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断面隧道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与制作流程

大断面隧道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与制作流程

图片简介:本技术介绍了一种大断面隧道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路面和山体,所述山体开设有一半圆孔,所述路面位于山体开设的半圆孔的直径上,所述山体的半圆孔半圆面上固定有一层衬砌,所述山体与所述路面之间开设有一条排水沟。

该隧道施工结构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对山体外侧流进的水进行排水,且能够将水中的树叶及石头分离,防止树叶经过雨水的浸泡而发出恶臭。

本技术按照如下方式实施;a、进行施工准备,按设计的隧道横断面进行施工区域划分,并进行山体部分的建造施工;b、按照施工设计要求对路面进行施工;c、在衬砌与所述山体之间安装有一支撑件,所述支撑件通过固定件将衬砌和所述山体连接在一起;d、山体与所述路面之间开设有一条排水沟。

技术要求1.一种大断面隧道施工结构,包括路面(1)和山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1)的截面由隔水层(101)、底基层(102)、上基层(103)、沥青混凝土层(104)和碎石沥青混合层(105)依次从下往上组成;所述山体(2)开设有一半圆孔,所述路面(1)位于山体(2)开设的半圆孔的直径上,所述山体(2)的半圆孔半圆面上固定有一层衬砌(3),所述山体(2)与所述路面(1)之间开设有一条排水沟(8);所述衬砌(3)与所述山体(2)之间安装有一支撑件(4),所述支撑件(4)通过固定件(5)将衬砌(3)和所述山体(2)连接在一起;所述排水沟(8)上安装有一过滤瓦(7),所述过滤瓦(7)的顶部低于路面(1)的高度;所述排水沟(8)远离路面(1)的一端固定有一条随路面平行的小路(10),所述小路(10)底端内部与所述排水沟(8)垂直方向开设有排水孔(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断面隧道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1)的两侧边等距安装有警示柱(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断面隧道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瓦(7)的两侧固定连接在所述路面(1)和所述小路(10)的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大断面隧道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瓦(7)的一侧端面上开设有多个矩形孔,所述过滤瓦(7)的另一侧端面上有一梯形滑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断面隧道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4)的一端插入山体(2)内部,另一端穿过衬砌(3),通过固定件(5)固定在所述衬砌(3)的内表面上。

6.一种大断面隧道施工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方式实施;a、进行施工准备,按设计的隧道横断面进行施工区域划分,并进行山体(2)部分的建造施工;b、按照施工设计要求对路面(1)进行施工;c、在衬砌(3)与所述山体(2)之间安装有一支撑件(4),所述支撑件(4)通过固定件(5)将衬砌(3)和所述山体(2)连接在一起;d、山体(2)与所述路面(1)之间开设有一条排水沟(8)。

技术说明书一种大断面隧道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领域本技术涉及一种隧道路面养护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大断面隧道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随着高等级公路飞速发展,一、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但是路面损坏也是很严重的问题,除了一些超载车辆的碾压之外,究其原因,主要是水,降雨通过中央绿化分隔带从路面面层渗入基层或路基,地表水侵入后无法排出,在行车作用下,形成唧泥,进而发展成更为严重的病害,作为养护工作来说,如果先天不足,不管怎么去养护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另一方面,由降雨形成的路面水膜影响车轮与路面的接触,车辆高速行驶,易使车轮产生液面滑移,影响安全,因而,为确保高等级公路路面具有良好的使用质量,延长共使用寿命,保持路面稳定和强度,保证行车安全,必须完善公路路面排水系统的设计。

经过检索发现,专利号CN201510870024.7的专利介绍了一种浅埋暗挖十字横撑隧道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进行施工准备;按照施工设计要求对隧道超前支护及隧道轮廓线进行测量放线;采用物探超前地质预报与钻探超前地质预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超前地质预报;进行超前管棚注浆及超前帷幕注浆,并对注浆效果进行检查,注浆效果符合施工要求即则入下一工序,不符合施工要求则再次进行超前管棚及超前帷幕注浆;沿从上至下和从左至右的顺序逐个对施工区域进行开挖支护施工;完成一次隧道横端面的施工后,进行初支和临支封闭并进行监控量测;满足设计要求则重复上述步骤进行下一循环施工,不满足设计要求则进行加强支护,并调整开挖参数再进行开挖支护施工直至满足设计要求。

专利号CN201410165811.7的专利介绍了一种顶拉结合法矩形顶管隧道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确定故障顶管机的位置;b、将对接顶管机安装于原接收井内;c、使对接顶管机向故障顶管机顶进,并使对接顶管机顶进至与故障顶管机相距一第一设定距离后暂停顶进;d、将故障顶管机向原始发井倒拉一第二设定距离,并于倒拉同时回灌倒拉形成的隧道空隙;e、待回灌完成后,对接顶管机顶进;f、重复步骤c至e,直至两顶管机到达原始发井,吊装出井,隧道贯通。

通过隧道轴线设计、倒拉回灌系统、故障顶管机改造和特殊施工参数设定及控制使顶拉结合式矩形顶管施工替代路面大开挖修复故障顶管机,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节约了工程施工成本,缩短了建设工期。

专利号CN201010581269.5的专利介绍了一种保护既有建筑物的隧道施工方法,它包括隧道外竖排土体加固施工步骤;隧道外横排土体加固施工步骤;超前支护施工步骤;远离既有建筑物一侧隧道开挖及支护施工步骤;近距既有建筑物一侧隧道开挖及支护施工步骤以及拆撑和做二次衬砌施工步骤。

本技术系统全面地在施工全过程中采取综合保护措施,起到了对侧穿既有建筑物的全面保护效果,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在建隧道施工对侧穿既有建筑物的影响。

由于排水沥青公路的大力推广,越来越多的高速公路采用排水沥青公路,在隧道区域,雨水会飘进或者随着汽车带进隧道内,再加上隧道内的其他树叶与雨水浸泡,会发出恶臭,且在隧道内对公路进行养护,由于汽车车速较快,非常危险,因此在隧道内进行排水和养护一直是个严重的问题。

技术内容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大断面隧道施工结构,该结构在隧道内能够对雨水和树叶及石头分离,能够有效的解决排水的问题,并且能够降低工作人员在隧道内对公路进行养护的事故发生。

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大断面隧道施工结构,包括路面和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的截面由隔水层、底基层、上基层、沥青混凝土层和碎石沥青混合层依次从下往上组成;所述山体开设有一半圆孔,所述路面位于山体开设的半圆孔的直径上,所述山体的半圆孔半圆面上固定有一层衬砌,所述山体与所述路面之间开设有一条排水沟;所述衬砌与所述山体之间安装有一支撑件,所述支撑件通过固定件将衬砌和所述山体连接在一起;所述排水沟上安装有一过滤瓦,所述过滤瓦的顶部低于路面的高度;所述排水沟远离路面的一端固定有一条随路面平行的小路,所述小路底端内部与所述排水沟垂直方向开设有排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路面的两侧边等距安装有警示柱。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瓦的两侧固定连接在所述路面和所述小路的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瓦的一侧端面上开设有多个矩形孔,所述过滤瓦的另一侧端面上有一梯形滑槽。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的一端插入山体内部,另一端穿过衬砌,通过固定件固定在所述衬砌的内表面上。

一种大断面隧道施工结构施工方法,按照如下方式实施;a、进行施工准备,按设计的隧道横断面进行施工区域划分,并进行山体部分的建造施工;b、按照施工设计要求对路面进行施工;c、在衬砌与所述山体之间安装有一支撑件,所述支撑件通过固定件将衬砌和所述山体连接在一起;d、山体与所述路面之间开设有一条排水沟。

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设计合理,操作方简单,能够在隧道使用期间对公路进行养护,增加了安全性。

在本技术中,通过合理的设计排水沟上的过滤瓦能够将雨水和树叶及石头进行分离,解决了树叶浸泡发出恶臭的问题。

通过合理的设计过滤瓦的形状和滑槽能够方便的对过滤瓦上的杂物进行清理。

通过合理的设计路面上的警示柱能够对行驶中的汽车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防止直接驶入排水沟。

通过合理的设计小路能够保证工作人员在对排水沟及过滤瓦进行清理时不用在路面上操作,增大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图1是技术的截面示意图;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路面的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中过滤瓦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过滤瓦的俯视图;图6是本技术中过滤瓦的左视图。

图中:1、路面; 2、山体;3、衬砌;4、支撑件;5、固定件;6、警示柱;7、过滤瓦;8、排水沟;9、排水孔;10、小路;101、隔水层;102、底基层;103、上基层;104、沥青混凝土层;105、碎石沥青混合层。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1-图6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大断面隧道施工结构,可以按照如下方式予以实施:一种大断面隧道施工结构,包括路面1和山体2,所述路面1的截面由隔水层101、底基层102、上基层103、沥青混凝土层104和碎石沥青混合层105依次从下往上组成;所述山体2开设有一半圆孔,所述路面1位于山体2开设的半圆孔的直径上,所述山体2的半圆孔半圆面上固定有一层衬砌3,所述山体2与所述路面1之间开设有一条排水沟8;所述衬砌3与所述山体2之间安装有一支撑件4,所述支撑件4通过固定件5将衬砌3和所述山体2连接在一起;所述排水沟8上安装有一过滤瓦7,所述过滤瓦7的顶部低于路面1的高度;所述排水沟8远离路面1的一端固定有一条随路面平行的小路10,所述小路10底端内部与所述排水沟8垂直方向开设有排水孔9。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路面1的两侧边等距安装有警示柱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瓦7的两侧固定连接在所述路面1和所述小路10的侧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瓦7的一侧端面上开设有多个矩形孔,所述过滤瓦7的另一侧端面上有一梯形滑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4的一端插入山体2内部,另一端穿过衬砌3,通过固定件5固定在所述衬砌3的内表面上。

一种大断面隧道施工结构施工方法,按照如下方式实施;a、进行施工准备,按设计的隧道横断面进行施工区域划分,并进行山体2部分的建造施工;b、按照施工设计要求对路面1进行施工;c、在衬砌3与所述山体2之间安装有一支撑件4,所述支撑件4通过固定件5将衬砌3和所述山体2连接在一起;d、山体2与所述路面1之间开设有一条排水沟8。

在使用中,路面1上的水会经过沥青之间的间隙掉进两侧的排水沟8中。

在对路面1两侧的污水及杂物进行清理时,通过刷子将过滤瓦7上的杂物扫至梯形滑槽处,另一端用簸箕接住,将杂物清理出来,然后用水将过滤瓦7以及下端的排水沟8进行冲洗,完成清理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