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第二章测试(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关节在运动中所起的作用是()A.连结作用B.杠杆作用C.支点作用D.动力作用2.在骨骼肌的两端较细的、乳白色的部分是()A.肌腱B.肌腹C.神经D.脂肪3.骨的位置变化产生运动,产生运动的原因是()A.骨自身运动的结果B.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的结果C.骨骼肌位置变化的结果D.关节位置变化的结果4.铅球运动员手握铅球放在肩上,准备投掷时,手臂肌肉所处的状态是()A.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B.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C.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5.对人体的各种运动,起着控制和协调作用的系统是()A.循环系统B.神经系统C.呼吸系统D.消化系统6.下列几种动物群体中,不具有社会行为的是()A.蜜蜂的群体B.蚂蚁的群体C.白蚁的群体D.蝗虫的群体7.下列动物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A.老虎钻火圈B.狗熊骑车C.小狗算术D.母鸡育雏8.白蚁群中专职“产卵机器”的是群体中的()A.兵蚁B.蚁后C.工蚁D.蚁王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哺乳动物才有学习行为B.只有鸟类和哺乳动物具有学习行为C.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也越复杂D.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都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10.下列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A.蜜蜂采蜜B.公鸡啼鸣C.母鸡产卵D.狗认识主人11.所有的动物行为都是由下列什么作为基础的?()A.动物对环境的适应B.动物的遗传因素C.动物的生活环境D.动物个体的所作所为12.动物园里的海豚正在表演馆里做顶气球表演,海豚的这种行为属于()A.先天性行为B.学习行为C.经验行为D.适应行为13.动物具有“学习能力”,有利于()A.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B.找到配偶C.找到食物D.逃避敌害14.下列与动物学习行为的形成无关的是()A.遗传因素B.环境因素C.生活经验D.通讯方式15.蚂蚁外出寻找食物时能利用它的分泌物标志路线,这是在()A.进行防御B.进行求偶C.贮藏食物D.通讯以传递信息16.下列不属于动物社会行为的是()A.蜂群中的蜂王、工蜂、雄蜂各有分工B.草原上的雄性头羊总是优先占领配偶C.成群的雄孔雀见到雌孔雀开屏炫耀D.悬挂在洞顶的数百只蝙蝠,各有各的位置17.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的行为都是先天性行为B.动物的行为都是学习行为C.海洋馆中的海豚能表演节目属于学习行为D.动物的学习行为只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与体内的遗传物质没有关系18.下列哪项不是动物行为的特点?()A.都是从外部可观察到的活动,并且都离不开身体内部的生理活动。
B.同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对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有重要作用C.都是神经系统、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和激素协调作用的结果D.都是动物生来就具有的,由身体里的遗传物质所控制19.下列对蚕“作茧自缚”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动物的本能B.由遗传物质控制C.属于学习行为D.属于先天性行为20.下列不属于蜜蜂社群行为特点的是()A.各成员既有明确的分工,又密切合作B.每个成员对于维持群体的生活都是必需的C.如果单个个体分开,都能独立生存下去D.各成员因适应不同的职能而出现了形态、结构的差异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18分)小明喜欢用哑铃锻炼上肢。
请据下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A表示________动作,图B表示________动作。
(2)①表示________,在图A中处于________状态,②表示________,在图A中处于________状态;图B中①和②的状态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3)某举重运动员抓起杠铃时,其上臂的肌肉中,处于收缩状态的是[]________,处于舒张状态的是[]________;当该运动员将杠铃成功举过头顶稳定的那一刻,处于收缩状态是[]________,处于舒张状态的是[]________。
(4)当你双手自然下垂时,感觉到比较轻松,是因为①②均处于________状态。
(5)以上实例说明任何动作都反映出各种肌群之间的________关系。
22.(11分)资料分析。
哥伦比亚摄影师贾拉米洛在一家乡村酒店拍摄到一只松鼠猴爬上一只金刚鹦鹉的背,从而轻松地“飞”到26英尺(约8米)高的树上,堪称缩小版“阿凡达”。
猴子可不是“绑架”了鹦鹉,它们是好朋友,经常一起吃东西、一起玩。
这幅奇异的景象被摄影师捕捉下来,让人惊奇不已。
(1)从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可分为________行为和________行为。
前者由________所决定,后者是在________的基础上,通过________的作用,由________和________而获得的行为。
(2)上述材料中猴子和鹦鹉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种行为属于________行为。
(3)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哪个更高级?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9分)《喜羊羊与灰太狼》以羊和狼两大族群间妙趣横生的争斗故事为主线,剧情轻松诙谐,情节爆笑,对白幽默,还巧妙地融入社会中的新鲜名词。
这部超强人气的长篇动画以“童趣但不幼稚,启智却不教条”的鲜明特色,赢得众多粉丝,在国内各项动画比赛中更是屡获殊荣。
(1)羊村的羊过着自由而有序的生活,它们具有社会行为的重要特征: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________,成员之间有明确的________。
(2)羊群和狼群中,往往都有一个首领,称为头羊或头狼。
头羊或头狼一般都是________性个体,能够优先享有________和________,优先选择______场地,当然也负责指挥社群行动,率先保卫群体的安全。
(3)懒羊羊由于又懒又馋,常常被灰太狼抓住,每当被抓时它总是大叫救命。
它的声音起到了________的作用,另外动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也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
24.(2分)仔细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随着人类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加强和对动物行为研究工作的深入,人们发现很多野生动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一些重要行为丢失,如野马只会在水槽中饮水。
为了恢复野马在野生条件下的饮水能力,把原先导水入槽的橡胶管拉向水坑,一步步诱导野马去水坑饮水,从而恢复野马的野外生存能力。
材料中人们对野马进行了野外饮水训练,野马所形成的水坑饮水行为属于______行为,这种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________________获得的行为。
参考答案1.C点拨:因为人体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骨骼肌的收缩,并牵引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完成的。
其中骨骼肌起动力作用,骨起杠杆作用,而关节起支点作用。
2.A点拨:一块骨骼肌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中间的是肌腹,两端的是乳白色的肌腱。
3.B点拨:骨骼肌跨过一个或多个关节,附着在邻近的两块骨或两块以上的骨面上,骨骼肌收缩时牵引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产生运动。
4.B点拨:上肢中的肱二头肌收缩,可以曲前臂;肱三头肌收缩,可以伸前臂。
铅球运动员手握铅球放在肩上,准备投掷时前臂处在弯曲状态,所以此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5.B点拨:生物的生命活动是靠神经的调节和体液的调节共同完成的。
而主要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
所以说对人体的各种运动起着控制和协调作用的系统是神经系统。
6.D点拨:社会行为是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维持群体共同生存的一系列的行为。
蜜蜂、蚂蚁、白蚁群体生活的成员之间有明显的分工,而蝗虫群体成员彼此之间没有明显分工,所以不具有社会行为的特征。
7.D点拨:A、B、C三项中的行为,都是动物通过后天的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属于学习行为;D项中鸡产卵育雏,是生下来就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
8.B点拨:蚁后专职产卵,承担繁殖后代的任务,被称为“产卵机器”。
9.C点拨:动物都有学习行为,只不过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也越复杂。
先天性行为由身体里的遗传物质控制,而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
10.D点拨:蜜蜂采蜜、公鸡啼鸣、母鸡产卵都是动物生下来就有的行为;狗经过后天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才能认识主人,属于学习行为。
11.B点拨:先天性行为受遗传物质的控制,而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B项正确。
12.B点拨:海豚表演顶气球,是动物学习行为的表现,实际上是条件反射形成的过程,属于学习行为。
13.A点拨:学习能力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它能使动物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14.D点拨:学习行为是动物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活动,又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经验有关,而与通讯方式无关。
15.D点拨:动物的语言与人类的语言有本质的区别,动物的语言只是一些简单的信号,如动作、声音、气味都可称为动物的语言。
蚂蚁外出寻找食物是利用它的分泌物标志路线,这是在通讯以便传递信息。
16.C点拨:营社会行为的动物一般有明确的分工,如蜜蜂群体中有蜂王、雄蜂和工蜂;蚂蚁有雄蚁、雌蚁、兵蚁和工蚁;另一特征为:具有森严的等级制度。
如狒狒群体中有首领——雄狒狒,具有绝对的优势权。
A.蜂群中的蜂王、工蜂、雄蜂各有分工表明分工明确,属于社会行为。
故不符合题意。
B.草原上的雄性头羊总是优先占领配偶,表明具有森严的等级制度。
属于社会行为。
故不符合题意。
C.成群的雄孔雀见到雌孔雀开屏炫耀,没有明确的分工和等级,表明不具有社会行为,故符合题意。
D.悬挂在洞顶的数百只蝙蝠,各有各的位置,是占巢行为,一没有明确的分工和等级,表明不具有社会行为,故符合题意。
17.C点拨:根据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可以将动物行为分为学习行为和先天性行为。
先天性行为往往是一些简单的、动物生来就已经具有的行为。
而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受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适应环境的根本保障,学习行为使动物更加适应复杂多变的外界环境。
环境越复杂,动物获得的学习行为就越多。
18.D点拨:学习行为不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
19.C点拨:蚕“作茧自缚”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蚕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是蚕的一种本能。
20.C21.答案:(1)屈肘伸肘(2)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舒张收缩(3)①肱二头肌②肱三头肌②肱三头肌①肱二头肌(4)舒张(5)协作22.答案:(1)先天性学习遗传物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经验学习(2)学习(3)学习行为更高级,学习行为能使动物不断地适应多变的环境,更好地生存和繁殖23.答案:(1)组织分工(2)雄食物配偶筑巢(3)传递信息动作气味24.答案:学习生活经验和学习点拨:人们对野马进行了野外饮水训练,野马所形成的水坑饮水行为属于学习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