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第二章传感器基本特性

2第二章传感器基本特性

k
返 回
n xi yi xi yi n xi2 ( xi ) 2
上一页
x y x x y b n x ( x )
2 i i 2 i i i 2 i
i
下一页
最小二乘拟合方法
y
y=kx+b
x


上一页
下一页
2、灵敏度

传感器输出的变化量与引起该变化量的输 入变化量之比即为其静态灵敏度
St

其中, s j , 拉氏变换自变量
是收敛因子, 为角频率
dny d n 1 y dy an n an 1 n 1 ......a1 a 0 y dt dt dt d mx d m 1 x dx bm m bm 1 m 1 ......b1 b0 x dt dt dt
X(s)
H(s)
Y(s)
(3)相同的传递函数可以表征不同物理系统
(4)通过实验求传递函数
1. 瞬态响应特性

在时域内研究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时,常用的激 励信号有阶跃函数、脉冲函数和斜坡函数等。
传感器对所加激励信号的响应称为瞬态响应。

理想情况下,阶跃输入信号的大小对过渡过程 的曲线形状是没有影响的。但在实际做过渡过 程实验时,应保持阶跃输入信号在传感器特性 曲线的线性范围内。


上一页
下一页
对于初始状态为零的传感器,当输入为单位阶跃信号时, X(s)=1/s,传感器输出的拉氏变换为
1 1 Y ( s) H ( s) X ( s) s 1 s
则一阶传感器的单位阶跃响应为
y( t ) L Y ( s ) 1 e
1
t
时间常数τ:一阶传感器输出上升 到稳态值的63.2%所需的时间。表 征传感器响应速度的快慢。 一阶传感器的时间常数τ越小越好
其中b0 0, b1 b2 ... bm 0
dny d n 1 y dy an n an 1 n 1 ......a1 a 0 y b0 x dt dt dt
零阶环节 a 0 y b0 x 零阶传感器 比例环节、 无惯性环节
dy a 0 y b0 x 一阶环节 a1 dt
简写为:
any ( n ) an 1 y ( n 1) ......a1 y (1) a 0 y bmx ( m ) bm 1 x ( m 1) ......b1 x (1) b0 x
两边取拉氏变换:
(ans n an 1s n1 ......a1s a 0)Y ( s) (bms m bm 1s m1 ......b1s b0) X ( s)


上一页
下一页
⑴ 一阶传感器的单位阶跃响应

设x ( t )、y ( t ) 分别为传感器的输入量和输出 量,均是时间的函数,则一阶传感器的传递函 数为
Y ( s) K H ( s) X (s) s 1
式中 τ——时间常数; K——静态灵敏度。 由于在线性传感器中灵敏度 K为常数,在动态特性分析中,K只 起着使输出量增加K倍的作用。讨论时采用 K=1。
时间常数τ越小,频率响应特性越好。 当ωτ<< 1时,A (ω)≈1,Φ (ω)≈ωτ, 表明传感器输出与输入为线性关系,相位差与频率ω成线性关系, 输出 y ( t ) 比较真实地反映输入x ( t ) 的变化规律。 因此,减小τ可以改善传感器的频率特性。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⑶ 二阶传感器的频率特性


上一页
下一页
⑵ 二阶传感器的单位阶跃响应
二阶传感器的传递函数为
2 n Y ( s) H ( s) 2 X (s) s 2 2 n s n
式中 ωn—— 传感器的固有频率; ζ—— 传感器的阻尼比。 在单位阶跃信号作用下,传感器输出的拉氏变换为
2 n Y ( s) H ( s) X ( s) 2 s(s 2 2 n s n )
6. 零点漂移

传感器在长时间工作的情况下,输入量不变而输 出量发生的变化,长时间工作稳定性或零点漂移
零漂=
Y0 100% YFS
式中 ΔY0 ——最大零点偏差;
YFS ——满量程输出。


上一页
下一页
6、温漂

传感器在外界温度发生变化的情况下, 输入量不变输出量发出的变化
温漂=
max 100% YFS T
二阶传感器的频率特性表达式、幅频特性、相频特性分别为
H ( j ) 1 n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⑶ 瞬态响应特性指标

时间常数 τ 是描述一阶传感器动态特性的重要参数, τ 越小,响应速度越快。 二阶传感器阶跃响应的典型性能指标可由下图表示,


上一页
下一页
各指标定义如下: ① 上升时间tr 输出由稳态值的10%变化到稳态值 的90%所用的时间。 ② 响应时间ts 系统从阶跃输入开始到输出值进入 稳态值所规定的范围内所需要的时间。 ③ 峰值时间tp 阶跃响应曲线达到第一个峰值所需 时间。

Y ( s) L( y (t )) y (t )e St dt X ( s) L( x(t )) x(t )e St dt
0 0
输出量拉氏变换 输入量拉氏变换
传递函数:
Y ( s) bms m bm 1s m1 ......b1s b0 H ( s) X ( s) ans n an 1s n1 ......a1s a 0
4、迟滞

正(输入量增大)反(输入量减小)行程中输 出输入曲线不重合称为迟滞 Y
H (Hmax YFS ) 100%
H max —正反行程间输出的最大差值。
ΔHmax
迟滞误差的另一名称叫回程误差,常用绝对误差表示 检测回程误差时,可选择几个测试点,对应于每一输入信号, 传感器正行程及反行程中输出信号差值的最大者即为回程误差。
④ 超调量σ 传感器输出超过稳态值的最大值ΔA, 常用相对于稳态值的百分比σ表示。


上一页
下一页
2. 频率响应特性

传感器对正弦输入信号的响应特性 频率响应法是从传感器的频率特性出发研究传 感器的动态特性。 (1)零阶传感器的频率特性 (2)一阶传感器的频率特性 (3) 二阶传感器的频率特性 (4)频率响应特性指标
2.1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

定义:在稳态信号作用下的输入-输出关系。 不含有时间变量。
– 线性度 – 灵敏度 – 分辨率 – 迟滞 – 重复性 – 漂移
1、线性度:输出输入间成线性关系的程度
y a0 a1x a2 x2 a3 x3 an xn
输 出 量 零 点 输 出 理 输 论 灵 入 敏 量 度
一阶传感器
d2y dy a 0 y b0 x 二阶传感器 二阶环节 a 2 2 a1 dt dt
2. 传递函数
定义:初始条件为零时,输出量(响应函数)的拉普 拉斯变换与输入量(激励函数)拉普拉斯变换之比。 拉氏变换: 当t 0时,y (t ) 0
Y ( s) 0 y (t )e dt
y
ΔLmax
x
②过零旋转拟合
曲线过零的传感器。拟合时,使 L1 L2 LMax
y
ΔL1
ΔL2
x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③端点连线拟合

把输出曲线两端点的连线作为拟合直线
y
ΔLmax
x


上一页
下一页
④端点连线平移拟合

在端点连线拟合基础上使直线平移,移动距离 为原先的一半 L2 L1 L3 LMax y
Y ( s) bms bm 1s ......b1s b0 H ( s) X ( s) ans n an 1s n 1 ......a1s a 0
m
m 1
特点:
(1)反映传感器系统本身特性,与 x(t) 无关。 (2)X(s)、Y(s)、H(s) 知二求一


上一页
下一页
对Y(s)进行拉氏反变换,即可得到单位阶跃响应。 图1.4.6为二阶传感器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传感器的响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阻尼比ζ和固有频率ωn 。 在实际使用中,为了兼顾有短的上升时间和小的超调量, 一般传感器都设计成欠阻尼式的,阻尼比ζ一般取在0.6~0.8之间。 带保护套管的热电偶是一个典型的二阶传感器。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动态模型
1. 微分方程
微分方程 传递函数
条件:线性定常系统
dny d n 1 y dy an n an 1 n 1 ......a1 a 0 y dt dt dt d mx d m 1 x dx bm m bm 1 m 1 ......b1 b0 x dt dt dt
非线性项系数
直线拟合线性化
L (Lmax YFS ) 100%
最大非线性误差 满量程输出
非线性误差或线性度 y
ΔLmax
x
直线拟合线性化

出发点
拟合方法:
获得最小的非线性误差
①理论拟合; ②过零旋转拟合; ③端点连线拟合; ④端点连线平移拟合; ⑤最小二乘拟合;
①理论拟合
拟合直线为传感器的理论特性,与实际测试值无关。 方法十分简单,但一般说 LMax 较大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⑵ 一阶传感器的频率特性
将一阶传感器的传递函数中的s用jω代替, 即可得到频率特性表达式
H ( j ) 1 ( j ) 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