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读书心得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读书心得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读书心得
徐州市特教学校袁海艳唐朝大文学家韩愈《师说》中提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是传播道理,传授学业,解答疑惑的人。

长久以来,传统的教师就是站在讲台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虽然有了电脑、展台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传统的教学模式依然是教师讲,学生学,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越来越暴露出其不足之处,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象呢?《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给出了答案:要以学生为主体,淡化教师的讲,要让学生动起来。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的主要内容有: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程的规划及其课题、课程目标与课程结构、国家课程标准及其意义、新教材的设计与呈现。

在读完《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后结合自己的教学,我有了一点自己的见解。

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座位问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是单人单桌,或是双人单桌,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是很难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所以需要重新排列座位,通过学习《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在实施的过程中我发现,以4-5人为一小组围坐,每组间拉开间距,小组的成员应是基础较好的学生1-2人,基础中等的学生2人,基础较差的学生1人,这样有助于好带中,中带差,从而促进整个小组的进步。

关于教师教学的问题:估计很多教师认为上课在新课程下是最为轻松的一环,只要看着学生活动、看着学生讲解就可以了,实则不然,教师在上课时要时刻注意两件事。

一件就是“引导”,不能由着学生的性子活动或讲解,要注意每一个教学环节时间的把握,不能一节课讨论两道题目,看似学生热热闹闹,实际上连最基本的教学任务都没有完成。

另一件事就是反馈,学生在课堂上的“讲”,实际就是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反馈,要全方位的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不能因为某些基础较好的学生能讲,而忽视了其他学生,教师可以采用“自我反馈”和“随机反馈”相结合的办法。

所谓“自我反馈”,就是在某一教学环节(如讨论问题、讲解问题等)完成后,让学生展示卡片(这里可采用多种模式)红色代表“我不会”、“我不懂”,绿色代表“没问题”、“我懂了”。

让教师可以对学生在这一环节掌握的情况一目了然。

所谓“随机反馈”则是在学生“自我反馈”后,
为避免有学生弄虚作假、不懂装懂,而采取的有效措施。

教师可以把班级分好的组别、组员编号,用数字的形式写在卡片上,从中随机抽取,从而最大可能的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促进之后教学的调整及改进。

关于学生课后的作业问题:学生的作业和练习要分层次布置,因为学生已经通过预习、课堂自主讨论学习后对于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加熟悉。

因此对于作业和练习的批阅,最好是由教师批阅基础较好的学生,基础较好的学生批阅基础中等的学生,基础中等的学生批阅基础较差的学生,同时按照课堂上的随机反馈模式,选取一些基础中等、基础较差学生的作业及练习,以加强对学生作业和练习的监督,对于学生在作业和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联系学生个人,及早解决问题,争取当日题,当日清,避免问题在以后越积越多,而影响学生以后的学习。

关于课后反思问题:学生的发展是时刻都在变化着的,因此,我们教师就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每节课后要对学生在课前、课上、课后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做备课上的调整,以更适合于自己学生的学习发展。

同时,要每隔一段时间按照学生学习情况的变化,及时对座位、导学案、作业、练习等做出相应的调整。

教改之路漫漫兮。

我作为一个青年教师,还需要向周围的教师多学习、多观察、总结经验和教训,从而能在教改的过程中走出自己的道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