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广一测理综(物理试题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每题4分)13.重力大小为G 的小物块,静止在球形碗的图示位置.物块受到的支持力大小为N ,摩擦力大小为f ,则A .G=N+fB .G=NC .G<fD .G>f14.光滑的金属线框abcd 处在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线框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到接近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则A .线框的机械能守恒B .穿过线框的磁通量逐渐增大C .线框有abcda 方向的感应电流D .穿过线框磁通量的变化率逐渐增大15.如图,在赤道平面,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a 、b 质量相同.某时刻两卫星与地心恰好在同一直线上,则A .a 所需的向心力较小B .a 、b 所需的向心力一样大C .b 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较小D .a 、b 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一样大16.小球沿斜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A 位置开始计时,连续相等时间t 记录到小球位置如图,1d 、2d 、3d 分别为位置B 、C 、D 到A 的距离.则A .()()1223d d d d -=-B .小球在B 时的速度为t )d d (212- C .小球在C 时的速度为()t d d 213-D .小球运动的加速度为()2234td d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每题6分,全选对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得3分,错选、不选得0分)17.如图,沸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体积逐渐增大.设泡为质量不变的理想气体,则上升过程泡气体A .压强增大B .压强减小C .在沸水中吸热D .在沸水中放热 18.以下说确的是A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为:E =h υB .核反应方程n He H H 10423121d +→+属聚变,其中d =1 C .提高温度或增大压强,可缩短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D .氢原子光谱不连续的原因是其辐射(或吸收)光子的能量不连续19.图a 所示的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入电压变化规律如图b 所示的交流电源,则 A .原线圈电压的瞬时值为t sin u π1002220=(V ) B .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为44V C .原线圈电流的频率为10Hz D .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小于输入功率20.如图,拉动齿条可使玩具陀螺转动起来.设每次拉出齿条的长度都相同,则 A .拉力F 越大,陀螺获得的动能越大 B .拉出齿条的过程,系统机械能守恒 C .拉力F 做功全部转化为陀螺的动能 D .拉力F 越大,拉力F 的功率就越大21.如图,点电荷Q 形成的电场中有A 、B 两点,已知A 的电势为-15V 、B 点的电势为-20V .则A .点电荷Q 带负电B .A 点的电场强度比B 点的大C .A 、B 两点的电势差5=AB U VD .检验电荷+q 在A 点时具有的电势能比在B 点时的小 三、非选择题 34.(18分)(1)为验证“动能定理”,即: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实验装置如图a ,木板倾斜构成斜面,斜面B 处装有图b 所示的光电门. ①如图c ,用1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得挡光条的宽度d = cm .QA B F齿条2-2220V/u s01/2-t 12a原线圈副线圈匝55001100②装有挡光条的物块由A 处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加速下滑.读出挡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t ,则物块通过B 处时的速度为 (用字母d 、t 表示)③测得A 、B 两处的高度差为H 、水平距离L ;已知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为了完成实验,还必须知道的物理量是④如果实验结论得到验证,则以上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满足:H = (用字母表示)(2)用多用电表、直流电源(阻不计)、定值电阻(约200Ω),单刀双掷开关S 1和S 2,导线若干,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上,完成测多用电表直流10mA 挡阻R A 的实验.①在不拆卸电路的情况下,完成有关操作:(i )测电源电动势E :将多用电表选择开关旋到 挡并选择适当量程.把S 1打向 (填“a ”或“b ”),S 2打向 (填“c ”或“d ”).读出并记下电表示数,断开S 1和S 2.(ii )测定值电阻的阻值R :将多用电表选择开关旋到欧姆档的 (填“×1,×10,×100或×1K ”)并进行欧姆调零.把S 1打向 (填“a ”或“b ”),S 2打向 (填“c ”或“d ”).读出并记下电表示数,断开S 1和S 2.(iii )测电路电流I :将多用电表选择开关旋到直流10mA 挡.把S 1打向 (填“a ”或“b ”),S 2打向 (填“c ”或“d ”).读出并记下电表示数,断开S 1和S 2. ②求得R A = (用以上测得的物理量E 、R 、I 表示)10V1050050250100⨯100~5.21Ω50025050105.2K 1⨯10⨯1⨯V OFF ΩmA1050002104682030405030∞4050200250200150100501000V~~500K 15.215255.1125.0Ω--V A V /5000ΩV/2500Ω~520552I~2a1S b2S cdR黑表笔红表笔光电计时器光电门显示屏b aA挡光条Bmm1.00124567c135.(18分)如图,带电粒子垂直电场线方向进入有界匀强电场,从Q 点飞出时又进入有界的匀强磁场,并从D 点离开磁场且落在了荧光屏的ON 区域.已知:电场方向沿纸面竖直向上、宽度为d ,P 、Q 两点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为d ;Q D 为磁场的水平分界线,上方磁场垂直纸面向外、下方磁场垂直纸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相同,磁场宽度为d ;粒子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不计重力,进入电场的速度为v 0. (1)求电场强度E 的大小(2)大致画出粒子以最大半径穿过磁场的运动轨迹 (3)求磁感应强度的最小值B36.(18分)如图a ,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水平段的DE 光滑、EF 粗糙,EF 段有一竖直挡板,ABCD 光滑并与水平段平滑连接,ABC 是以O 为圆心的圆弧,B 为圆弧最高点.物块P 2静止于E 处,物块P 1从D 点开始水平向右运动并与P 2发生碰撞,且碰撞时间极短.已知:P 1的质量m 1=0.5kg ,碰撞前后的位移图象如图b ;P 2的质量m 2=1.8kg ,与EF 轨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65=μ,与挡板碰撞时无机械能损失;圆弧半径为R=125m ; P 1、P 2可视为质点且运动紧贴轨道;取2s /m 10=g .(1)求P 2被碰后获得的速度大小 (2)P 1经过B 时受到的支持力大小(3)用L 表示挡板与E 的水平距离.若P 2最终停在了EF 段距离E 为X 的某处,试通过分析与计算,在图c 中作出X -L 图线2015“一测”理综(物理)答案及评分细则.0.1.1.2bcm.0.0.0.1.1.11.2.a题号 13 14 15 1617 18 19 20 21 答案DBCCBCBDABADAC34.(1)①0.51 ②t d ③当地重力加速度g ④222gtd L +μ [评分说明:每空2分;其中③只要有重力加速度就给2分(多写或没有给出符号g 或给的符号为其它字母,如x 、y 、a……之类都照样给分);其中④表达式中的g 可用其它字母代替,如x 、y 、a……之类。
] (2)(i )直流电压,a 、c ,(ii )×10,b 、c ,(iii )a 、d .(iv ) R IER A -= [评分说明:(i )(ii )(iii )每空1分;(iv )2分;其中(i )写成“V ”同样给分;填“交流电压”或“~V ”不给分]35.解:(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设电场强度为E ,运动时间为t ,运动的加速度为a ,则: t v d 0=①221at d =② 粒子在电场中,由牛顿第二定律:ma Eq =③得:dqmv E 202=④ (2)轨迹如图⑤(3)粒子以最大半径穿过磁场时,对应的磁感应强度最小,设其值为B .如图设在Q 点时的速度为v ,沿电场方向的分速度为y v ,进入磁场后粒子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 ,粒子在磁场中,牛顿运动定律,由:rmv qBv 2= ⑥由几何关系y Qvv ∆∽QAC ∆,由:rd v v y 4= ⑦ 又粒子在电场中:at v y =⑧得: qdmv B 08=⑨[评分说明: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每项2分其中(2)的作图,只要大致反映了粒子运动径迹即可,不要求很标准; ⑦式不是用相似三角形,而是求角度的三角函数值的方法,如:y Qvv ∆中v v Qv v cos y y =∠;QAC ∆中rdQA QC CQA cos 4==∠,而CQA Qv v y ∠=∠,进而得到:rdv v y 4=,正确的就给2分;即只要围绕⑦,不管用什么方法,列多少个式子,只要最后结果正确就给2分.]36.解:(1)根据s -t 图象可知:P 1的初速度为 m/s 150=v ①碰后速度为 m /s 31-=v ②设P 2被碰后获得的速度为2v ,有动量守恒: 221101v m v m v m += ③ ①②式并代入数据,得: m /s 52=v④ (2)设P 1到B 时的速度为B v ,机械能守恒,有:gR m v m v m B 1212112121+=⑤设P 1通过B 时轨道对它的支持力大小为F ,有:Rv m F g m B211=-⑥ 由③④⑤式并代入数据,得: 24.F =N⑦(3)P 2与挡板碰后能停在EF 段的条件是,P 2不会从弯曲轨道飞出,设此时挡板距E 的距离为L 1,即:gR m L g m v m 212222221<⋅-μ ⑧设挡板距E 的距离为L 1时,P 2与挡板能碰N 次,此时满足:()122221221L N g m v m -⋅>μ⑨⑧、⑨解得: 501.L >m ; 2<N 由此可知,P 2最终停在EF 段的条件是:5.0≥L m ;而且P 2与挡板最多只碰一次⑩(或者:由于12222321L g m v m ⋅≤μ,所以最多与挡板只碰一次)分情况讨论如下:(i )若P 2与挡板没发生碰撞就已停下来,即:X L ≥功能关系,有:0212222=-gX m v m μ○11 代入数据得:51.X =m ,即:当51.L ≥m 时,51.X =m○12 (ii )若P 2与挡板碰一次,且返回时未能到达E 点,即:L X L L 22≤-<功能关系,有:02212222=--)X L (g m v m μ○13 代入数据得:512.L X -=,即当m 5.1L m 75.0<≤时,512.L X -=○14 (ii )若P 2与挡板碰一次,返回时过E 点,经曲面后又再次进入EF 段,即:L X L L 322<+≤功能关系,有:02212222=+-)X L (g m v m μ○15 代入数据得:L .X 251-=即m 75.0m 5.0<≤L 时,L .X 251-=○16 S -L 图线如图[评分说明:①~○16每项1分; (1)②中v 1=3m/s 同样给分(2)能找出P 2停在EF 上的条件及判断P 2与挡板最多只碰一次就给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