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作文的注意事项命题作文虽然题目唯一,但要写出新颖的好文章,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 审题要准审题如同下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可见审题是多么重要。
命题作文,审题应当做到:(1)辨明文体虽然现在多数命题作文不限定文体,但有时,文章的文体又是固定的,因此,辨明文体就十分重要。
一般情况下,一个文题只有一种适合它的文体。
审题的第一步是判断文体。
判断文体应注意以下规律:(1)记叙文文题的字面一般对记叙文的六要素有所涉及。
题目当中直接带有:“人”、“事”、“记”等字样,就更是记叙文的标志了。
(2)议论文文题中经常会有“议”、“论”、“谈”、“辩”等字眼,也有的由“......的启示”、“从......想到的”、“由......说起”等短语构成。
(2)要看清题目要求一般中考作文题都在“要求”一项里对文体、字数、表达方式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必须把“要求”这项内容搞清楚,并且严格执行不能遗忘。
(3)注意题目中的隐含内容。
考题中明确提出的要求是一望而知的,必须照办无误,但有些要求是隐含在表面文字背后的,需要我们自己悟出来。
比如《在阳光下成长》中的阳光,当然不是指自然界的阳光,应理解为党的关怀、集体的温暖、家人朋友间的亲情等等。
对一些给材料作文题目中提供的材料,更应当注意运用概括、引申、类比等方法,加以认真分析,理解题目的比喻或象征意义。
(4)弄清题目的限制和要求命题作文常对文体、时间、地点、数量和叙述的对象及其关系、内容等有限制,弄清楚了这些,就好确定作文的选材范围。
如:题目“校园新风”.写记叙文,可写人也可写事,地点要在校园内,内容为好的现象,宜与过去对比。
(5)抓住“题眼”确定中心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就是命题作文的“题眼”。
扣住了“题眼”也就抓住了重点,抓住了中心。
①单词语题目,题目即“题眼”,如“选择”、“生日”等。
②词组型题目中,偏正短语中的“偏”是“题眼”,动宾短语中的“动”是“题眼”。
如“难忘的一件事”的“题眼”是“难忘”.“骄傲的妈妈”的“题眼”是“骄傲”,“盼过年”的“题眼”是“盼”。
③题目是句子的,谓语是“题眼”,如“这件事教育了我”的“题眼”是“教育”,“我喜欢那句格言”的“题眼”是“喜欢”。
(6)添枝加叶法与逆向选材法命题作文题目越长越容易迅速确定立意与选材。
当题目是一个词时,选材的范围很宽.确定写作目标就显得困难.这时你可以采取题目添枝加叶法迅速确定写作目标,如“选择”,可在其前添加“爸爸的”、“痛苦的”、“明智的”等,或在其后添加“了坚强”、“了诚实”、“的快乐”、“的艰难”等。
这种添枝加叶是在心中进行的,千万不要换题目哟!有人认为选材不应放在审题中进行,其实审题与选材应是同步完成的,它们可以相互印证。
选材平庸的作文难成好文章。
那么在选材中我们可以采用逆向选材法使所选材料新颖.如“感谢”.学生感谢老师为常见,老师感谢学生就为奇、为新。
(7)尽量把内容落实到人、事、物上有些命题作文规定文体,按文体写即可:有些命题作文让自选文体,每当此时有些同学就无所适从。
多是成段的感慨.而没有实际的内容。
此时应依据自己对题目的理解选择擅长的文体。
选择了记叙文,就要把内容落实到人、事、物上.把人写好.把事写实。
若从自己或身边的生活实际中难以开发出动人的故事.写一篇小说也不失为一种聪明的选择。
若选择议论文,自己要有充足的事实和理论依据。
2. 选材要新为了使命题作文的选材新颖,我们在写作中必须遵循以下三条原则:(1)材料真实“真实”是指选择材料的内容必须真实可信。
它要求我们选择的自己熟悉的真实材料行文,才能写出真情实感。
但一些同学总喜欢在作文中胡编滥造。
如写《逆境》的作文题目,就可能有60%的同学会在作文中写自己从小是个残废的孩子,没有胳膊或没有腿”。
或者说“我从小就死了爸爸,13岁又死了妈妈,自己跟着70多岁的爷爷一起生活”等。
像这种类似的编叙故事的现象,在作文写作中不胜枚举。
这类作文不是从作者生活中来的真实事,所以在写作中,往往漏洞百出,给阅卷人一种被戏弄的感觉。
其实,我们生活中深入参与生活,并在作文中将自己身边发生的真实故事写出来,就能写出真情实感来。
(2)材料新颖作文写作中,我们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
”这里讲的就是话题作文的新颖选材。
现在,在中学生作文中,有一种不好的现象,那就是不管是写人还是写事,高中生就写初中时期的人和事;初中生就写小学时期的事。
在文章的选材上,可通过以下两方面达到创新:一是与时俱进,尽量写新近发生的真实典型的事件,以增强文章的鲜活性。
二是拓宽思路,使文章以新以奇打动读者。
如上面的文章,我们就可以写感激某一件事、感激某一物、感激某一次机遇、感激某一次相逢、感激失败、感激贫困、感激挫折等,通过拓宽思路,文章的选材就新颖了。
(3)材料典型“典型”指材料有代表性,能以一当十,说服力强。
新颖的材料不一定具备典型性,即使是新颖的材料,如果不具备典型性,选择时也不能用。
典型材料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和理解。
例如,我们以《三峡移民人家》为题写篇文章,如果我们不深入移民中间去,就很难了解移民的思想状况、生活情况,如果盲目去写人人都有“舍小家、顾大家、主动移民为国家”的高尚思想,个个都乐于移民,就不是三峡移民的真实写照,就不具有典型性。
如果我们深入到移民中去,就会发现许多移民都是由“不想移”到“主动移”的,这样去写,就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了。
3. 立意要奇命题作文的立意是命题作文创新的关键。
经过多年作文教学实践,我认为话题作文立意创新可从如下几方面去尝试:(1)转换角度、质疑传统“转换角度、质疑传统”是指写作中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去对传统已成定论的观点、看法的质疑、反叛。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模式让我们形成了总喜欢从正面去认识事物的习惯。
如说到“愚公”,我们总喜欢去赞美他的勤劳、持之以恒的美德;说到邹忌,总喜欢去赞美他的“讽齐王纳谏”的功劳等等。
由于老师这么教,我们这么学,作文自然也就这么写,其结果往往就会写出千人一面,百口同腔的文章,使文章索然无味。
有句诗说“横看成岭侧成峰”。
对一件事物(或一个人),我们如果放弃正面的思考,转换一个角度,从反面或侧面去思考,就会实现创新。
比如,我们为何不可以去透视愚公的破坏环境,去直击邹忌的护短内心呢?(2)转换角色、反客为主在这世界上,我们人类总喜欢把自己当着世界的主人,把动物、植物当着我们的附属物,试想,如果我们在作文中将自己和周围一切的主客关系交换一下,并写出来,结果又如何呢?我敢肯定会大受欢迎的。
《西游记》就成功地刻画了一个猴子孙悟空的形象;《聊斋志异》成功地刻画了狐仙鬼怪的形象等。
这些就是反客为主的成功典范。
如果让我们写《我是图书》的文章,将自己反串成图书,以第一人称的手法,通过图书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刻画阅览者的形象,批判了一些道貌岸然的人不爱惜书、偷书、撕书的丑恶行为,赞扬了爱爱惜图书的优良品质。
使文章塑造出新的形象,从而给人以新颖之感。
(3)想象幻想、合情合理想象是创新的翅膀。
合情合理的想象幻想是作文实现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
以上三点,是命题作文在立意选材方面的应该掌握的一些方法,希你在作文写作和复习中认真领会、认真揣摩,写出最好的文章来。
【真题演练】题目:幸亏有你要求:①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挚,不少于6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文题解读】要写好这篇文章,一是要注意准确把握题意。
要扣准“幸亏”,把“幸亏”的缘由写出来。
“幸亏”是带有很特殊的环境的。
《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幸亏,表示由于偶然出现的有利条件而避免了某种不利的事情。
如,幸亏他带了雨衣,不然全身都得湿透;他幸亏抢救及时,才保住了性命。
可见,幸亏,带有很大的特殊性、必要性、唯一性。
所以,一定要把“幸亏”的情感、感受写出来。
文题中的“你”,也暗示我们:最好以第二人称的口吻来写作文章,因为第二人称的陈述方式,易于事情过程的叙述和文章情感的抒发,易于近距离的沟通和交流。
如果写作本文时用第三人称的“他”取代“你”,就会陷入审题的误区,造成人称的混乱,从而影响表达的效果。
二是选材可虚可实,可有形可无形。
文题中的“你”, 是一个泛化的概念,它并不囿于“人”的范畴。
换言之,本文的写作对象“你”,既可指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实实在在的个性鲜明的“人”——这个“人”,可以是对自己亲情奉献的父亲母亲爷爷奶奶等亲人,可以是给自己友情力量的同学朋友,可以是教给自己知识、让自己远离愚昧和平庸的老师,可以是倾心给予自己帮助、让阳光照耀自己生活的陌生人……也可指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具体的“物”,如伴随自己走过无忧的童年生活的书籍,放飞思绪、记载心情、见证长大的心爱的日记,寄托自己情感、勾起美好回忆的文具……还可指精神生活中抽象的概念,如引领自己到达成功彼岸的理想和信念,鼓舞自己跨越人生坎坷的勇气和信念,支撑自己战胜困难的意志和毅力……写作对象的丰富性,决定了本文选择的写作题材的丰富性。
三是内容要丰富,要具体,要有情感。
文章的核心是内容的丰富,“你”给我什么启发,什么认知,什么精神的涌动,给了我什么鼓励,“你”的精神、气质如何影响了我的认知、境界等等,都要通过具体事例表现出来。
【佳作示例】幸亏有你时光荏苒,难忘的六月,幸亏有你。
时钟“嘀嗒嘀嗒”地敲过十二下,我抬起头,揉揉蒙胧的睡眼。
窗外的天空,星星和月亮都悄悄地隐藏了光辉,模模糊糊,飘飘渺渺,想必它们也困了吧!我极力打起精神,试图继续与眼前做不完的习题抗衡。
可是,不出几秒工夫,两眼皮就不由自主地打架。
当“投降”的小白旗快要举起的时候,你推门而入,伴着浓浓的奶香,轻轻地来到我身旁。
当你我目光交汇的时候,你露出了笑容,温柔,甜美。
你没有说话,轻轻地把玻璃杯放到我的手上,示意我将它喝下。
我轻轻地啜了一口,浓浓的奶香自舌尖泛起,又从喉咙滑下,直抵心间。
醇醇的奶香里,我品出了浓浓的母爱。
夜色悄悄地拉开帷幕,丝丝墨一般的寒气浸染膝头,冷冷清清,酸酸涩涩,忽明忽暗如疲惫的双眼般的星点,聚集于环着皎洁光辉的月亮妈妈身边。
夜,好寒!我拖着疲惫的身躯睡下,却又被这寒气惊醒。
我蜷缩着身子,双手习惯性地去寻找妈妈。
妈妈似乎也早已知会我的寒冷,轻轻地将我拥入怀里,双手紧紧地握着我冰凉的小手。
一时间,我感受到了妈妈奔腾的血液,听到了妈妈均匀的呼吸声,于是,轻轻地入了梦乡,这梦很甜。
于是,在这个灿烂的六月,在妈妈的辛勤照料下,我播下了等待收获的种子;在这个难熬的六月,伴随着逼人的折磨和重重的压力,还有妈妈浅浅的祝福。
难忘的六月,我很幸福……如今,立足于放飞梦想的中考考场,我想,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妈妈,至少我心里还藏了一个你!风吹起如飞花般破碎的身影,而你的笑容依旧。
细数与你一起走过的日子,细水长流。
难忘的六月,幸亏有你!【评点】这是一篇写母爱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