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国开电大区域经济学(河北)任务一至四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区域经济学(河北)任务一至四参考答案
a.条件
b.政治
c.经济
d.制度
【答案】:制度
23.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是( )
a.科技进步
b.第三产业的高速增长
c.政策的改善与优化
d.人力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答案】:科技进步
24.区域经济学具有很强的()_____。
a.知识性
b.综合性
c.独立性
d.应用性
【答案】:综合性
25.()_____经济学家赫希曼、汉斯?辛格等是非均衡增长理论的代表。
a.韦伯
b.杜能
c.舒尔茨
d.阿罗
【答案】:阿罗
18.总目标往往具有较强的()_____能够较完整地涵盖区域今后一段时期的奋斗方向。
a.完整性
b.稳定性
c.综合性
d.概括性
【答案】:概括性
19.区位论对()_____因素的研究,标志着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的转化。
a.经济
b.市场
c.文化
d.政治
【答案】:市场
20.努力发展()_____是世界各国电力发展的方向。
a.核电
b.电力
c.石油
d.水力
【答案】:核电
21.1964年()_____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告诉铁路——东海新干线。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美国
【答案】:日本
22.在区域经济的环境条件下,()_____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与自然资源环境、人力资源环境一起构成了区域经济发展所必备的三大环境。
a.农业
b.工业
c.现代
d.城市
【答案】:城市
9.在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的区域应当是()_____级。
a.县
b.市
c.乡村
d.乡镇
【答案】:县
10.工业赶超战略主张以发展()_____来带动经济的发展,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a.农业
b.工业
c.产业
d.商业
【答案】:工业
11.区域经济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表现为对区域要素流动的()_____作用。
a.技术
b.物力
c.资源
d.物产
【答案】:资源
15.综合性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亦即经济发展()_____战略。
a.局部
b.单一
c.总体
d.部门
【答案】:总体
16.区域经济学是一门()_____学科。
a.实践性
b.综合性
c.实用性
d.应用性
【答案】:应用性
17.()_____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干中学”理论。
31.综合性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从()_____的角度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全局性的战略谋划。
a.单一
b.微观
c.全局
d.宏观
【答案】:宏观
32.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尽最大的可能兼顾社会()_____。
a.稳定
b.正义
c.声誉
d.公平
【答案】:公平
33.()_____环境是投资环境最根本的组成要素。
a.社会
a.中等城市
b.大城市
c.小城市
d.最大的城市
【答案】:最大的城市
37.现代区域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它的创始人之一是()_____著名区域经济学家艾萨德教授。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答案】:美国
38.产业发展的资源组合即劳动力、资金、技术、原材料等的配合情况,只有通过()_____能达到合理的平衡。
本课程题目随机请使用Ctrl+F搜索题目
1.()_____是我国交通运输的第二主体。
a.航空
b.高速公路
c.铁路
d.公路
【答案】:铁路
2.“十一五”期间,我国电网建设总投资将超过()_____亿元。
a.十
b.一万
c.一百
d.一百
【答案】:一万
3.()_____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得以进行的空间,区域经济也因此成为经济社会活动主题普遍关注的问题:
a.积极
b.推移
c.拉动
d.推动
【答案】:推动
12.()_____是发达国家中修建铁路最晚的国家,但却是铁路现代化进程最快的国家。
a.日本
b.法国
c.英国
d.美国
【答案】:日本
13.德国学者()_____提出了著名的孤立国农业圈层理论即农业区位论。
a.胡佛
b.杜能
c.廖什
d.韦伯
【答案】:杜能
14.社会生产的最基本的要素就是人力和()
a.美国
b.日本
c.英国
d.法国
【答案】:美国
26.()_____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a.政治学
b.区域经济学
c.经济学
d.社会学
【答案】:区域经济学
27.()_____是指对一次能源加工转换而来的能源又称其为二次能源。
a.水力
b.电力
c.石油
d.煤炭
【答案】:电力
28.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是由()_____提出的。
a.赖宾斯坦
b.内尔森
c.杜能
d.赖宾斯坦
【答案】:内尔森
29.产业结构的调整,关键是要发展有创新能力的新的()_____部门。
a.产业
b.农业
c.经济
d.工业
【答案】:产业
30.1993年()_____出版了《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提出了中心地理论。
a.胡佛
b.韦伯
c.克里斯塔勒
d.杜能
【答案】:克里斯塔勒
b.文化
c.政治
d.经济
【答案】:经济
34.支柱产业的发展,在空间上将会引起()_____现象,形成地区的经济增长极。
a.汇集
b.分散
c.排斥
d.聚集
【答案】:聚集
35.1825年()_____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铁路。
a.日本
b.英国
c.法国
d.美国
【答案】:英国
36.在城镇体系建设中,城市的基础是( )
a.供求
b.市场
c.交换
d.交易
【答案】:市场
39.美国学者认为“区域政策是处理区域问题和在何处进行经济发展”的一种()_____政策。
a.国家
b.区域
c.经济
d.政治
【答案】:经济
40.1940年()_____出版了《区位经济学》一书。
a.胡佛
b.廖什
c.杜能
d.韦伯
【答案】:廖什
41.()_____是由人们发现的有用途和有价值的物质。
a.城市
b.区域
c.国家
d.团体
【答案】:区域
4.区域空间结构是指一个顾家经济发展中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_____的相互关系。
a.程度
b.水平
c.高低
d.速度
【答案】:水平
5.临界最小努力命题理论是由()_____提出的。
a.廖什
b.杜能
c.赖宾斯坦
d.韦伯
【答案】:赖宾斯坦
6.人力资源最基本的特点是()
a.水
b.空气
c.阳光
d.自然资源
【答案】:自然资源
42.根据英国经济学家()_____的分析,生产要素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在不同产业之间进行流动。
a.人力资源具有两重性
b.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
c.人力资源具有智力性
d.人力资源具有时效性
【答案】: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
7.核心区是指人均GDP的标准化值()_____。
a.等于0.5
b.大于0.3
c.小于0.5
d.大于0.5
【答案】:大于0.5
8.劳动力区域间流动的主要作用,加速了()_____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