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术二年级下册第一课《巧妙的组合》教案

美术二年级下册第一课《巧妙的组合》教案

分析与反思【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
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3、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过程与方法:
1、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

2、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实验中理解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和思想的意义。

2、感受科学原理应用于实际的巨大作用。

【教学重点】
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

【教学难点】
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

【教学准备】
小组实验一:物体7种,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
萝卜、橡皮。

小组实验二:水槽,一套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一套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
立方体,实验报告单。

小组实验三:水槽(与实验二共用),小瓶子,沙子若干,实验报告单。

【教材处理】
第二课加一加变一变
分析与反思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辨认和描绘出物体的基本形状,并想像添画成
有趣的形象;
2、渗透轮廓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表现能力和想像创造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习惯和对绘画的兴趣,激发学生善于并乐于
运用绘画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创意
教学重点:
描画物体的外形以及想像添画。

教学难点:
想像添画;教学准备:1、教具:装有不同形状物品的小纸箱、
布条2、学具:作业纸、彩色笔、各种日常生活用品
教学过程:
一、游戏体验(活动准备:盛有不同形状的物体的纸箱、布条)
1、让学生从纸箱中触摸不同形状的物体,并且说出物体的形
状;
2、设计提问:触摸物体的哪个部分可以知道物体的形状?
3、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解决问题,并小结:触摸物体的边缘
就可以知道物体的形状,物体的边缘就是物体的轮廓。

二、感知,描绘基本形(活动准备:学生自备的日常生活用品,学生
4人一小组)
1、仔细看一看,摸一摸带来的生活用品,再与同组的同学谈
一谈,它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2、学生试画;
3、讨论并且总结绘画表现应该注意的几个地方:线条流畅、
抓住物体的主要特征;
4、教师示范,学生评价。

三、想像添画(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
1、观看课件《神笔小画家》;课件脚本:洗手液瓶子的外形。

魔术小画师抱着画笔一蹦一跳地跑出来。

魔术小画师的画笔轻轻一
点,洗手液瓶子变成了一只偷鸡蛋的小老鼠。

2、设计提问:小画家是用什么方法将洗手液瓶子变成小老鼠
的?
3、讨论并总结:添画方法(内添、外添);
4、教师提示:添画时基本形不变,添画不要太多;
5、游戏活动:超级变变变
A、分小组讨论:你们小组的物品可以添画什么?
B、分小组比赛:(1)播放音乐,开始计时;(2)学生4人一组,
快速画出物体的基本形;(3)学生添画,教师随时鼓励学生大胆添色,
创新;(4)教师留意学生作业的进度,音乐停止,宣布比赛结束。

四、欣赏评析(活动准备:展示板)
1、评出每组最佳作品,贴在展示板上,并说明原因
2、教师点评;
3、谈一谈这堂课的收获和感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