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国学知识

六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国学知识

====【六年级下册 10首】1﹑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理解】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蝉声清脆响亮,回荡树林之间。

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视群虫,不用借助秋风,传声依然遥远。

2﹑逢入京使(唐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理解】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思乡的泪沾湿双袖模糊面容。

在马上匆匆相逢没有纸和笔,只托你给我的家人报个平安。

3﹑马诗(其五)(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理解】在燕山大漠(此处为互文),明月如银钩,在月光照耀下,沙尘像雪片纷纷扬扬。

何时能够骑上我的铁甲快马,在清秋时节任意驰骋。

4、题都城南庄(唐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

【理解】去年冬天,就在这扇门里,姑娘脸庞,相映鲜艳桃花。

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

5、浣溪沙(宋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1==========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理解】填曲新词品尝一杯美酒,时令气候亭台池榭依旧,西下的夕阳几似曾相识的春燕又归来,独自在花香小径时才能回转?无可奈何中百花再残落,里徘徊。

(唐、暮江吟6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理解】一道残阳渐沉江中,半江碧绿半江艳红。

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亮似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弯弓。

(清7、对酒秋瑾)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理解】不吝惜很多钱去买一把好刀,用貂皮大衣换酒也算得上豪迈,革命者要充分爱惜自己的生命,抛洒鲜血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业。

(元、天净沙·秋思8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理解】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

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游子前行。

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

(清、论诗9赵翼)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2==========【理解】李白和杜甫的诗篇曾经被成千上万的人传颂,如今读起来感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

国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华的诗人,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名气都会流传数百年(流芳百世)。

10、明日歌(明文嘉)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理解】总是在等待明天,又有多少个明天呢?我的一生都在等待明日,什么事情都没有进展。

世人和我一样辛苦地被明天所累,一年年过去马上就会老。

只有活在当下才能体会到早晨看河水向东流逝,傍晚看太阳向西坠落的真正生活。

百年之中的明天能有多少呢?请诸位听听我的《明日歌》。

六年级下册《论语》名句第一周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解释】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中不觉得厌烦,教人中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因难呢?”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解释】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礼、乐等)六艺的范围之中。

”第二周3==========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解释】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思考问题,(但并)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解释】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被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被改变。

”第三周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释】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

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解释】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第四周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解释】孔子说:“自我品行端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实身不从。

”行,若自端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子曰:“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解释】孔子说:“做事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

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第五周4==========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解释】曾子说:“鸟快死的时候,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快死的时候,说的话是善意的。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解释】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第六周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解释】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

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解释】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考虑那个职位上的事。

”第七周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解释】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要再教他了。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5==========【解释】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第八周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解释】孔子说:“君子严格要求自己,而小人则千方百计要求、苛求别人。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解释】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如果到了四、五十岁时还默默无闻,那他也就没有什么可以敬畏的了。

”第九周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解释】孔子说:“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解释】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第十周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6==========【解释】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

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

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解释】孔子说:“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

”第十一周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解释】孔子说:“君子坦荡而不骄狂,小人骄狂而不坦荡。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解释】孔子说:“以道德原则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处在一定的位置,所有的星辰都会围绕着它。

”第十二周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解释】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

【解释】孔子说:“有过错却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

”第十三周7==========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解释】孔子说:“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

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解释】孔子说:“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附:小古文孟母三迁两汉:刘向邹孟轲母,号孟母。

其舍近墓。

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

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

”乃去,舍市旁。

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

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复徙居学宫之旁。

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

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子矣。

”遂居。

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

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注释】舍:家。

墓间之事:指埋葬、祭扫死人一类的事。

乃:于是,就。

处子:安顿儿子。

嬉:游戏,玩耍。

ǔ)人:商贩。

g贾(8==========炫卖:同“炫”,沿街叫卖,夸耀。

徙:迁移。

徙居:搬家。

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此指祭礼仪式。

及:等到。

揖让进退:即打拱作揖、进退朝堂等古代宾主相见的礼仪。

揖:作揖。

遂:最后。

市:集市。

居:家。

卒:最终,终于。

大儒:圣贤。

【译文】孟子的母亲,世人称她孟母。

过去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

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

”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

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

”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

孟子学习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

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

”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