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拜年教案

小拜年教案

小拜年教案
精品文档
小拜年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小拜年》,使学生了解我国民间欢度春节的习俗。

并指导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歌唱。

二、重点、难点:
学唱歌曲,歌曲中附点八分音符的时值。

欢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喜庆热闹气氛的表现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锣鼓打击乐、电子琴。

四、教学过程:
一、律动
| 随着《春节序曲》的音乐,教师带学生扭秧歌,感受喜庆的气氛。

二、导入|
谈话导入,同学们,听着这欢快的音乐、扭着秧歌,你们觉得什么日子要到了,学生回答:过年、国庆、…
你们喜欢过年吗,过年都有哪些风俗习惯,
学生回答:喜欢。

风俗习惯有:包饺子、放鞭炮、…
过年的风俗习惯真是丰富多彩,特别是拜年,很有意思,很热闹。

你们听,湖南的小朋友来给我们大家拜年了,请同学们仔细听,他们是如何拜年的。

学生听音乐。

1 / 9
精品文档
你感受到了什么气氛,谁来说说,他们是如何拜年的,
学生回答:热烈、欢快、活泼的气氛。

他们拜年有耍狮子、舞龙灯…
三、重点练习
同学们讲的很好,他们过年还敲锣打鼓呢~今天老师也带来了锣和鼓,想敲吗, 学生敲一敲,感受一下。

同学们敲的很高兴,但如果有节奏的敲就更好了~下面听老师有节奏的敲一
敲,你们来模仿。

×× × ? ×× ×? ×× ××? ×× ×?
咚咚呛咚咚呛咚咚呛呛咚咚呛
学生练习,再用锣和鼓敲一敲。

四、学唱歌曲
同学们敲的很好,下面我们能不能用歌声把这首歌曲里欢快的情绪表现出来呢, 学生回答:能。

请同学们跟着音乐自己学唱这首歌曲,看哪位同学学的最快。

学生跟音乐学唱歌曲。

下面,我们不跟音乐,自己练习唱,遇到不会的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交流。

学生练习唱
刚才,有的同学唱的很好,但有的唱的还不够准确,下面我们跟着音乐再练习
一次。

学生随音乐唱。

2 / 9
精品文档
会唱了吗,请哪位同学来试试。

部分同学唱。

教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请同学们完整的跟琴唱一唱。

同学们学的真快,要是把拜年时的高兴心情表现出来就更好了,想一想,怎样才能唱得更好,
1
学生回答:应欢快的唱,用有弹性的声音唱```````
讲的很好,现在我们就按照你们所讲的有感情的演唱一遍。

学生有感情的演唱。

我们能不能跟着音乐,唱卡拉ok呢,
跟伴奏音乐唱。

五、创作表演
唱的真好,我们还可以运用哪些方法,更好的表现这首歌,使拜年的气氛更热烈, 学生回答:锣鼓伴奏、舞蹈表演、、、、、
现在我们分组合作表演。

学生分成舞蹈、唱歌、锣鼓伴奏三组自己创作表演。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唱起来、敲起来、跳起来吧~
学生随音乐表演。

六、拓展延伸
同学们,我们唱的《小拜年》是一首具有中国特色的
3 / 9
精品文档
过年歌曲,下面我们来听一听外国小朋友是怎样过年的。

听唱歌曲《新年好》。

听唱了这两首有关过年的歌曲,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节奏不同、歌词不同、演唱速度不同、、、、、
同学们讲的真好,同样是过年,东西方文化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特点,需要我们用不一样的表达方式表现出来~
五、小结
最后让我们在欢乐的音乐声中结束这节课吧~随《小拜年》音乐扭秧歌走出教室。

2
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拜年》音乐教案
刘海卫教学内容:
小学音乐第三册第十课歌曲《小拜年》。

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有弹性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小拜年》,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了解各地过年民俗,感受过年的热闹气氛,初步学习传统礼仪。

3、积极参与编创活动,用打击乐表现过年的气氛。

教学重点: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小拜年》,了解中国民俗。

4 / 9
精品文档
教学难点: 喜庆、热闹气氛的表现。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扇子、民族打击乐等。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二、律动、发声练习。

三、欣赏《晚会》感受乐曲中的重拍子
四、乐理知识及技能训练。

咚咚锵咚咚锵咚咚锵锵咚咚锵
五、表演《小拜年》
1、导入:、师:像我们这样敲锣打鼓热闹的场面什么时候能见到,。

出示“年”
、师:同学们喜欢过年吗,谁来说说你知道的过年的风俗,老师这还有一些全国各地的年俗,请大家看看。

播放各地年俗。

、学习拜年传统礼仪。

初一清早在家里给长辈拜年要跪下磕头,出门见到熟人等要深作揖,作揖时左手在上表示尊敬。

、师:过年的风俗真是丰富多彩,特别是过年很有意思,很热闹。

听,湖南的小朋友也来给大家拜年了,他们是怎么拜年的呢,大家仔细听。

5 / 9
精品文档
播放《小拜年》范唱初步感受,听后回答:
师:你感受到了什么气氛,谁来说说他们是怎么拜年的,
生:欢快、热烈、活泼的气氛,他们拜年时敲锣打鼓、舞龙舞狮子。

2、简介湖南的过年风俗。

湖南人拜年,除了舞龙灯、狮子,还看花灯、放鞭炮、唱花鼓戏等。

大年三十直至正月十五元宵节,每家每户都红灯笼高挂,晚上点亮灯笼,整宿不关灯,意味着益寿延年,香火不断。

3、再次聆听歌曲《小拜年》来感受湖南人民过年时欢快热烈的气氛。

4、学习歌曲
师范唱歌曲,学生轻轻随着歌声拍手,感受节拍。

跟老师学唱歌谱。

学生跟琴哼唱歌曲。

听琴填词。

老师纠正错误之处。

跟琴完整的演唱,要表达自己对幸福生活的珍惜之情。

五、创编活动。

1、学生分组用歌唱、打击乐器、扇子等表现过年的
6 / 9
精品文档
热闹气氛。

2、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编创成果。

六、拓展。

聆听有关过新年的歌曲:《龙咚锵》、《春节序曲》等。

七、小结下课。

师:听了这么多有关新年的歌曲,老师现在都想过年了,很高兴和同学们度过了一堂快乐有趣的音乐课~最后请同学们用我们刚刚学到的礼仪预祝听课的老师们新年快乐。

学生集体向后转作揖,说:预祝老师新年好~再见下课。

《小拜年》音乐教学反思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

这一课,采用了湖南花鼓戏的节奏特点,曲调欢快活泼,尤其是歌中模仿
锣鼓音响的衬词“咚咚锵”的反复出现,为歌曲增添了热烈欢快的节日气氛,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喜气洋洋过新年的欢乐情景。

按正常的教学进度,教学本课时已是期末,孩子们已经能感受到新年的脚步,在孩子们都盼着过年的心情下教学本课,应该说教材的安排是因时、因地、因事制宜的。

为了让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我遵循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精心组织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努力为学生享受音乐、表
7 / 9
精品文档
现音乐、创造音乐提供机会。

我的基本策略是:以“唱”为主,把“情”贯穿始终。

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与创造体验,将现代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努力使每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这体现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教师的每一次评价、课件的每一页界面、课堂的每一处声响。

教师致力于创设一种亲、助、乐的人际情景,利用多媒体营造一种美、趣、智的学习情景,努力构建一个自主、民主、宽松、和谐、愉快、互助的真情空间,同时把传统礼仪教育贯穿于教学之中,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及各地年俗等,掌握礼仪的正确使用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骄傲。

总之,这节课的设计,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致力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研究,通过充分的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依托音乐本身的魅力,影响学生人生观、审美观、价值观的形成。

全面影响学生做人、做事的态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意识、探究精神。

从目标的提出、到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呈现,都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更多的实践性、更浓的创造性。

当然,措施付
诸实施,还需要老师的爱心和慧心,教学研究永无止境,我相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8 / 9 精品文档9 / 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