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评级管理办法1、概要设备评级是全面检查和掌握设备的技术状况、健康状况、运行状况,促使管好、用好发电设备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实现电力生产技术监督的一个重要手段,督促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确保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措施,为此电厂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主持这项工作,建立设备评级和动态管理的制度。
2、设备评级时间及范围2.1每年对所有设备进行一次全面评定,每半年进行一次复检认定。
2.2设备大小修后或设备技术状况有明显的变化时。
2.3正在检修的设备,按检修前的状况评级。
2.4停用一年以上的设备可不参加评级。
2.5未参加评级的设备不列入评级设备总台数。
2.6 新设备正式移交运行前。
3、设备完好率的计算方法及要求3.1设备评级分为Ⅰ、Ⅱ、Ⅲ级,其中Ⅰ、Ⅱ级统称完好设备。
3.2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台数/ 设备总台数×100%。
3.3设备评级要求主设备完好率达到100%,全厂设备完好率达90%;辅助设备完好率达90%。
3.4发电厂主设备指水轮机、发电机、主变压器,其余的均为辅助设备。
4、设备评级一般标准4.1Ⅰ级设备是经运行考验,技术状况良好,能保证安全、经济、满负荷运行的设备。
主要条件为:4.1.1能持续达到铭牌出力或上级批准的出力。
4.1.2各种主要运行指标及参数符合设计或有关规程的规定,设备运行记录,技术资料齐全正确。
4.1.3设备本体没有影响安全运行的缺陷,部件和零件完整齐全,腐蚀、气蚀、磨损轻微。
4.1.4附属设备技术状况及运行情况良好,能保证主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出力、效率指标的实现。
4.1.5保护装置、信号及主要仪表等完整且良好,运行动作灵敏、指示正确。
4.1.6主要自动装置能正常投入使用。
4.1.7控制系统能正常投入运行且操作可靠,信号反映正确。
4.1.8主要的标志、编号能满足生产要求。
4.1.9设备及周围环境清洁,无“三漏”现象。
4.2达不到Ⅰ类设备标准,个别部件有一般性缺陷,但能正常安全负荷运行的设备为二类设备。
4.3三类设备是有重大缺陷的设备,不能保证安全运行,出力降低,或“三漏”严重。
5、设备评级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实事求是进行评定,以运行状况好坏作为评价设备的依据,准确地反映设备的技术状况,全面地考虑主机和附属设备的技术状况(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及其对机组安全运行和出力的影响。
仅当机组个别仪表或者非主要自动装置准确程度或可靠程度较差,而且对安全、经济运行没有显著影响者,可以不评为三类设备,6、在提高设备完好率的工作中,必须贯彻增产节约,增收节支的原则,分清主次,首先要提高主力机组、经济性好的机组的设备健康水平。
对新旧设备应区别对待,以消除影响安全运行的重大缺陷和隐患为重点,避免片面追求外观和设备升级而不惜工本,不加分析地盲目拆换部件。
7、设备评级的结果,直接进入设备档案,由电厂生产技术管理部门、公司生产经营管理部门分别掌握。
由电厂将每年评级结果上报公司,次递上呈主管局和主管网局,以便督促检查设备评级工作。
8、主要设备评级标准8.1水轮机(含附属设备)8.1.1一类标准(1)达到铭牌出力;(2)机组运行正常,振动摆度及各部温度正常;(3)机组各部件无缺陷,运行正常;(4)调速系统工作稳定,操作灵活,油压、油质符合规定;(5)机组自动装置完好可靠(6)主要控制、监视仪表完好、齐全;(7)其余辅助设备系统运行正常;(8)标志、编号齐全、完整。
8.1.2二类标准(1)达到铭牌出力(2)机组运行基本正常,振动摆度及各部门温度未超过允许值上限(3)机组主要部件不存在威胁安全运行的缺陷(4)调速系统基本稳定,调节参数合格(5)主要表计满足运行要求(6)主要自动装置动作准确可靠(7)辅助设备系统运行正常(8)主要标志编号基本齐全8.1.3三类标准达不到二类设备标准或有下列情况之一者:(1)达不到铭牌出力(2)机组存在威胁安全运行重大缺陷(3)调速系统运行不正常(4)自动装置运行不可靠,安全保护装置不能投入(5)机组过流部件汽蚀磨损严重8.2、发电机及其励磁系统8.2.1一类标准(1)在额定情况下,能达到铭牌出力,能随时投运(2)定转子结构部件无缺陷,运行良好(3)定子绝缘良好,预防试验合格(4)定子转子线圈温升合格,冷却效果良好(5)轴承和密封装置运行正常,不漏油,温度在规定范围8.2.2二类标准(1)在额定情况下,能达铭牌出力,温升基本合格,且不超上限(2)定转子线圈绝缘基本良好,可以保证安全运行(3)定、转子结构无重大缺陷(4)轴承无漏油及油污(5)励磁系统运行正常(6)机组的标志、编号正确,基本齐全(7)励磁系统及其控制装置完好,动作可靠,能满足发电机运行要求(8)机组的标志,编号正确齐全,并符合规定要求8.2.3三类标准达不到二类设备标准或有下列情况之一者:(1)达不到铭牌出力(2)绝缘老化,降低耐压标准(3)励磁系统不能保证安全运行(4)主要零部件存在严重缺陷并威胁安全运行(5)机组标志、编号残缺8.3主变压器类8.3.1一类标准(1)持续地达到铭牌出力或上级批准的出力,温升符合设计标准或上层油温不超过85℃(2)绕组、套管和绝缘油等的试验均符合部颁的规定(3)零部件完整齐全,分接头开关的电气和机械性能良好,无接触不良或动作卡涩现象(4)冷却装置运行正常,散热器及风扇齐全(5)差动保护,过电流保护,瓦斯保护,防爆装置等主要保护和信号装置部件完全,动作可靠(6)一次设备外观,设备绝缘及运行情况良好(7)不漏油,或稍有轻微的渗油,但外壳及套管无明显的痕迹(8)接地线截面符合规定,连接牢固、可靠(9)变压器周围照明良好,消防设施布置合理(10)设备标志、编号齐全且正确8.3.2二类标准(1)经常能达到铭牌出力或上级批准的出力,温升符合设计标准或上层油温不超过95℃(2)绕组、套管试验符合部颁的规定,绝缘油的介损比规程规定稍有增大或呈微酸反应(3)零部件齐全,分接头开关的电气和机械性良好,无接触不良或动作卡涩现象,或接触电阻稍有变化,但不影响安全运行(4)冷却装置达到正常,不影响变压器出力(5)差动保护、过电流保护防爆装置等主要保护和信号装置部件完好,动作可靠;瓦斯继电器、重瓦斯不能正常投入(6)一次回路设备运行正常(7)标志、编号正确,基本齐全8.3.3三类标准(1)达不到二类设备的标准,或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达不到铭牌出力或上级批准的出力(2)绕组或绝缘套管绝缘不良,因而需降低预防性耐压试验标准的(3)漏油严重(4)零部件不全,影响出力或安全运行(5)分接头开关的电气或机械性能不良,接触电阻不合格或有卡涩现象(6)差动保护或过流保护不可靠(7)有其它威胁安全的重大缺陷9、陠助设备类评级标准9.1断路器8.1.1一类标准断路器一类标准满足以下全部条件(1)断路器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遮断容量均满足运行要求;(2)断路器零部件齐全,操作机构动作灵活、可靠,分合标示正确;(3)断路器应按规定进行试验,试验符合部颁标准,有完整记录;(4)断路器无渗油现象,油位指标明显、正确;(5)断路器整体清洁,油漆完整,标志、编号正确、齐全并符合规定要求。
9.1.2二类标准不属于一、三类者9.1.3三类标准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1)遮断容量等额定参数不满足运行要求;(2)有严重漏油,又未采取措施者;(3)本体绝缘试验及绝缘油试验不合格;(4)分合标志不正确;(5)有其它危及安全运行的重大缺陷。
9.2隔离开关9.2.1一类标准隔离开关一类标准应满足以下全部条件(1)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热稳定、动稳定及断口尺寸满足运行要求;(2)操作灵活,闭锁装置动作可靠,触头接触良好,三相动作同期;(3)绝缘试验合格、瓷瓶无裂纹、破损,其它部件完整;(4)标志、编号正确、齐全且符合要求;(5)产品为行业定点厂家,产品优级以上。
9.2.2二类标准二类:不属于一、三类者9.2.3三类标准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1)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热稳定、动稳定及断口尺寸不满足运行要求;(2)操作不灵活、合闸不严密,闭锁装置不完整,动作不可靠;(3)接触不良,有严重过热现象;(4)支持瓷瓶有裂纹、破损等现象(5)标志、编号没有或错误。
9.3母线9.3.1一类标准应满足以下全部条件(1)截面应满足动稳定和热稳定要求;(2)电气距离符合要求;(3)安装工艺符合要求,连接可靠,接触良好,无过热现象;(4)瓷瓶绝缘试验合格,无裂纹、破损;产品为行业定点生产厂家生产,产品优级以上;(5)相色标志正确,外观美观;(6)环境满足安全要求。
9.3.2二类标准不属于一、三类者9.3.3三类标准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1)截面不满足动、热稳定要求;(2)电气距离不符合规程规定;(3)瓷瓶有裂纹、破损;(4)环境不满足安全要求。
9.4高压熔断器9.4.1一类标准应满足以下全部条件(1)主要技术参数满足运行要求;(2)熔丝管密封良好,零件完整,操作灵活,熔线符合设计规定;(3)瓷瓶试验合格,无裂纹、破损等缺陷;(4)产品为行业定点厂家生产,品质优级以上。
9.4.2二类标准二类:不属于一、三类者9.4.3三类标准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1)主要技术参数不能满足运行要求;(2)瓷瓶有裂纹和破损等缺陷,试验不合格;(3)熔丝选择不符合设计规定;(4)接触不良,锈蚀严重。
9.5互感器9.5.1一类标准应满足以下全部条件(1)主要技术参数满足运行要求;(2)部件完整,瓷瓶及固体绝缘部分无损伤;(3)油质试验符合规程要求;(4)油位正常、无渗油过热现象;(5)外表美观,油漆完整,各种标志正确、清晰;(6)接线正确,外壳和二次侧的接地牢固可靠。
9.5.2二类标准不属于一、三类者9.5.3三类标准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1)互感器容量,等级、变比等参数及电流互感器动热稳定不满足运行要求;(2)试验不合格;(3)内部有异音和过热现象;(4)有漏油和严重的锈蚀现象。
9.6电力电缆9.6.1一类标准应满足以下全部条件(1)技术参数与规格能满足运行的要求;(2)安装敷设符合规程规定,弯曲半径、穿管工艺、排管工艺、排列位置及高差、防火隔墙措施均符合要求;(3)定期试验结果符合要求;(4)不存在危及安全运行的机械损伤,接地良好;(5)电缆头及接头密封良好,无明显漏胶、渗油和过热现象,瓷套管完整无损;(6)敷设途径,中间接头,电缆芯线等应有明显正确的标志,标号。
(7)产品为行业定点厂家,品质优级以上。
9.6.2二类标准不属于一、三类者9.6.3三类标准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1)技术参数与规格不能满足运行的要求;(2)电缆及电缆头有明显漏胶、渗油、干枯、严重过热现象,或热稳定不符合运行要求;(3)试验不合格或有危及安全运行的其它缺陷。
9.7控制、保护、自动、信号、测量装置及二次回路9.7.1一类标准应满足以下全部条件(1)装置的配置及原理符合系统运行和控制、监视、测量的要求;(2)装置安装符合规程要求,装置正背面、内外标志、编号正确清晰配线整齐美观;(3)各种装置接线正确,动作灵敏、正确、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