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第5课时
别具一格的游记
【学习内容】
《登勃朗峰》《一滴水经过丽江》
【课型】
组文阅读课
【学习目标】
1.通过速读统览文章,梳理两篇游记文章的相同点;
2.通过思考探究文章,辨析两篇文章写法上的区别;
3.通过品读赏析词句,体会两文语言风格的不同。
【学习重难点】
1.通过速读统览文章,梳理两篇游记文章的相同点;
2.通过思考探究文章,辨析两篇文章写法上的区别。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孔子有句名言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今天我们既做仁者,又做智者,登上巍巍山峰,再游览旖旎江水,就让我们走进《登勃朗峰》《一滴水经过丽江》。
一、把握游记特征
这两篇文章都是别具一格的游记,说它们是游记,是因为它们都具备游记的三要素,即所至、所见、所感。
请同学们速读文章,圈点勾画关键词句,梳理出两文的所至、所见、所感。
解析:
《登勃朗峰》:
1.所至:马蒂尼——黑首高地——山口中间——勃朗峰——阿冉提
2.所见:勃朗山峰——峰巅云雾——旅途中的奇人奇事
3.所感:对美景的赞叹和震撼,以及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旅途中的经历表现了马克·吐温幽默坦率的个性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一滴水经过丽江》:
1.所至所见:玉龙雪山山顶——丽江坝(美丽绿色的盆地)——落水洞(黑暗安静)——玉河——四方街(依止于自然,美丽了自然)——中河——银器店、院子、字画店——三坊一照壁的院子(悠闲自在,热情好客,民风淳朴和谐)——中河——黄昏古城(灯火阑珊处,欢笑与歌唱,喧嚣而沉静)——金沙江
2.所感:表达了作者对丽江的赞美和热爱。
二、探究不同写法
虽然两文都是游记,但又是别具一格的游记,因为两文有不同于一般游记的写法,请再读课文,探究两文富有特点的写法并赏析其作用。
解析:
《登勃朗峰》:上山,用散文的手法描绘山中奇景,嶙峋的怪石,变幻的光影,引出无限感慨;下山,以小说笔法叙述奇人奇事。
惊险的旅途,怪异的车夫,富有传奇色彩。
《一滴水经过丽江》:视角转换的手法,以“一滴水”的视角游览丽江。
这样的写法可以让时空交织,从玉龙雪山到金沙江,从古到今,从白天到夜晚浑然一线;视角自由,时高时低时远时近,描写全面又灵动;详略安排,游刃有余,应详写的详写,过渡说明性语言一跳而过;亲述经历,情感真挚,既是观察者,又是经历者,表达情感直接深挚。
三、品味语言风格
两篇游记写作手法不同,语言风格也不同,请结合具体的词句赏析并体会其语
言风格特点。
解析:
《登勃朗峰》:这是一篇翻译作品,译笔简练典雅,多用成语,带书卷气。
例句:我们曾仰面遥望附近的一座峰巅,但见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天缭绕,轻歌曼舞,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
赏析:此句用非常精炼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峰巅云霞的色彩多变、轻盈柔美,多用成语,语言丰富典雅。
《一滴水经过丽江》:本文的语言富有诗意,抒情性深厚,富有节奏,既很形象,又很厚重,透着哲理。
例句1:我是一片雪,轻盈地落在了玉龙雪山顶上。
有一天,我醒来……
赏析:开头的两段文字富有诗意,充满情趣,又非常生动形象。
例句2:这些人来自远方,在那些远方,即便是寂静时分,他们的内心也很喧哗;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
赏析:这一段文字蕴含哲理,在喧嚣浮华的都市,即使安静也有躁动的心;在悠远厚重的古城,即使喧哗内心也平和。
四、师生总结收获
今天我们领略了两篇别具一格的游记,它们虽然具备游记的基本要素,但又有各自不同的写作手法和语言风格,可以看出游记富有多样化的写作手法和语言风格,接下来的课堂中,我们会领略到更多多姿多彩的游记。
【布置作业】积累背诵赏析的经典语段。
【板书设计】
别具一格的游记
阅读篇目:《登勃朗峰》《一滴水经过丽江》
把握游记特征
探究写法不同品味语言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