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县介绍
我的家乡
唐 尧
唐县魂
富华山庄砍过树,烈士陵园盗过墓。 此生行尽天涯路,唐县人民就是酷! 红桥超市下过海,向阳大街挂过彩。 青天颜色终不改,唐县人民就是拽! 大洋水库洗过澡,政府广场赛过跑。 天若有情天亦老,唐县人民就是叼! 东环路口打过劫,法院门口留过血。 意气精魄坚如铁,唐县人民就是爷! 大茂山里练过武,倒马关前吃过苦。 天下英雄皆如土,唐县人民就是虎! 隆昌饭店打过人,县政府前自过焚。 傲视古今英雄魂,唐县人民就是神!
大茂山的险峰、奇峰有几十座,县崖峭壁上隐藏着72眼天井,黄龙洞、黑龙洞中的碧水 不断,盛夏仍冰凉刺骨。无数个山涧里的山泉、瀑布在山口汇合成通天河。山的最高峰上, 道观,几座碑刻,记述着北岳的历史。顶峰南侧的山梁上有数百亩的开阔地,碧草如毯,奇 而,十足的草原风光。
大茂山的云海很奇妙,一年七十二场浇花雨,雨后遥看茫茫林涛,云雾从林间升腾,顿 成去朵,飘向蓝天。身临其境,犹如仙界。
建馆以来,来访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有胡耀邦、王鹤寿、刘澜涛 、杨成武、吕正操、温家宝等;有来自加拿大、印度、日本、新西兰 等十多个国家的国际友人。1997年纪念馆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河北 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年6月,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 示范基地。
旅游向导 如果您想进一步寻觅白求恩、柯棣华的足迹,了解国际主义战士 感人事迹,不妨分别到白求恩、柯棣华逝世地—唐县黄石口、葛公 村和军城晋察冀边区烈士陵园看一看。
1)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
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座落在唐县城北2公里处的钟鸣山下。1986 年落成。占地面积45956平方米,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主体建筑分 为“白求恩纪念馆”、“柯棣华纪念馆”和“纪念堂”。整个建筑气 势宏伟,造型精美,为中国传统民族风格。
两馆共展出珍贵历史图片300余幅,实物100多件。详细介绍了 白求恩、柯棣华大夫光辉的一生,反映了两位国际主义战士的高尚情 操、精湛医术、高度的责任心、满腔的工作热忱和无私奉献精神。
据境内明伏、西下素、钩鱼台等沿唐河两岸出土的石刀、石 斧、陶片及2米以上文化层分析认定,这里早在六七千年以前就有 人类聚居活动,属仰韶文化遗址。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日 ,尧封为唐侯, 治所阳邑(今固城,一说在长古城),亦称唐,即在唐县境内, 称古唐侯国。公元前2353年其兄帝挚将帝位让给尧,也是在唐县 举办的“禅让”仪式,并在伏城建都城,后因水患,由此地赴平 阳(今山西省临汾西)执帝位。虞舜执政后,将尧帝放勋诞生于 今唐县尧山(即顺平县之伊祈山),伊祁为姓。公元前2360年, 帝尧放勋被子丹朱封为唐侯,治所鸿郎城(今洪城)。据《中国 历史地图集》载:春秋时期,境内已有左人邑(今周雹水、北雹 水)、中人邑(今都亭)、孤邑(今北高昌,亦称庆都邑),阳 邑(亦称唐邑,今固城),属燕地、中山地。
扫墓
英雄词
2)大茂山
大茂山,古为北岳恒山(清初才迁名山西省浑源县),又名神仙山,在唐县城西北70公里处 拔1898米,以雄、险、奇、秀闻名于世,以“恒山积雪”列为唐县古八景之一。
大茂山的25000多亩原始森林里,生长着白桦、山榆、白杨、油松、山杏、山神木等几 树,有杜鹃、黄杨、山茶等数不清的野花点缀其间,草参、灵芝等上千种中草药长工浓荫下 子、野兔、小松鼠在灌木丛中忽隐现,山鸡、红嘴乌鸦和林间小鸟鸣奏交响曲。有的专家称 我国北方,大茂山上的物种最多。
地理位置
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西部约50公里处,两岸出土的石刀、石斧、陶片及2米以上文化层分 析认定,这里早在六七千年以前就有人类聚居活动,属仰韶文化遗址。 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日,尧帝放勋诞生于今唐县尧山(即顺平县之伊祈山), 伊祁为姓。公元前2360年,帝尧放勋被封为唐侯,治所阳邑(今固城,一说在长古城 ),亦称唐,即在唐县境内,称古唐侯国。公元前2353年其兄帝挚将帝位让给尧,也 是在唐县举办的"禅让"仪式,并在伏城建都城,后因水患,由此地赴平阳(今山西省临 汾西)执帝位。虞舜执政后,将尧子丹朱封为唐侯,治所鸿郎城(今洪城)。
最高峰海拔998米,谷内共有九个龙潭。主要景观有龙泉庄、聚仙洞、冷风台、二龙 潭、仙人洞、三龙潭、白求恩战地医院遗址、虎落堂、吊仙人、一亩石、天门峡、啸天犬 、天桥、天涯泉、无梁殿条14华里的峡谷,峡谷内飞泉瀑布,一年四季溪水常流;秀丽的 龙等。其中最有代表意义的是二龙潭、三龙潭、虎落堂、一亩石、天门峡、天涯泉、无梁 殿等。西胜沟的后暖谷有一座造型精美的无梁殿,又称北极殿,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已有 400多年的历史。它坐北朝南,单檐歇山顶,南墙正中开有券门,完全是按古代八卦理论 建造。从外观看,成正方形,上面一条横脊,四面分水,从内部看,上圆下方,由多个小 组合而成,按八卦中”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和九九归一之理论而建。 屋顶下四面砖雕檐椽,下有仿木结构的砖斗拱,屋顶铺灰布瓦,瓦头饰有龙纹瓦当、滴水 。墙壁下减为须弥座,四面有砖雕图案,十分精美。殿内下部方形,从四壁向上2.5米处 开始,用打磨成鱼鳞状的青灰砖垒砌,逐层内收成带有藻井的穹隆顶。室内墙壁上部有砖 雕仿木结构的斗拱,可分为转角铺作和补间铺作两种。无梁殿上圆下方的建筑格局模仿的 是天圆地方的空间环境,表现了古人的宇宙观。整座建筑青砖灰瓦,未用一钉一木,砖雕 精美,充分表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工艺水平和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唐县简介
唐县历史悠久,为古唐侯尧之封地,其名肇于上古,是华 夏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唐县地处太行山东麓,全县辖20个 乡镇,345个行政村,54.67万(2007年)。总面积1417 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总面积82%;唐河、通天河由西 向东南纵贯全境,汇入华北明珠--西大洋水库。全县地貌 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
据《中国历史地图集》载:春秋时期,境内已有左人邑(今周雹水、北雹水)、中 人邑(今都亭)、孤邑(今北高昌,亦称庆都邑),阳邑(亦称唐邑,今固城),属燕 地、中山地。
战国时期,属赵国,中山国,西北边界置鸱之塞(亦称鸿上塞,今倒马关之上冠顶 。),东北界置庆都邑据境内明伏、西下素、钩鱼台等沿唐河(今北高昌),赵武灵王 时,中山国武公于境内筑起西起西大洋,经蔡庄,南唐梅,东北达顺平、满城的古中山 国长城,唐县境内长达20公里,至今长城走向、残存石砌墙体、望台、战台等依然清晰 可辩。秦属上谷郡。
俊秀
远眺
云烟缥缈
百花相拥
3)西胜沟
西胜沟风景名胜区是一潭巧点其中。怪 石嶙峋,狼牙交错,陡峭的悬崖上到处是千 姿百态的钟乳石;满沟满沟的杜鹃、海棠;满坡满坡的葛藤和灌木,一派南国风光,燕赵 大地的旅游避暑胜地。
西胜沟原名西沟,是青虚山道教虔城信徒修练的幽静之地,抗日战争期间,日军进山 扫荡,当地军民齐心奋起反击,保护了晋察冀边区军政府机关和物资,取得重大胜利,为 纪念这次战斗,唐县抗日民主政府女县长陈舜玉为其更名为西胜沟。
历史前沿
唐县历史悠久,为古唐尧封侯之地。唐县是革命老区,抗战时期 是晋察冀军区及其三分区所在地,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柯 棣华工作,战斗并以身殉职的地方,位于县城北部的白求恩、柯棣华 纪念馆是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这里民风淳朴,人杰地灵, 经济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政治、自然资源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