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湿地植被分类及其分布1. 分类单位植被型组:是湿地植被分类系统的最高级单位,由建群种生活型相近、生境相似的植物群落联合而成。
如沼泽、红树林湿地、水生植物湿地等。
植被型:是湿地植被分类系统中最重要的高级单位。
在植被型组内,根据建群种的生活型的异同而划分。
如沼泽湿地可进一步分为森林沼泽型、灌丛沼泽型、草本沼泽型和藓类沼泽型等。
群系组:是植被型与群系间的辅助单位。
以建群种亲缘关系相近,并在植物分类系统中为同一“属”,群落外貌相似为依据,将相似的植物群系归纳为统一的群系组。
群系:植被分类中最重要的中级单位。
以建群种或优势种相同的群丛或群丛组归纳而成。
2. 湿地植被单位的命名与编号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采用不同的命名方法。
植被型组:其命名是根据湿地群落建群种的生活型所表现出来的外貌状况和生境差异而命名的,如沼泽、红树林、盐沼等。
不加数码,用黑体字表示。
植被型:是根据群落的优势种生活型而命名的,如森林沼泽、灌丛沼泽、草本沼泽、藓类沼泽等。
用Ⅰ.Ⅱ. Ⅲ. ……,统一编号。
群系:根据群落的建群种或优势种的“种”名命名,用1.2.3.……数字后加“.”点,在群系组下编号,如不划分群系组,则在植被型下编号。
说明:名录中未包括的湿地植被类型,各省根据实际调查情况,依据本规程的湿地植被分类系统,自行列入。
1)针叶林湿地植被型组(2个植被型)I 寒温性针叶林湿地植被型(5个群系)1. 兴安落叶松群系:大、小兴安岭的河漫滩、平缓的沟谷等。
2. 长白落叶松群系:长白山林区、熔岩台地低洼处等。
3. 太白落叶松群系:秦岭东太白山地阴坡的平缓处。
4. 峨嵋冷杉群系:西南地区山地、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四川盆地的西缘山区。
5. 雪岭云杉群系:天山山地的河谷及河漫滩。
II 暖性针叶林湿地植被型(3个群系)1. 水松群系:珠江三角洲,其它地方零星分布。
2. 水杉群系:主要分布于湖北利川等地,浙江、江苏、江西等地也有分布。
3. 池杉群系:湖北、浙江、江苏、江西等省的平原水网地区及水库周围等地段。
2)阔叶林湿地植被型组(3个植被型)I 落叶阔叶林湿地植被型(6个群系)1. 水冬瓜赤杨群系: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的沟谷、河滩或溪流边。
2. 江南赤杨(桤木)群系:亚热带低山丘陵的平浅沟谷洼地或溪流边。
3. 枫杨群系:中部亚热带的河流湿地中。
4. 胡杨群系:新疆、甘肃等古河道地区。
5. 黑杨群系:新疆额尔齐斯河与布尔津河河谷的沙地上。
6. 银白杨群系:新疆额尔齐斯河的低阶地和河漫滩上。
II 常绿阔叶林湿地植被型(1个群系)1.香樟林群系:浙江等省份的河、湖、海岸边。
Ⅲ竹林湿地植被型(2个群系)1. 水竹林群系: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西藏墨脱等地。
2. 大箭竹群系:分布于浙江、西藏、四川、云南等省的河滩地或沟渠边。
3)灌丛湿地植被型组(3个植被型)I 落叶阔叶灌丛湿地植被型(9个群系)1. 油桦群系: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的谷地中。
2. 柴桦群系: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的沟谷和河滩。
3. 扇叶桦群系:大兴安岭的谷地中。
4. 细叶沼柳群系:主要分布于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溪边及山谷。
5. 高山柳群系:四川西部、西北部平缓高原面地低洼地段。
6. 沼柳群系:东北山地的高河滩和湖滩上。
7. 川三蕊柳群系:亚热带的河、湖边。
8. 柳叶绣线菊群系:东北山地,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
9. 川西锦鸡儿群系:西藏南部河谷阶地上。
II 常绿阔叶灌丛湿地植被型(7个群系)1. 野牡丹群系:主要分布于海南岛东南部,广东、广西也有分布。
2. 狭叶杜香群系:小兴安岭北部地区和大兴安岭北坡的河滩、阶地或沟谷中。
3. 多枝杜鹃群系:见于云贵高原地区。
4. 草原杜鹃群系:横断山区川西山地。
5. 隐蕊杜鹃群系:分布于青藏高原。
6. 毛蕊杜鹃群系:分布于横断山区。
7. 狭萼杜鹃群系:横断山区。
Ⅲ盐生灌丛湿地植被型(11个群系)1. 盐角草群系:新疆、青海、西藏等地。
2. 柽柳群系:东北、西北、华北及青海等地。
3. 碱蓬群系:松嫩平原西部、西辽河中上游平原、渤海湾地带。
4. 盐地碱蓬群系:温带和亚热带北部的辽东湾、渤海西岸和江苏、上海和浙江等沿海。
5. 大白刺群系:新疆、甘肃、青海等地。
6. 泡果白刺群系:新疆、甘肃、青海等地。
7. 塔里木沙拐枣群系:天山南麓、帕米尔东麓、昆仑山北麓的平缓的山麓冲积扇。
8. 盐节木群系:塔里木河、艾比湖及新疆各地的盐沼低地。
9. 盐生草群系:新疆地区的山前洪积扇。
10. 盐穗木群系:新疆地区的塔里木盆地、艾比湖和焉耆盆地。
11. 具叶盐爪爪群系:新疆大部分地区的潮湿盐土。
4)草丛湿地植被型组(3个植被型)I 莎草型湿地植被型(40个群系)1. 修氏苔草群系:踏头甸子,分布于东北山区和三江平原。
2. 乌拉苔草群系: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河北坝上高原以及若尔盖沼泽等地。
3. 灰脉苔草群系: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的沟谷、河漫滩和阶地上,坝上高原。
4. 毛果苔草群系:东北山地的湖泊和河边以及三江平原的河漫滩等地,若尔盖。
5. 漂筏苔草群系:东北三江平原一些流速缓慢的河流表面或河滩、洼地中。
6. 湿苔草群系:三江平原和松花江河滩或阶地上的洼地中。
7. 沼苔草群系: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牛轭湖或积水小洼地中。
8. 芒尖苔草群系:西藏东南部,江浙一带也有分布。
9. 阿尔泰苔草群系:新疆阿尔泰山和天山的山间谷地或湖滨湿地。
10. 帕米尔苔草群系:新疆、四川等地。
11. 踏头苔草群系:松嫩平原松花江和嫩江的河滩。
12. 青藏苔草群系:海拔3400-3600米的川西北高原、川西高原的河滩或阶地低洼处。
13. 木里苔草群系: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缘,若尔盖等地的河谷、湖边洼地和古河道中。
14. 红穗苔草群系:亚热带丘陵、山地的山间谷地的低洼处,或江湖滩地。
15. 弯囊苔草群系:亚热带的湖滩、湖滩洼地,以洞庭湖的湖滩为典型。
16. 绿穗苔草群系:南亚热带的典型苔草沼泽,分布于广东西江和北江两岸三水县。
17. 坚果苔草群系:青藏高原西半部、羌塘高原的东部湖滨、河滩较低地带。
18. 藏嵩草-苔草群系:若尔盖高原和青海东南部的河谷和湖滩等地。
19. 四川嵩草苔草群系:四川西部高原。
20. 藏北嵩草-苔草群系:西藏南部地区。
21. 藏西嵩草-苔草群系:西藏西部雅鲁藏布江河源区及阿里地区淡水湖滨。
22. 喜马拉雅嵩草-苔草群系:藏南和阿里地区。
23. 黄颖莎草群系:东北区的松嫩平原草原区的湖滩洼地。
24. 香附莎草群系:东北平原和丘陵区的湖边。
25. 水葱群系:温带、亚热带的湖滨、池塘、洼地。
26. 百球藨草群系:亚热带山间洼地,地表有积水的地段。
27. 庐山藨草群系:湖南省。
28. 三棱藨草群系:温带、亚热带的河滩、湖边洼地,在内蒙的沙丘间洼地也有分布。
29. 荆三棱藨草群系:东北、华北、西北及长江流域各省和台湾。
30. 海三棱藨草群系:河北、江苏、浙江和上海的沿海滩涂。
31. 蒯草群系:亚热带山地丘陵的山间盆地、雪融洼地或沟谷洼地。
32. 羊胡子草群系:大、小兴安岭林区的沟谷和河谷阶地。
33. 高荸荠群系:温带和亚热带的湖边洼地和山间洼地。
34. 少花荸荠群系:温带和亚热带的湖边洼地和山间洼。
35. 野荸荠群系:温带和亚热带的湖边洼地和山间洼地。
36. 刘氏荸荠群系:温带和亚热带的湖边洼地和山间洼地。
37. 华扁穗草群系:温带和亚热带的湖边洼地和山间洼地。
38. 扁穗草群系:温带和亚热带的湖边洼地和山间洼地。
39. 华克拉莎草群系:广东省乐昌县等地。
40. 香附子群系:浙江全省湿地中均有分布。
II 禾草型湿地植被型(20个群系)1. 芦苇群系:温带和亚热带的湖边、古河床和河流沿岸等地,荒漠地区的低地也有。
2. 北方芦苇群系:东部温带地区。
3. 卡开芦苇群系:南亚热带和热带的河滩和海湾的河口滩地。
4. 狭叶甜茅群系:温带地区流水缓慢的河流两岸或浅水洼地。
5. 水甜茅群系:若尔盖高原湖泊。
6. 假鼠妇草群系:河北、内蒙古等地。
7. 荻群系:长江中下游的河滩和洞庭湖、洪湖等亚热带湖群洼地与洲滩。
8. 菰群系:亚热带和温带湖边,云贵高原的湖泊中也有分布,北京也有栽培。
9. 黍群系:河北、华中、四川和云贵高原。
10. 李氏禾群系:云贵高原3000米以下的湖边、水塘、水库或水沟边。
11. 拂子茅群系:亚热带湖南山地沟谷中。
12. 假苇拂子茅群系:北疆各大河流河漫滩、塔里木河上游的河漫滩,山西等。
13. 大米草群系:江苏、浙江等沿海滩涂。
14. 互花米草群系:江苏、浙江等沿海滩涂。
15. 星星草群系:松辽平原、锡林郭勒和呼伦贝尔高原等河滩或丘间碟形低洼地。
16. 獐毛群系:黄淮海地区和新疆、甘肃等省区,以及淤泥质海岸地带。
17. 稗群系:热带、亚热带的江河滩地、荒芜水田或平原沟渠中。
18. 盐地鼠尾粟群系:浙江等的沿海各地。
19. 芨芨草群系:新疆等地。
20. 葡萄冰草群系:北疆各大河流的河漫滩。
Ⅲ杂类草湿地植被型(16个群系)1. 香蒲群系:东北地区、内蒙古的一些湖泊或山间洼地的泡沼中。
2. 蒙古香蒲群系:大兴安岭、内蒙古以及松嫩平原的一些静水池塘或泡沼中。
3. 狭叶香蒲群系:广泛分布于温带和云贵高原一些湖泊边。
4. 菖蒲群系:苏浙皖亚热带及东北、河北、内蒙古以及云贵高原等地海拔2000米以上的湖滩、洼地。
5. 葱状灯心草群系:亚热带山间洼地(湖北)。
6. 翅茎灯心草群系:亚热带洼地中,如四川。
7. 灯心草群系:亚热带山间洼地和洞庭湖堤内缘的低洼处。
8. 田葱群系:广东省的雷州半岛。
9. 慈菇群系:亚热带地区的田间水沟、水田等湿地中。
10 帚灯草群系:热带草丛沼泽,分布于北回归线以南。
11. 杉叶藻群系:西藏淡水湖泊边缘和浅水洼地。
12. 班唇马先嵩群系:西藏浅水湖泊湖滨、河漫滩、洪积扇潜水溢出带。
13. 水木贼群系:东北山地、三江平原和若尔盖高原。
14. 节节草群系:亚热带地区的浅水塘、水沟、水田、沼泽湿地中。
15. 翅碱蓬群系:辽宁的双台河口、大凌河和大洋河口,以及环渤海湾滨海盐渍土地带。
16. 水烛群系:亚热带的浅沼、湖边均有分布。
5)苔藓湿地植被型组(9个群系)1. 中位泥炭藓群系:大、小兴安岭分水岭附近的坳沟中。
2. 尖叶泥炭藓群系:云贵高原、长白山北麓等地。
3. 白齿泥炭藓群系:亚热带高山,如四川的二郎山等。
4. 广舌泥炭藓群系:小兴安岭。
5. 卵叶泥炭藓群系:亚热带,如云南腾冲县。
6. 钝叶泥炭藓群系:长白山地。
7. 沼泽泥炭藓群系:云贵高原和亚热带的山间盆地,如湖北神农架。
8. 大金发泥炭藓群系:云贵高原的山间盆地低洼处,或山前冲积扇潜水出露地段。
9. 薄网藓群系:川西北高原沼泽。
6)浅水植物湿地植被型组(3个植被型)I 漂浮植物型(7个群系)1. 满江红群系:云南、贵州、长江中下游等亚热带的湖泡、池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