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职业学院《美术设计基础》课教学设计方案
教师:杨芳序号:1
决策(项目分析) 讲授新课:
1、头部骨骼
2、头部肌肉解剖
计划(任务设计) 布置任务:
分析人的头部骨骼和肌肉
2课时实施
(项目
实施)
任务实施:
一、头部骨骼
额结节:额头的正面高点,从这两点往上形体逐渐向头顶过渡。
男性对象这两点突出,女性对象额骨中心可能高过这两点。
颅结节:颅骨的最宽处,是构成圆头型或者方头型的重要骨点,在形体塑造时往往起着关键的作用。
眉弓:形状呈弓形隆起,外表正是眉毛生长的地方。
眶上缘:眉弓向下至眼眶处形成的边缘,通常老年人因脂肪减少眼眶凹陷,眶上缘更加明显额头颧突:眉弓外侧的骨突,下端与颧骨相接。
塑造时眉毛的末端部
位会有一个小小的转折与额骨颞线相连,是额头正面与侧面重要的转折点颧骨:对
头像的塑造影响极大,外表呈现的主要骨点有颧结节、颧骨额突、颧弓( 为面部最
宽处,两侧颧弓的宽窄与高低决定了面部的宽度与面颊的形状,同时也是脸部侧面上下两个倾斜面的“分水岭” ) 、上颌突。
鼻骨:下接鼻软骨,其长短、宽窄与高低决定了鼻子的外形特征。
下颌骨:下颌骨上的颏结节决定了人下巴是尖的还是方的,并且它还是面部下巴正面、侧面和底面的转折点。
注意难点:在写生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只考虑画面的光影效果,不要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质感和细节的处理上,应注重掌握石膏头骨的结构。
重点表现头骨中较大形体结构的造型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穿插、榫接关系,不要被牙齿、鼻孔等小形体所吸引。
写生步骤:
一、画出头骨的外轮廓,注意构图的位置。
二、通过观察头骨形体画出其基本形。
三、找到明暗交界线和投影线,铺上大的明暗
深入表现:①强调头骨主要的形体转折和凹凸起伏部分。
②加强明暗交界线和投影,同时丰富明暗交界线和灰面的层次变化(如下图)。
二、头部肌肉
头部肌肉分为表情肌和咀嚼肌两类。
表情肌收缩时产生面部表情。
除颞肌和咬肌是咀嚼肌外其他都是表情肌。
肌肉写生练习要注意掌握每一肌肉在外形上体现出的体积特点,每一肌肉在运动中,拉扯之后形体变化及相关肌肉的连接覆盖关系。
1课时检查
(任务
总结)
任务检查总结:
明确知道人物头部大的骨骼名称和肌肉名称。
并应用到写生中去。
(注:单元格可合并、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