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工与电子技术习题

电工与电子技术习题

第 1 章第 1 次 专业 班 学号 2009 姓名 一、填空题1.在电路分析计算中,必须先指定电流与电压的,电压的参考方向与电流的参考方向可以独立地 。

2.若电流的计算值为负,则说明其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 。

3.线性电阻上电压 u 与电流 i 关系满足 定律,当两者取关联参考方向时其表达 式为 。

4.基尔霍夫定律与电路的 有关,而与 无关。

5.KCL 实际上是体现了 或 的性质。

6. KVL 实际上是体现了电压与无关的性质。

1.电路如图 1所示,已知 i 1 1A ,u 3 2V , R 1 R 3 1 ,R 2 2 ,则电压源电 压 u S ( )。

2.电路如图 2 所示, 已知 i 1 2A , u 52V ,R 3 R 41 Ω, R 52 Ω,则电流源电流 i S ( )。

A .3AB .6AC .( 2 R 2 i 1)AD .2(R 1 R 2)A3.电路如图 3 所示,电流源功率如何?()。

A .发出B .吸收C .为零D .不确定选择题D . 9VA .7VB .9VC . 7VA .吸收20 W B.发出20 W C.发出10 W D.发出10 W三、计算题1.电路如图 5 所示,试校核所得解答是否满足功率平衡。

(提示:求解电路以后,校核所得结果的方法之一是核对电路中所有元件的功率平衡,即元件发出的总功率应等于其他元件吸收的总功率)。

2.试求如图6所示各电路中的电压U ,并讨论计算各个元件和端口功率。

第1 章第2 次专业班学号2009 姓名一、填空题1.电压源空载时应该放置;电流源空载时应该放置。

2.电路中某一部分被等效变换后,未被等效部分的与仍然保持不变。

即电路的等效变换实质是等效。

3.结点电压法是以为独立变量,实质上是体现。

4.列结点电压方程时,先指定一个结点为,其余结点与该结点之间的电压称为电压。

5.支路电压等于结点电压之差,它与无关。

二、选择题1.电路如图1所示,已知I S 3A,R0 20 Ω,欲使电流I 2A,则R=()。

A.40ΩB.30 ΩC.20ΩD.10Ω2.电路如图2所示,u S 3V, i S 1A,R 1 Ω,电流源发出(产生)的功率P()。

A.1WB.1W C.4W D.4W3.电路如图3所示,若电流表A的内阻很小,可忽略不计(即内阻为零),已知U S 20V,A .吸收20 W B.发出20 W C.发出10 W D.发出10 W R1 R4 10Ω,R2 R3 20Ω,则A表的读数为()。

三、计算题1.电路如图 5 所示,已知u S 100 V ,R1 2 k Ω,R2 8 k Ω,试求下列 3 种情况下电压u2和电流i3 。

若:(1)R3 8 kΩ;(2)R32.电路如图 6 所示,已知U S 10V, I SA.0A B.1 3A4.电路如图4所示,已知U S 4V ,R1 b端电压U ()。

A.3V B.2 VC.12A D.2 3 A10 Ω ,R230 Ω,R360 Ω,R420 Ω。

a 、C.1V D.2V(R3处开路);(3)R3 0 (R3处短路)第1 章第3 次专业班学号2009 姓名一、填空题1.使用叠加定理来求解电路时,不作用的独立电压源用代替,不作用的独立电流源用代替。

2.不能用叠加定理来计算线性电路中的。

3.用电压源U S与电阻R i串联等效一个实际电源时,U S为实际电源的,R i为实际电源的与之比。

4.一个含独立电源的线性二端网络,可以用戴维宁定理来等效,则其等效电压源等于该二端网络的,其等效内阻等于该端口内所有独立电源时,该端口的输入电阻。

5 .已知线性含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 OC ,短路电流i SC ,则该端口的等效电阻为。

6.含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为10 V ,短路电流为 2 A ,若外接 5 Ω的电阻,则该电阻上的电压为。

二、选择题1.电路如图 1 所示,已知I S 2A,U S 6V ,R 6 Ω,由叠加定理可求电流I ()。

A.0.5A B.2/3A C.4/ 3A D.1.5A2.电路如图 2 所示,网络N内仅含电阻元件与受控源,已测得电流i1、i2和i 的数据列于表内,表格中的未知数据为(A.4A B.2A C.4A D.1A三、计算题1.电路如图 5 所示,N 为无源线性电阻网络, U S 12 V, I S 2 A时,U 1 3V,I 2 2A ;当2 2'端口短路时, U 1 8V,I 2 0.5 A ;当U S , I S 共同作 用时,它们各自发出多少功率。

3.电路如图 3 所示, A .5V ,5 Ω4.电路如图 4 所示, A .5V, 2Ω它的戴维宁等效电路中, B .1.5 V ,1.5Ω它的戴维宁等效电路中, B . 0.4 V, 2Ωu OC 和 R i 应是(C .9/ 5 V ,6/5Ωu OC 和 R i 应是(C . 0.8 V, 2Ω)。

)。

D .3/4V ,1.5Ω当 1 1' 端口开路D . 4V, 2.8 Ω2.电路如图6所示,试用戴维宁定理求ab支路的电流I 。

第2 章第1 次专业班学号2009 姓名一、填空题1.一个电路发生突变,如开关的突然通断,参数的突然变化及其他意外事故或干扰,统称为。

2.为了分析问题的方便,我们认为换路是在t =0 时刻进行的,并把换路前的最终时刻记为t ,把换路后的最初时刻记为t ,换路经历时间为到。

3.动态电路发生突变后,从原来的状态转变为另一工作状态的过程称为过程。

4.由于电容中的电场能量和电感中的磁场能量不能跃变,所以在换路瞬间电容两端的和电感中的也是不可能跃变的。

5.换路定则:;。

二、选择题1.电路如图 1 所示,U S 12V ,在t = 0 时把开关S闭合,若u C(0 ) 12V ,则在开关S 闭合后该电路将( ) 。

A .产生过渡过程B.不产生过渡过程C.无法确定2.电路如图2所示,C1 0.2μF,C 2 0.3μF, C3 0.2 μF,C 4 0.8μF,可求得A,B两点间的等效电容C=( )。

A.1/3 F B.0.28 F C.0.24 F D.0.14 F图1 图23.电路如图 3 所示,已知电容初始电压u C (0 ) 10 V ,电感初始电流 i L (0 ) 0 ,C 0.2F, L0.5H, R 1 30 ,R 2 20 。

t 0 时开关 S 接通,则 i R(0 ) ( )。

A .0AB .0.1AC . 0.2AD .1/3A4.电路如图 4所示,已知 i S 2A,L 1H,R 1 20 ,R 2 R 3 10 。

开关 S 打开之前电 路稳定, t 0时S 打开,则 u(0 ) ( ) A .0B .20 VC .40/3 VD .40V三、计算题1.电路如图 5 所示,开关 S 在 t 0时动作,试求电容在 t 0 时刻电压、电流的初始值。

图52.电路如图 6 所示,开关S 在t 0时动作,试求电感在t 0 时刻电压、电流的初始值。

图6第2 章第2 次专业班学号2009 姓名一、填空题1 .零状态响应是指在换路前电路的初始储能为,换路后电路中的响应是由产生的。

2.零输入响应是指在换路后电路中无,电路中的响应是由产生的。

3.RC一阶电路的时间常数,RL一阶电路的时间常数。

4.时间常数越大,暂态过程持续的时间就越。

5.一阶电路的全响应等于零状态响应与的叠加。

二、选择题1.构成积分电路参数的条件是( )。

A.时间常数与输入矩形脉冲宽度相等B.时间常数远小于输入矩形脉冲宽度C.时间常数远大于输入矩形脉冲宽度2.微分电路具有以下作用( )。

A.把矩形脉冲波形转换成正、负尖脉冲B.把尖脉冲转换成矩形脉冲波C.把矩形脉冲波转换成三角波3.RC 电路在零输入条件下,时间常数的意义是( )。

A.响应由零值增长到稳态值的0.632 倍时所需时间B.响应由稳态值衰减到稳态值的0.368 倍时所需时间C.过渡过程所需的时间4.RL串联电路与电压为8V的恒压源接通,如图1所示。

在t 0瞬间将开关S闭合,当电阻分别为10 ,20 ,30 ,50 时所得到的 4 条u L(t)曲线如图2。

其中10 电阻所对应的曲线是( )。

三、计算题1.电路如图 3 所示,开关S原在位置1 已久,t图32.电路如图4所示,开关S在位置1已久,t 0时合向位置2,三要素法求换路后的i(t)和u L (t) 。

图2图10时合向位置2,三要素法求u C(t) 和i(t)第3 章第1 次专业班学号2009 姓名一、填空题1.复数有多种形式,若某复数的代数式为 F a jb ,则其三角式为,指数式为,极坐标式为。

2.复数的相加减用代数式方便,复数的乘除用形式更方便。

3.正弦量的三要素是指、和。

4.两个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差等于它们的之差。

5.设正弦量u 10 2sin( t 135 )V ,则对应的相量为U 。

6.设相量I& ( 3 4j)A ,角频率314 rad s ,则对应的正弦量是i(t) 。

二、选择题1.已知两个正弦量分别为i1 4sin(100 t 60 ) A, i2 4sin(100 t 60 ) A ,则i1与i2 的相位差为( )A.180 B.0 C.90 D.902.已知两个同频率的相量分别为U&1 50 30 V ,U&150 V ,则其对应的2100)。

正弦电压u1与u 2的相位差为(A .0B.90C.120D.120)。

3.某正弦电流i100sin(314 t 15) A ,则其周期和有效值为(A.0.01s,100 A B.0.02 s,100 A C.0.01s,70.7 A D.0.02 s, 70.7 A 4.相量A& 1 j 的幅角为()A .4B. 3 4C.34D.45.某正弦电压u1U m1 sin( t 3) V,u 2 超前u1 π3 ,则u 2 的初相角为()。

A.0B. 2 3C.23D.三、计算题1.已知正弦量I&( 6 j8) A 和U& 100e j30 V ,试分别用三角函数式、正弦波形及相量图表示它们。

50Hz ,初始值为122.5V 的正弦电压的瞬时表达式及相量表达式2.写出U 100V, f并画出相量图3.求图 1 所示电路中的复阻抗Z AB 。

图1第3 章第2 次专业班学号2009 姓名一、填空题1.欧姆定律的相量形式是。

2.容抗与成比; 感抗与成比。

3.电容上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关系是超前于度。

4.电感上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关系是超前于度。

5.负载上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与其阻抗角的关系是。

二、选择题1.正弦稳态电路如图 1 所示,若u S 10sin(2 t 30 ) V, R 2 , L 1H ,则在正弦稳态时,电流i与电压u S的相位关系为(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