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感恩的心》说课稿范文
下面是整理的幼儿园《感恩的心》说课稿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至始至终,她没有讲出这是谁的卷子,她只是以“我们班随便抽的一张卷子,没有看
到是谁的”一笔带过,浅浅的说了一下来历,便开始了细致,认真的讲解,她没有打击报
复我平日里对她的所作所为,亦没有在全班大张旗鼓的批评,她只是用一个最温暖的方式,回应了我的尖锐的批判。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
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由此可见,社区
及家庭中蕴涵着丰富的学习资源,它的开发利用有利于拓展教育的空间,丰富教育的方法、形式和手段。
基于以上认识,我园进行了《社区、家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课题研究,
如何充分开发利用好家庭、社区资源,让资源“活”起来,让资源在我们的主题活动中发
挥其最大作用,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在学习、尝试、思考的过程中,我们结合幼儿的
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现实反应等各方面因素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充分利用社区、
家庭这一教育媒介,将之有效的结合利用,突显教育成效。
在当今物质条件比较优越的时代,孩子们更多的感受着来自家庭及各方面的宠爱,成
为家中的“小太阳”物质需要有了不同程度的满足,从而也使孩子更以自我为中心,习惯
于接受别人的关心与爱护,而不知道积极主动地用爱心去对待别人,虽然在幼儿园教育中,我们也无时不在对孩子们进行着苦口婆心的德育教育,但是更多的是流于口头教育、书面
示范,形式单调而枯燥,并不能激发幼儿内在的动力。
那么怎样使我们的孩子发自内心的、真诚地学会关爱别人呢?我们想到了利用我们的社区基地——聋哑学校的孩子们,这是身
边的实例、鲜活的感受、生动的体验。
将这些社会弱势群体请到我们孩子中间来,让我们
的孩子对“爱”有更深的体验与认知,它震撼孩子们的心灵,涤荡他们的情感,为此我们
设计了本活动动《感恩的心》通过一系列的互动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爱与被爱都是幸福的,培养幼儿有关爱别人的情感。
一、说活动目标
孩子学东西很直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重在点滴事
物中,用行动和语言让孩子感受到别人对他的关爱,同时也希望通过老师的引导能表
达自己对别人的关爱。
《纲要》中也指出:“…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
”因此在本活动中我制定了以下
目标:
1.学习“我喜欢你们”、“我们是朋友”等简单的手语,
第一次尝试探索,教师在探索前讲清楚操作要求。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他们的手
眼不协调,因此再活动前强调了操作要求,鼓励幼儿相互合作,使幼儿明确自己的任务了
解了制作变形娃娃的技巧和方法。
同时在操作时教师时刻注意个别有差异的孩子及时帮助
幼儿解决困难,教师在这一环节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进行相应的指导使幼儿进一步在操作、探索感受利用身边材料制作物品的快乐。
初步了解手语的表达方式。
2.培养幼儿喜欢和关爱聋哑人的情感。
(2)提问:当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
情景呢?学生畅谈感受,回忆或朗诵收集到的描写秋天的诗文。
二、说活动重难点
情境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了“水果王国”的世界,以水果皇后
的形象出现,引起幼儿的注意。
并结合秋收,引发幼儿融入到说水果名称、分水果、尝水果、运水果的情境中,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积极思考,动脑,以达到个性与素质的共同
发展。
要与聋哑孩子交流语言上不通,势必得学会一些手语才行,因此我们在活动中将请幼
儿学习“我喜欢你们。
”“我们是朋友。
”等一些简单的手语动作,并通过送礼物共同表
演“感恩的心”这个节目来进一步提升幼儿对聋哑人的关爱之情。
三、说活动准备
为了使活动进行更为顺利我做了如下准备。
1.拍摄了聋哑人活动录像。
就在这万般无奈的时刻,是他们,是那些有爱心的叔叔阿姨们,伸出了援助的手,给
我们发来的可口的食物,给我们送来了温暖的棉被,还帮我们修建起了新家园。
一个月,
两个月,四个月,一年……成功了,我们的新家园建好了!援建叔叔们让整个四川焕然一新,座座高楼拔地而起,我们有了美丽的新家园,连我们的学校也变得前所未有的漂亮了。
当我第一次踏进新学校时,我是多么的激动和兴奋。
那宽敞明亮的教室,那光洁的地面,
那雪白的墙壁,那优美的环境,这些,都是爱的最好诠释,爱,紧紧地包围着学校的每一
处地方,每一个孩子。
教室里,同学们坐着崭新的桌椅,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绿茵茵
的操场上,同学们尽情地玩耍、锻炼……电脑室里,同学们灵活地操纵着键盘,那久违的
键盘声,如同一首悦耳的爱之曲……
2.《千手观音》片段及手语版歌曲《感恩的心》。
3.老师学会一些简单的手语
四、说教法
遵循“幼儿是通过自由观察,积极探索进行学习的”这一认知发展规律,本次活动运
用的方法有:倾听表述法、视听讲演结合法、与聋哑人互动法,将不同教学方法交替使用,互相补充,使幼儿真正的切身感受到要去关心别人,并能将感恩的心扎根在自己的心底。
五、说过程
田老师的课对我有哪些影响和教育?(这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首先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老师引导抓住文中的古诗、故事中的“后来这儿成了一个大花园”展开思考,学生能理解
田老师给了我知识,让我明白了道理,在我心中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本次活动,我能以新《纲要》为指导,从播放录像,导入活动——学习了解手语,激
发孩子喜欢和关爱聋哑人的情感——手语表演《感恩的心》一步步将幼儿的情绪调动起来,使孩子们受到了一次以往教学中从未有过的情感体验。
(一)不露痕迹引课题
美的事物总能吸引更多的人的眼球,也会记忆的更深刻,我在活动的第一环节用了春
节晚会上聋哑人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进行导入,由于这个舞蹈十分的优美孩子们一下
就被带入到活动中来了。
提问时老师也给了个悬念请小朋友们说说:这儿的演员与我们有
不同吗?从而很自然引出了聋哑人。
使幼儿知道社会上还有和自己不一样的、特殊的人群。
兵马俑究竟有哪些特点,文中一句话概括的好,迅速浏览课文,找一找。
课文第三自
然段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同时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让学生通过浏览课文
的形式再次接触文本,直奔重点,抓出兵马俑的三个特点: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二)精彩互动露真情
有了前面的铺垫老师就顺势请上了特邀的五个聋哑孩子,进入到了活动的第二环节,
这会儿我们的孩子正式近距离的与聋哑孩子们面对面了,由于平时的生活中很少接触聋哑
人幼儿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孩子们都急切的想和他们交流,但是由于双方的勾通方式
不一样,学习手语就很重要了,于是老师教孩子们学习了“我喜欢你们。
”“我们是朋友”一些手语动作,而且学会后马上与聋哑孩子进行交流互动,增进了他们之间的情感。
在互
动中,小朋友们知道了不少有关聋哑的情况也从而使自己对聋哑人有了发自内心的关爱之情。
(三)小小礼物表心意
孩子们通过互动后于聋哑哥哥姐姐间的距离已有了很大的拉近,在第三环节的赠送礼
物也是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对聋哑人关爱之情的一个方法。
这时聋哑孩子也对我们的小朋
友给予了积极的回应,就这样在双方无声的互动中,孩子们感受到了关心、喜欢别人的快乐。
小朋友通过边送边说边做手语,一方面对学的手语有个巩固,另一方面也满足了他们
想关心别人的心情。
我们能在说说、做做、抱抱的过程中,感受到浓浓的情义。
双方的情感表达在此时有了个升华,聋哑人也被小朋友的情感所感动他们有代表来
“发言”用手语表达自己的心声,虽然小朋友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但有了老师的翻译后,孩子们也能理解。
紧接着我们就进入了第四个一个环节,看聋哑孩子的学习生活录像,能
过一个个画面在银幕上滑过,让我们的小朋友更清楚的了解到聋哑孩子其实也和我们正常
的孩子一样,他们也需要得到关心帮助,从而进一步的激发了小朋友想去关爱他们的愿望。
通过这个录像又让我们的小朋友与聋哑人一起体验关爱与被关爱的快乐。
(四)无声表演再体验
《纲要》中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所以,我在这个活动中设
计了许多开放性的问题,如“你们猜猜看,小熊会用什么材料来盖房子?”“小熊要砍树了,如果你是这只小鸟,你会怎么说?”“如果你是这只松鼠,你又会怎么样对小熊
说?”“小熊它会住在哪里呀?”。
这些问题都可以使幼儿大胆地发挥想象,并能用语言表
达出来,从而在不经意间发展了他们的表达能力。
一曲《感恩的心》结束了整个活动,大家一起用着特殊的语言——手语进行表演,互
相表达着自己的心情与祝愿。
整个活动让我们孩子的心灵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让孩子们了
解到在社会上有很多需要自己去关心,帮助的人。
培养孩子关心爱护别人的能力,方法很多,我们要以爱滋润孩子的心灵,使他们能乘
着“爱”快乐、健康的成长。
本次活动是我们利用了人文资源来对幼儿进行教育。
结合课
题在今后的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熏陶下,我也将和孩子们一起探索,一起成
长!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