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训练(一)显微镜的使用与科学探究(限时:45分钟)|基础达标| 1. [2018 •温州]用如图K1-1所示的显微镜进行对光时,低倍镜正对通光孔,若要改变视野亮度,可调节 ()祖族煤螺旋 细准煤煤艇图 K1-1应该将载玻片镜头组合是 ()A. 物镜转换器B.细准焦螺旋C.粗准焦螺旋D.反光镜2. [2017 -乐山]人类对细胞的认识得益于显微镜的发明。
如果在显微镜视野中的图像是 “ b ” ,请问玻片上应为A. qB. bC. pD. d 3. [2018]小柯利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要将图K1-2甲所示视野调整到图乙所示视野,他A. 向右移动B.向上移动C.4. [2018 -常德 ]如果不动显微镜的其他部分A. 变亮B. 变暗C. 5. [2018 向左移动 ,只是转动转换器无变化 D. D.向下移动,将物镜由10X 转换成 45X ,这时显微镜的视野将会无法判断-邵阳]在一台光学显微镜的镜头盒里有六个镜头 (如图K1-3所示),若要使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大 ,应选用的图 K1-2□口□口仃胃a h c def图K1-3A. c 和dB. a 和dC. c 和fD. a 和e6. [2018 •滨州]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仪器,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④⑤⑥⑦A. 对光时,转动①使②对准通光孔B. 视野过暗,应调节③和⑦C. 使视野中的物像更清晰,应调节④D. 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到中央,应向左下方移动玻片7. [2017 •枣庄]在显微镜使用过程中遇到下列现象,相关解释不合理的是()A. 几位同学围着使用一台显微镜,视野时亮时暗一一有同学遮挡光线B. 观察时正确使用粗准焦螺旋,找不到物像一一没有使用细准焦螺旋C. 物像位于视野右上方时,向左下方移动装片,观察不到物像——物像已不在视野范围内D. 对光时,低倍物镜已对准通光孔和大光圈,看不到明亮视野一一反光镜没有对准光源8. [2018 •连云港]关于科学探究和普通光学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科学探究必须独立探索,不能与他人合作B. 科学探究得出的结论必须与探究假设相符C. 顺时针转动粗、细准焦螺旋可使镜筒升降D. 由低倍物镜换高倍物镜时需要转动转换器9. 在探究活动中,当实验结果与假设不符时,正确的做法是 A. 更改实验结果B.重新实验 C.马上否定假设D.放弃实验10. 科学探究是学习和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
下列关于“尝试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实验的相关叙 述中,正确的是( )A. 升高或降低水温的范围应控制在10 C 至20 C 以内B. 实验组和对照组除水温不同外,其他条件应相同且适宜C. 金鱼的鳃盖或口开闭 1次,可计数为金鱼呼吸 2次D. 实验结论为水温的变化对金鱼的呼吸次数没有影响11. 同学们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结构,请据图K1-5回答下列问题:图 K1-5(1)用显微镜观察装片的重要环节是对光 ,具体操作时要转动[](填序号)使物镜对准通光孔,用左眼注视 ____________ ,双 手转动[](填序号)进行对光。
⑵ 用目镜10X 、物镜10X 的显微镜观察蚕豆叶下表皮,物像的放大倍数是 ________ 倍,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如图 K1-6所示。
你认为 ___________ 同学的观察效果最好。
图 K1-6(3)请你指导其他三位同学中的两人操作以获得最好的观察效果。
请你写出指导的同学和措施5 6 7 8 9123 4甲 乙丙|能力提升|12. [2018 •潍坊]下列是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时的部分操作,正确的是A. 对光时要让反光镜对准直射阳光以获取明亮视野B.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过程中,应从侧面注视装片C. 观察未经染色处理的口腔上皮细胞应适当调暗视野D. 欲将视野左下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需向右上方移动装片13. [2017 •益阳]使用显微镜观察蝉的翅膀。
采用不同的物镜和目镜组合观察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图K1-8,出现图K1-7中甲和乙两个视野。
下列甲乙图K1-7A. 如果目镜一样,物镜甲比物镜乙短B. 如果物镜一样,目镜甲比目镜乙短C. 图甲视野比图乙视野亮度大D. 图甲视野比图乙视野可观察到的细胞数量多14. [2017 •衢州]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过程中,出现图K1-8所示的情形,其中描述正确的是()① ② 乙A.图甲在换用高倍镜后,调节②来观察物像B. 图乙清晰物像的视野中,细胞数目多的是②C. 图丙物像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往右下方移动D. 图丁中黑色的圆圈是大细胞15. [2018 •金华]小巧同学发现她家种的牵牛花,早晨为红色,太阳出来后颜色逐渐加深,中午呈紫色。
她很好奇,于是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花瓣颜色变化是否与光照有关?【实验步骤】①早晨,她选取两组生长状况相同,且均开红花的牵牛花,编号A和B;②A组放在阳光下,B组遮光处理,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③中午,观察花的颜色,记录实验现象:A组为紫色,B组为红色;④得出实验结论。
请回答:(1) 实验中的变量是 _________ 。
(2) 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拓展反思】查找资料发现:牵牛花花瓣的细胞液中含有花青素,它在酸性条件下显红色、中性条件下显紫色;细胞液的酸碱性强弱受其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影响。
(3) 从植物生理活动的角度分析,牵牛花花瓣从红色变为紫色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基础达标1. D [ 解析] 反光镜的平面镜能反射光线,但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因此光线弱时用平面镜调节会使视野较暗; 凹面镜使光线汇聚, 视野亮度增强,因此用凹面镜调节, 会使视野变亮。
2. A [解析]显微镜的成像是倒像,是旋转180°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
“b”旋转180°后得到的是“ q”。
3. C [ 解析] 显微镜的成像是倒像, 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 发现物像甲处于视野的左方, 为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左方移。
4. B [解析]转动转换器将10X的物镜换成45X的物镜,即将低倍镜换成了高倍镜。
高倍镜的视野窄,透光量少,视野就会变得很暗。
5. A [解析]显微镜的物镜是安装在转换器上的,有螺纹;目镜是直接放在镜筒里的,无螺纹。
题图中的a、b、c是目镜,d、e、f 是物镜。
在用显微镜观察时, 要想使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 应选择放大倍数最大的目镜和物镜。
物镜越长, 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短, 放大倍数越大。
6. B [ 解析] 题图中①是转换器, ②是高倍物镜, ③是遮光器, ④是粗准焦螺旋, ⑤是细准焦螺旋, ⑥是低倍物镜, ⑦是反光镜。
对光时,转动①转换器使⑥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若视野过暗,应调节③遮光器和⑦反光镜使视野变亮。
使视野中的物像更清晰,应调节⑤细准焦螺旋。
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为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
7. B [ 解析] 许多人围着显微镜,影响外面的光线进入,反光镜的光线减少,可能视野会变暗。
观察时正确使用粗准焦螺旋,找不到物像,不是因为没有使用细准焦螺旋。
物像位于视野右上方时,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物像才可移向视野中央,向左下方移动装片,观察不到物像,物像已不在视野范围内。
对光时,低倍物镜已对准通光孔和大光圈,看不到明亮视野,是因为反光镜没有对准光源。
8. D [ 解析] 科学探究可以独立探索,也可以与他人合作。
科学探究得出的结论不一定与探究假设相符。
逆时针方向转动粗、细准焦螺旋,显微镜的镜筒将缓缓上升;顺时针方向转动粗、细准焦螺旋,显微镜的镜筒将缓缓下降。
由低倍物镜换高倍物镜时需要转动转换器。
9. B10. B [ 解析] 实验的变量是水温,设计对照实验时,应遵循的原则是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余因素都要相同。
11. (1)1 目镜4 (2)100 丙(3) 甲同学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下方,应先将载玻片向右下方移动,再转动转换器,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如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乙同学的视野较暗,应换用大光圈、凹面镜进行对光,使视野变亮,如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丁同学物像不清晰,可调细准焦螺旋( 任意两点即可)[解析] (1)对光时,转动[1]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左眼对准目镜注视,右眼睁开,双手转动[4]反光镜进行对光。
⑵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物像的放大倍数是10X 10=100倍。
(3)甲同学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下方,应先将载玻片向右下方移动, 再转到转换器,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如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 乙同学的视野较暗,应换用大光圈、凹面镜进行对光, 使视野变亮, 如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丁同学物像不清晰,可调细准焦螺旋。
能力提升12. C [解析]使用显微镜对光时, 转动反光镜对准光源, 直到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而不是对准直射阳光。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过程中, 应从侧面注视物镜, 以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
观察未经染色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不能用强光, 要用平面镜、小光圈使视野变暗,利于观察。
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 发现物像处于视野的左下方,为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应将装片向左下方移。
13. B [解析]比较图甲和图乙可知:甲的放大倍数大,乙的放大倍数小。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所以A选项不对;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所以C选项不对;放大倍数越大,所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故D选项也不对。
14. C [解析]显微镜的结构中①是细准焦螺旋,②是粗准焦螺旋,③是物镜,④是目镜。
调节细准焦螺旋能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物镜和载玻片之间的距离有关,距离越大,放大倍数越小,距离越小,放大倍数越大,放大倍数越大的所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
图丙中物像偏右下方,玻片向右下方移动才能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气泡与细胞的区别,气泡内是空的,有较亮的黑边,用镊子轻轻地压一下盖玻片,气泡可以改变形状,并且会移动位置;细胞具有一定的结构,边缘较细,用镊子轻轻地压一下盖玻片,细胞一般不会改变形状,并且不会移动位置。
15. (1) 光照(2) 花瓣颜色变化和光照有关(3) 光照达到一定强度时,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多于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使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酸性减弱[解析] (1) 牵牛花早晨为红色,太阳出来后颜色逐渐加深,中午呈紫色,提出问题为花瓣颜色变化是否与光照有关?所以设计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