1
179 151~153
苯 一硫化碳
16
20.2
2
3
0
-11
80
1
14.2
3
4
0
-30
46
2020/8/11
2020/8/11
2.历程 I. 1964年,提出了以物质指数为基础的安全评价方法; II. 1966年,进一步提出了火灾、爆炸指数的概念; III. 1972年,提出了物质系数的概念; IV. 1976年,提出了计算火灾、爆炸最大可能损失; V. 1980年,提出了最大可能停工日数,计算经营损失; VI. 1987年,调整了物质系数,增加了毒性补偿内容; VII.1993年,给出了NFPA的最新物质系数表
2020/8/11
火灾、爆炸 危险指数评 价程序框图
选取工艺单元 确定物质系数MF
计算一般工艺 危险系数F1
计算特殊工艺 危险系数F2
计算安全措施补 偿系数 C1×C2×C3
确定工艺单元危险系数F3=F1×F2
确定火灾、爆炸指数F&EI=F3×MF 确定暴漏面积
确定暴漏区域内财产更换价值 确定基本最大可能财产损失 确定实际最大可能财产损失
工工艺过程及其生产装置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做出评价,并 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它以物质系数为基础,再考虑工艺过 程中其他因素如操作方式、工艺条件、设备状况、物料处理、 安全装置情况等的影响,来计算每个单元的危险度数值,然 后按数值大小划分危险度级别。分析时对管理因素考虑较少, 因此,它主要是对化工生产过程中固有危险的度量。
通常,NF和NR是针对正常温度环境而言的。物质发生燃烧和反 应的危险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急剧加大,如在闪点之上的可燃液体 引起火灾的危险性就比正常环境温度下的易燃液体大得多,反应的 速度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急剧加大,所以当温度超过60℃,物质系 数要修正,参照物质系数修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