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与方剂02解表药方
2021/3/8
3
2 功能特点 《内经》云:“其 在皮者,汗而发 之”。
多具辛味、质轻、富含挥发油; 多入肺和膀胱经。
性能发散,使肌表之邪外散或从 汗而解,即具有发汗解表之功。
有些药物兼有宣肺利水、平喘、 透疹及升阳作用
2021/3/8
4
3 分类及其适应证
风寒表证
发散风寒药 辛温解表药
表证
2021/3/8
解表药 第十章·第一节
许剑琴
解表药的概念、功能及适应证
一、解表药概述
解表药分类
▪ 发散风寒药 ▪ 发散风热药
应用注意
解表方的概念、立法原则及适 应范围
解表方分类
▪ 辛温解表方 ▪ 辛凉解表方 ▪ 扶正解表方
2021/3/8
2
1 定义
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 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称为解表药
2 升麻
发表透疹,清热解毒
升阳举陷 升提作用较柴胡强,用于气
虚下陷所致的久泻脱肛,子宫垂脱之证,
与黄芪、党参、柴胡同用。
2021/3/8
21
甘、辛、凉。入脾、胃经。
疏散风热,解肌退热 升阳举陷 用于脾虚泄泻。 发表透疹 多与升麻配伍。
3 葛根
以上三味药均有退热、发表、 升阳举陷的作用。但以升麻 升提之力最强,柴胡次之, 葛根最弱。
天南星、全蝎等。
2021/3/8
24
6 牛蒡子 辛、苦、寒。入肺、胃经。
疏散风热 解毒消肿
治疮黄肿毒。 清肺利咽
治咽喉肿痛。
2021/3/8
25
7 桑叶 苦、甘、寒。入肺、肝经。
疏散风热 清肝明目
2021/3/8
26
甘、苦、微寒。入肺、肝经。 8 菊花
疏散风热 发散 风热作用不及桑 叶。
清肝明目 清肝 明目作用强于桑 叶,又可解毒。
2021/3/8
27
四、应用注意
用量不宜过大,用药时间不宜过久。 炎热季节用量宜轻,寒冷季节用量
酌情加大。 体虚、气血不足、大失血、重剧腹
泻等应慎用。 本类药物不宜久煎。
2021/3/8
28
解表方 第十二章·第一节
许剑琴
一、解表方概述
定义 以解表药为主要组成,具有解 表发汗等作用,能够解除表证的方 剂,统称为解表剂。
止血 炒炭入血分,有止 血作用,治肠风下血, 衄血、便血、尿血、子 宫出血等。
2021/3/8
10
5 防风
2021/3/8
辛、甘、微温。入膀胱、 肝、脾经。
祛风散寒 治风通用药, 发汗力较弱,长于胜 湿,用于治疗风寒、 风热感冒挟湿者,还 治风寒湿痹等证。
祛风解痉 力量较弱, 配天南星等治破伤风。
2021/3/8
19
1 柴胡
苦、微寒。入肝、胆、 心包、三焦经。
和解退热 和解少阳经之 要药。
疏肝理气 治肝气郁结。
升阳举陷 力不及升麻, 两者多同用。适用于气 虚下陷所致久泻脱肛、 子宫垂脱,配黄芪、党 参、升麻等,如补中益 气汤。
2021/3/8
20
甘、辛、微寒。入 肺、脾、胃、大肠 经。
宣肺平喘 风寒或风热咳 喘,配石膏、杏仁、甘草。
利水消肿 水肿实证兼有 表证者,配生姜、白术
2021/3/8
7
2 桂枝 辛、甘、温。入心、肺、膀胱经。
祛风寒 无汗、有汗均可 应用。风寒表证、发热 无汗,配麻黄;感受风 寒,表虚自汗,配芍药, 桂枝汤。
温经散寒 风寒湿痹
通阳化气 助利水药利尿, 配猪苓、茯苓、泽泻等, 见五苓散。
11
6 白芷 辛、温。入肺、胃经。
发散风寒,祛风止痛
散结消肿,通窍排脓 上行善通鼻窍,用于 疮黄肿毒。配瓜蒌、 贝母、蒲公英治乳痈 初起;配金银花、天 花粉、穿山甲等治疮 疡脓成久不破溃。
2021/3/8
12
辛、温。入心、肺、肾经。
发散风寒,止痛 走 窜力强,用于风寒感
7 细辛
冒,发汗之力仅次于 麻黄,故有“小麻黄”
立方原则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解表剂 属于“八法”中的汗法。
适应范围 各种表证。
甘、苦、温。有小毒。入 肺、肝经。
散风通窍
祛风湿, 止痛
白芷、细通鼻窍。适用于风寒感冒、
风湿痹痛、脑颡鼻脓、浊涕
下流2021等/3/8 证,走窜之力较强。
16
10 生姜
辛、微温。入脾、肺、 胃经。
发散表寒 其发汗 作用较弱。
降逆止呕 为止呕 之要药。能解半夏、 南星之毒。
2021/3/8
8
辛、温。入肺、脾经。 3 紫苏
发表散寒
行气宽中 脾胃气滞 引起的肚腹胀满,食欲 不振、呕吐等
▪ 苏梗 行气宽中,理气 安胎,用于胎动不安。
▪ 苏叶 解表散寒 ▪ 紫苏 和胃止呕
2021/3/8
9
4 荆芥 辛、温。入肺、肝经。
发散解表,兼祛风 发汗 之力大于防风。风热、 风寒感冒都可以配伍应 用。
2021/3/8
17
11 葱白 辛、温。入肺、胃经。
发散表寒 发汗力较弱,用于轻度风 寒感冒。
通阳气、散阴寒 治冷痛、感冒常与 生姜配伍。
2021/3/8
18
三、发散风热药
此类药多辛凉,发汗力较缓和,不 能散寒。主要适用于风热表证(发 热、口渴、脉浮数)。有的兼能透 疹、升阳、治疗疹出不畅,热毒疮 肿、咽喉肿痛、以及脾虚气陷之脏 器垂脱证和泄泻。
2021/3/8
22
4 薄荷 辛、凉。入肺、肝经。
疏散风热 为疏散 风热之要药。风热 感冒常配荆防、金 银花、连翘、牛蒡 子等
清利咽喉 治咽喉 肿痛。
2021/3/8
23
甘、咸、寒。入肺、肝经。 5 蝉蜕
疏散风热 风热感冒,咽喉肿痛。 退目翳 治肝经风热,目赤肿痛。 息风定惊 治破伤风、四肢抽搐,配防风、
之称。
温肺散寒,化痰饮 用于肺寒咳嗽痰多, 配干姜、半夏。
2021/3/8
13
8 辛夷 辛、温。入肺、胃经。
祛风散寒,善通鼻窍 治鼻病之要药。 用于治疗感冒鼻塞,脑颡鼻脓,浊 涕下流。如辛夷散(辛夷、酒知母、 沙参、木香、郁金、明矾)
2021/3/8
14
8 辛夷
2021/3/8
15
9 苍耳子
风热表证
发散风热药 辛凉解表药
5
二、发散风寒药
此类药物多辛温,发汗力较强, 散寒力较大,主要适用于风寒 表证(恶寒、发热、无汗、脉 浮紧)。有的兼有平喘、除湿、 利水等功能,用于治喘咳,风 寒湿痹、水肿等证
2021/3/8
6
1 麻黄 辛、微苦、温。入肺、膀胱经。
辛温发汗 发汗力较强, 用于风寒感冒,表实无汗。 常与桂枝相须为用,以增 强发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