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二零零八年七月三十一日说明内部控制作为公司治理的关键环节和经营管理的重要举措,是渗透企业各个领域、覆盖企业各个方面、融合企业人、财、物管理的系统工程。
通过实施内部控制,完善治理结构,规范权力运行,强化监督约束,可以有力地促进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提升营运效率、提高信息质量、保证资产安全。
本制度汇编所称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或者由企业章程规定的厂长办公会等类似的决策、治理机构,以下简称董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合理保证实现以下基本目标的一系列控制活动:(一)企业战略;(二)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三)财务报告及管理信息的真实、可靠和完整;(四)资产的安全完整;(五)经营管理的合法合规。
本内控制度汇编所载内控制度结构分为五个部分:总则、内部控制目标、内部控制措施、关键业务流程及内部控制规范文件。
本内控制度汇编所描述的内控制度为公司的关键内控制度,不包括所有的运作制度,使用者应当根据本汇编所提示的内部控制关键措施完善整个公司的管理制度。
为了描述方便,对本汇编制度中出现的一些常用名称加以定义:集团公司:指XXXX股份有限公司,包括集团公司及下属分子公司;集团公司本部:指股份公司管理本部,不包括下属分子公司;子(分)公司:指股份公司下辖各分子公司;经理层:泛指公司各高层管理人员。
在本汇编中为了形象表述,加入了流程图,在此对图标做统一定义,便于阅读:目录1、货币资金 (05)2、采购与付款 (15)3、存货 (26)4、成本费用 (40)5、销售与收款 (52)6、应收账款 (62)7、对外投资 (69)8、固定资产 (82)9、工程项目 (92)10、资产减值 (103)11、合同 (110)12、融资 (120)13、担保 (133)14、内部审计 (144)XXXX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货币资金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集团公司对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保证货币资金的安全,提高货币资金的使用效益,根据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征求意见稿)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规范所称货币资金,是指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现金、银行存款、承兑汇票和其他货币资金。
第三条各职能部门及子(分)公司应依据此制度拟定内部相关管理制度。
第二章内部控制目标第四条保证集团公司货币资金使用合理、合规。
第五条保证集团公司货币资金完整与安全。
第六条保证集团公司货币资金使用高效、业务程序规范。
第三章内部控制措施第七条授权措施(一)授权方式1、董事会的权限由公司章程规定或股东大会决定;2、经理层人员的权限由董事会进行授权;3、其他人员的授权由公司管理制度明确。
(二)权限划分1、董事会权限:(1)审批资金管理组织建设方案;(2)审批资金管理制度;(3)审批重大资金支付项目等。
2、经理层人员权限:(1)拟定资金管理方案;(2)拟定资金管理制度;(3)审批银行账户开户、销户申请;(4)建立资金业务流程和规范标准;(5)审批资金计划;(6)财务总监审批万- 万,总经理审批万元以上资金支付等。
3、其他人员权限:(1)执行资金管理方案和制度规定;(2)履行资金业务流程和规范;(3)提出资金使用计划和资金使用申请;(4)提出银行账户开户、销户申请;(5)财务经理核准万元以下资金支付项目。
(三)授权管理1、审批人根据货币资金授权批准制度的规定,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2、经办人在职责范围内,按照审批人的批准意见办理货币资金业务;3、对于审批人超越授权范围审批的货币资金业务,经办人有权拒绝并应拒绝办理,并及时向审批人的上级授权部门报告。
第八条记录报告措施(一)出纳人员每天下班前必须将当日发生的货币资金收支业务发生额及余额报告财务经理,每周星期一向财务经理、财务总监和总经理报送上周货币资金变动情况表;(二)所有资金会计记录必须日清月结,报审核人员及时审核;(三)月度银行账户对账单、余额调节表报财务经理。
第九条岗位制衡措施(一)钱账分管、资金保管与盘点岗位进行分离;(二)申请人、批准人、会计记录、出纳、稽核岗位分离,不由一人办理资金业务的全过程;(三)银行印章由两人进行保管;(四)出纳人员不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五)网银支付节点必须进行岗位交叉设置,严禁一人连续负责两个节点操作。
第十条人员素质控制措施(一)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无犯罪或过错记录;(二)具有符合业务要求的业务水平;(三)符合公司规定的岗位任职要求;(四)熟悉资金纪律和相关结算办法。
第十一条岗位轮换措施(一)出纳三年内必须轮换一次;(二)相关的会计岗位原则三年轮换一次,最长不超过五年。
第十二条内控责任措施(一)现金收付款业务由财务部门统一办理,并且只能由出纳办理;(二)非出纳人员不得直接接触公司的货币资金;(三)银行结算业务通过公司结算中心办理;(四)收款收据和发票由财务部门的专人开具。
第十三条资金收支实行预算管理(一)各部门及子(分)公司必须编制资金月度预算,严禁无预算支出项目;(二)资金预算由财务部审核汇总,经财务总监审核后报总经理办公会审批;(三)资金支出超预算必须履行资金预算调整程序。
第十四条监督控制措施(一)定期或不定期对资金情况进行抽查,主要抽查:岗位设置情况、授权批准情况、资金计划执行情况、收支两条线执行情况、印章及票据保管登记情况;(二)对检查出问题的个人进行责任追究,部门领导负连带责任。
第四章内部控制关键业务流程第十五条银行账户管理(三)权限指引1、各级财务部门(1)负责银行账户开户、销户办理申请及手续办理;(2)负责内部账户核对及资金的安全。
2、集团公司本部(1)审批公司银行账户开户、销户申请;(2)掌握公司银行账户情况。
3、结算中心(1)对公司银行账户的开户、销户事项有备案权;(2)负责公司资金结算;(3)负责对公司银行账户进行核查。
第十六条对外付款管理(一)业务流程图(三)权限指引1、各级财务部门,填制委托付款书或办理网银操作程序,及时做好付款会计处理,编制资金报表。
2、结算中心(1)记账员,负责审核委托付款书,经办或核查凭证,整理和装订资金凭证;(2)稽核核员,负责记帐凭证的复核及打印,对凭证进行记账处理,稽核网银操作;(3)票据签发员,负责银行票据填写及空白票据管理;(4)稽核员,负责复核签发的银行票据、负责获取银行对账单及与银行对账;(5)出纳,负责办理现金收付、银行存现业务,负责办理与银行有关的结算业务;(6)主管,负责总体复核凭证,组织编制资金报表和分析报告。
第十七条收款管理(一)业务流程图(三)权限指引1、销售财务部门,分析应收账款账龄、督促业务人员回款;及时处理回款凭证;及时编制资金报表报公司领导审阅。
2、结算中心(1)银行业务员,及时获取回单信息。
(2)稽核员,及时获取对账单,及时对账,准确编制余额调节表送领导审阅。
(3)稽核员,复核凭证的正确性,及时记账和发布回单。
(4)记账,及时编制记帐凭证。
(5)主管,及时组织编制资金报表,送领导审阅。
3、销售处,及时识别资金来源与归属。
第五章内部控制活动规范文件第十八条制订本管理制度参考的规范文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三)《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四)《企业内部控制具体规范第xx号——货币资金(征求意见稿)》(五)《支付结算制度》(六)《现金暂行管理条例》(七)国家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相关规定XXXX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制度----采购与付款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集团公司对采购与付款的管理和控制,规范采购与付款行为,防范采购与付款过程中的差错与舞弊,根据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征求意见稿)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规范所称采购与付款,是指企业外购商品或劳务并支付价款的行为。
第三条各职能部门及子(分)公司应依据此制度拟定内部相关管理制度。
第二章内部控制目标第四条规范采购与付款管理行为,理顺采购与付款管理程序。
第五条降低公司在采购与付款过程中的差错与舞弊。
第六条防范公司采购与付款的风险,减少公司损失,提高资金运营效率。
第三章内部控制措施第七条授权批准措施(一)授权方式1、董事会的权限由公司章程规定或股东大会决定;2、经理层人员的权限由董事会进行授权;3、其他人员的授权由公司管理制度明确。
(二)权限划分(三)批准方式(1)采购政策及重大战略性采购,经董事会决议后,由董事长审批;(2)月度采购计划,由总经理召开总经理办公会议决定,总经理签署;(3)采购业务的其他事项审批,在业务单元或公司设定的审批单上签批。
(四)授权批准管理1、审批人根据采购与付款授权批准制度的规定,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权限审批;2、经办人在职责范围内,按照权限人的批准意见办理采购与付款事项;3、对于审批人超越授权范围审批,经办人有权拒绝并应拒绝办理,并及时向审批人的上级授权部门报告。
第八条记录与报告措施(一)采购与付款过程记录1、采购部门对采购过程中的询价、谈判、招标、评审、签署等各环节设置记录凭证,登记供应商情况、招标情况、评审等内容;2、采购部门必须设置采购明细账和付款明细账,详细记录采购情况与付款情况等内容,并定期与对应的财务部门核对供应商付款信息。
(二)采购与付款会计记录1、财务部门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对采购与付款业务及时核算,正确反映采购金额和付款金额;2、财务部门定期与采购部门核对采购明细账及供应商明细账,核对不符,及时查明原因,并报告处理。
(三)采购与付款报告1、采购部门应每月编制“采购与付款情况表”,详细注明本月采购情况及付款情况;2、对预付款超过3个月而未能到货的事项,应及时向财务部和公司主管领导反映。
第九条岗位制衡控制措施(一)请购与审批岗位进行分离;(二)询价与确定供应商岗位进行分离;(三)采购合同的订立与审核岗位进行分离;(四)采购、验收与相关会计记录岗位进行分离;(五)付款的申请、审批与执行岗位进行分离。
第十条采购人员素质控制措施(一)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二)符合公司规定的岗位任职要求;(三)熟悉材料性质及公司生产流程;(四)了解国家相关的采购法规。
第十一条岗位轮换控制措施对办理采购业务的人员定期(建议3年)进行岗位轮换,防范采购人员利用职权和工作便利收受商业贿赂、损害企业利益的风险。
第十二条内控责任控制措施(一)物资的采购由采购部门统一办理;(二)付款和会计记录由财务部门办理;(三)公司未经授权的机构或人员,不得办理存货业务。
第十三条集中采购控制措施集团公司成立物流公司,统一对下述物资进行集中采购与管理:(一)生产常用物资;(二)生产通用物资;(三)大型大批量物资;(四)贵重物资(金额超万元的);(五)其他特殊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