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试压、冲洗及消毒方法及方案(9527)
一、管道试压:
(1)、按照规范,采用注水法,每段试压管道长度不应超过 1 公里。
试压前先将试压管段灌满水后,在不大于工作压力(此处工作压力约 0.3Mpa)的条件下进行充分浸泡,浸泡时间不小于 48 小时,两侧盖堵加盖堵做后背制作要坚固,试压时沿线设专人检查,巡视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管道实验压力为 1.0Mpa,稳压10 分钟。
(3)、试压合格后对管道进行清洗消毒,冲洗水放至雨水井或明渠中,不得明排。
(4)打压注意事项:
a、管道水压、闭水试验前,应做好水源引接及排水疏导路线的设计。
b、管道灌水应从下游缓慢灌入。
灌入时,在试验管段的上游管顶及管段中的凸起点
应设排气阀,将管道内的气体排除。
(5)压力管道的强度
5.1压力管道全部回填土前应进行强度,管道强度采用水压试验法试验。
5.2管道水压试验,其内容应包括:
a、后背堵板的设计;
b、进水管路、排气孔及排气孔的设计;
c、加压设备、压力计的选择及安装的设计;
d、排水疏导措施;
e、升压分段的划分及观测制度的规定;
f、试验管段的稳定措施;
g、安全措施。
(6)管道水压试验的分段长度不宜大于 1.0Km。
(7)试验管道的后背应符合下列规定;
a、后背应设在原状土或人工后背上;土质松软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b、后背墙面应平整,并应与管道轴线垂直。
(8)水压试验时,采用的设备、仪表规格及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a、当采用弹簧压力计时精度不应低于 1.5 级,最大量程宜为试验压力的
1.3~1.5 倍,表壳的公称直径不应小于 150mm,使用前应校正;
b、水泵、压力计应安装在试验段下游的端部与管道轴线相垂直的支管上。
(9)管道水压试验前应符合下列规定:
a、管件的支墩,锚固设施已达设计强度;未设支墩及锚固设施的管件,应采
取加固措施;
b、管渠的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规定;
c、试验管段所有敞口应封堵严,不得有渗水现象;
d、试验管段不得采用闸阀做堵板,不得有消防栓、水锤消除器、安全阀等附
件。
(10)试验管段灌满水后,宜在不大于工作压力条件下充分浸泡后再进行试压,浸泡时间应不得小于 48h;
(11)管道水压试验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管道升压时,管道的气体应排除,升压过程中,当发现弹簧压力计表针摆动、
不稳,且升压较慢时,应重新排气后再升压;
b、应分级升压,每升一级应检查后背、支墩、管身及接口,当无异常现象时,再继续
升压;
c、水压试验过程中,后背顶撑,管道两端严禁站人;
d、水压试验时,严禁对管身、接口进行敲打或修补缺陷,遇有缺陷时,应作出标记,
卸压后修补。
(12)水压升至试验压力后,保持恒压 10min,检查接口、管身无破损及漏水现象且将压不小于 0.05MPa 时,可视为严密性试验合格。
二、管道冲洗及消毒
(1)、管道经试压合格后,应进行管道消毒冲洗。
冲洗时间应在用水量较小,水压偏高的夜间进行,事先同相关部门联系确定冲洗时间,冲洗流量不小于 1.5/m/s,冲洗应连续进行,当排出口的水色透明度与入口处目测一致,方可进行水质化验。
放水时应导流至雨水井或明渠内,不得明排。
(2)冲洗时冲洗水需加入 10%次氯酸钠溶液,配制时要配带齐全劳保用品。
(3)消毒程序:
准备工作配制10%氯酸钠溶液泵入此溶液关闸泡管消毒24 小时以上开闸冲洗管道候取水化验
(4)冲洗消毒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4.1放水冲洗前与管理单位联系,共同商定放水时间、用水流量、如何计算用水
量等事宜。
4.2放水口应有明显标志或栏杆,夜间应加指示灯等安全措施。
4.3放水前应仔细检查放水路线,保证安全、畅通。
4.4放水时,应先开出水闸门,再开来水闸门。
4.5注意冲洗管段,特别是出水口的工作情况,做好排气工作,并派人
监护放水路线,有问题及时处理。
4.6检查沿线有无异常声响、冒水或设备故障等现象,检查放水口水质外观。
4.7放水后应尽量使来水闸门、出水闸门及时关闭。
如做不到,可先关出水闸门,但留一两扣先不关死,待来水闸门关闭后,再将出水闸门全部关闭。
4.8防止冲洗管在冲洗时将球墨铸铁管管堵冲开,在槽底用 50 吨千斤顶
做冲洗管后背,固定冲洗管,防止冲洗管水平移动。
4.9为减少冲洗管因冲洗发生振动,在槽上用工字钢三道龙门支墩。
4.10在冲洗与被冲管连接处安设分放水龙头,以备采水取样进行水质化验。
在加入次氯酸钠溶液时防止污染周边环境,在工作地面上铺设塑料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