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流体包裹体PPT课件

流体包裹体PPT课件

㎜粒级)1g-3g。
• 六 成分分析样品的制备 • 0.2mm-0.5㎜ 10克
第四节 包裹体的显微镜下观察与鉴定
一 放大倍数与观察技巧
• 通常放大250倍,有时400-500倍,也可用100或 低于100倍,详细观察内部细节,获得清晰图 象。
二 包裹体中相的识别 • 正确鉴定包裹体在于对包裹体常见特征的了解
• 一 均一状态下流体的蒸汽压力 • 二 流 体 等 容 线 +独 立 的 地 质 温 度 计 • 三 等容线相交 • 四 石盐子矿物的熔化 • 五 CO 2和 H2O -- CO 2流 体 包 裹 体 测 压 。
新疆阿合奇县布隆 石英重晶石脉型金矿成矿机理探讨
1.矿床地质特征 2.流体包裹体研究 3.微量元素特征 4.同位素分析(氦、氩同位素、硫同位素、 碳、氧、氢同位素 ) 5.成矿作用
成环境P90。
第三节 包裹体样品的选择和制备
• 一 样品的选择 • 采集样品之前,应搞清楚脉体的先后关系,详
细编号。水平,垂向上特定脉体等距离采样。 • 最好的样品是透明、半透明结晶好的脉石矿物,
或脉体外侧蚀变矿物。 • 火成岩最好选择Q 中—高级变质岩—Q 长英质
脉体。 沉积岩成岩作用—脉体、晶洞、晶腺 和结核中保存的矿物。
第二节 包裹体的成因与分类
• 一般认为只有符合均匀体系,封闭 体系和等容体系这三个基本条件的 包裹体才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一 均匀捕获和不均匀捕获
• 通常认为包裹体是从均匀介质中捕获 的。如果天然矿物中固相,液相,气 相之间比例稳定,则为均匀捕获。
• 在单个矿物中,有时会看到一群包裹 体,具有可变的相比例,则为不均匀 捕获。有下列几种情况:
二 研究历史和现状
19世纪中期 探索阶段 1933年以前 1933年 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中闪锌 矿测温 解决了成因问题 进入实用时期 国内 20世纪60-70年代进展快 80年代长足 的发展
三 研究目的和意义
获得成岩成矿的可靠信息 可测T、 P、C、D (密度)、盐度 、同位 素组成 pH Eh粘度 年龄等。 找矿勘探
第三章 流体包裹体研究方法 第一节 概述
• 一 一般特征 流体包裹体的概念-指矿物生长过 程中,因晶体发生缺陷而捕获的至 今在矿物中存在并处于封闭状态的 成矿介质(成矿溶液或岩浆流体), 是成岩成矿流体或熔体的样品。
一 一般特征
• 矿物中的包裹体多数小于0.1mm, 一般 2µm~20µm.
• 常用来研究的矿物有10种左右:石英、萤 石、石盐、方解石、磷灰石、白云母、 闪锌矿、重晶石、黄玉、锡石、锆石等。
• 冷冻→回温→最后一个冰晶融化的温 度(冰点)→盐度(表3—8)P117
• 利用冰点确定盐度仅仅适用于含小 NaCl于23.3%Wt的包体。 23.3→26.3%的溶液,固相为水石盐 NaCl.2H2O,根据水石盐的消失温度 求盐度。大于26.3%的溶液子晶消失的 温度→确定温度。图3—21 (P119)。
(一)液体+固体 (二)液体+液体 (三)液体+气体 P82 图3-1
可以是沸腾的结果
二 捕获后的变化
(一)收缩 流体收缩 (二)不混溶 (三)再结晶作用 温度降低溶解度降低-
重结晶 (四)子矿物 (五)亚稳定性 (六)颈缩(卡脖子) (七)体积变化 (八)渗漏
三 成因分类与状态分类
(一)成因分类: 原生 次生假次生三类。 原生成因的标志 次生成因的标志 (二)状态和成因分类 表3-1(P88 充填度F) 状态和成因分类 追溯成岩成矿作用和恢复形
• 二 子矿物溶解法
• 表3—6 图3—21
• 三 密度测定
• 密度、盐度和温度之间存在一定的 关系。最小二乘法拟合的多项方积。 P119。 将 测 得 的 均 一 化 温 度 和 盐 度 数据代入就可求出密度(RHO)
第七节 压力的估算
• 在任意给定温度和成分的条件下,液体能 保持的最低压力等于它的蒸汽压。测压方 法
一.布隆石英重晶石脉型金矿地质特征
矿床所在的大地构造属于西南天山造山带,位于区域NE向喀拉铁克 大断裂的东南侧
• 实验条件及注意事项
• 样品粒级有影响
• 样品重量基本没有影响
三 淬火法
是测定熔融包体均一温度的基本方法,加 热达到预置温度和恒温时间后→瞬时落 入水中→快速冷却把包体变化固定下来。 (一)LGHC-1型高温淬火炉 (二)熔融包裹体的均一化现象和温度测 定
第六节 组分和盐度的估测方法
一、冷冻法 (一)H2O-NaCl (二) H2O-NaCl-CO2
• 二 颗粒载法的制备 • 筛选样品,测温,观测用。 制备方法P91。 • 三 抛光片的制备 • 两面抛光 高度抛光 厚度0.2㎜—0.5㎜。
切晶体中P平行C轴。
• 抛光法制备工艺程序
切片、粗磨、细磨、抛光、粘片、另一面
• 四 显微测温样品的制备 • 把抛光片从载玻璃上卸下,破碎成小片。
• 五 爆裂法测温样品的制备 • 破碎 筛分和提纯-单矿物(0.2㎜—0.5
二、爆裂法
(一)热声爆裂仪 (二)爆裂温度的确定与校正
• 微晶石英的爆裂温度比共生矿物的均一温度高 100℃。 萤石的Th与爆裂温度比较吻合。 粗晶石英的爆裂温度比Th要高 不同矿物的爆裂温度与Th的差值不同 干扰大
• 爆裂温度的确定与校正
• α石英→β石英 573℃。取拐点对应 的温度作为爆裂温度与地质情况吻合。 采用统一的石英标样利用拐点温度进 行校正。
和掌握。包裹体常见的相态特点:
(一)水溶液+气泡 (二)液体CO2和碳氢化合物 (三)子矿物 (四)熔融包裹体中的玻璃质,结晶质和气相
三、包裹体特征的记录和描述
(一)充填度(F)和气体百分数(N) (二)颜色 (三)形状 (四)大小 (五)数量 (六)分布 (七)包裹体定位和记录格式
第五节 温度的测定方法
一、均一法 (一)热台和冷台两用台 1. T1350型高温热台 2.Linkam TH600型冷热台 3.Chaixmeca 台 (二)温作 2.液/气包裹体的均一化作用 3.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的均一化作用 4.含液体CO2多相包裹体的均一化作用 5.熔融包裹体的均一化作用 6.注意事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