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3 血涂片的制作和血细胞的观察-计数(1)
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3 血涂片的制作和血细胞的观察-计数(1)
嗜酸性粒细胞 比中性粒细胞略大,数量少,约占7%以下。核常分两 叶,着紫蓝色。主要特点是胞质内充满粗大、圆形的颗粒,色鲜红或 桔红。
嗜碱性粒细胞 数量很少,约占1%以下。在一般血涂片 上不易找到,体积比上述2种白细胞稍小。胞质中分散着 许多大小不一的深紫蓝色颗粒。胞核形状不定,圆形或分 叶,也染成紫色,但染色略浅,一般都被颗粒遮盖,形 状不清。
实验三 血涂片的制作和 血细胞的观察、计数
实验报告书写要求
正确的书写实验名称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用品(仪器、试剂及材料) •四、实验内容与方法 •五、实验结果(作图、测量结果、计算等) •六、讨论 •七、思考题
实验目的
• 掌握血涂片的制作方法,了解各种血细 胞的结构特点
• 掌握人体微量采血和用血细胞计数板进 行细胞直接镜检计数的方法
• 淋巴细胞 数量较多,约占20%-40%,可见中、小型,淋巴细 胞。其中小淋巴细胞最多,略大于红细胞。核大而圆,几乎占据 整个细胞,染成深蓝紫色。胞质极少,仅在核的一侧出现一 线状天蓝色或淡蓝色的胞质。中淋巴细胞比红细胞大,胞质 较小淋巴细胞的稍多,着色较浅。核圆形或卵圆形,位于细
胞中部,也染成深蓝紫色。
(二)血细胞计数
1.血细胞计数板的构造
• 4条直槽,内侧两槽中间有 一条横槽把中部隔成二长方 形的平台。
• 平台玻璃板平面低0.1mm。
• 平台中心部分各以3mm长, 3mm宽精确划分为9个大方 格,称为计数室,每个大方 格面积为1mm3,体积为 0.1mm3
• 四角的大方格,又各分为16个中 方格,适用于白细胞计数。
Hale Waihona Puke 采血前用70%酒精 棉球消毒指腹
采血
推片:挤出血滴置于载玻片的右侧
再取另一张边缘光滑的载玻片,斜置于血滴的前缘, 先向后稍移动轻轻触及血滴,使血液沿玻片端展开 成线状。
两玻片的角度以30~45°为宜,轻轻将载玻片向 前匀速推进,即涂成血液薄膜。
30~45°
染色
• 浓染:待涂片在空气中完全 干燥后,滴加数滴Wright’s 染液盖满血膜为止,染色 3~5 min。
2.血细胞计数
(2)计数
• 计数白细胞时,数四角4个大方格的白细胞总数
• 计数红细胞时,数中央大方格的四角的4个中方格和中央的 一个中方格(共5个中方格)的红细胞总数
– 计数时应循一定的路径,对横跨刻度上的血细胞,依照“数上不数 下,数左不数右”的原则进行计数。
– 计数白细胞时,如发现各大格的白细胞数目相差8个以上;计数红细 胞时,如各中方格的红细胞数目相差20个以上,表示血细胞分布不 均匀,必须把稀释液摇匀后重新计数。
• 1. 观察血涂片并绘图记录血细胞形态。 • 2. 将血细胞计数实验结果填入下表:
思考题
• 结合自己的实验过程,分析影响血细胞 计数准确性的因素。
• 中央的大方格则由双线划分为25 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面积为 0.04mm3,体积为0.004mm3。
• 每个中方格又各分成16个小方格 ,适用于红细胞计数。
• 计数时应循一定的路径,对横跨 刻度上的血细胞,依照“数上不 数下,数左不数右”的原则进行 计数。
2.血细胞计数
(1)兔血稀释
• 1.5 ml 塑料离心管:0.38ml白细胞稀释液放入小试管内 + 0.02 ml 兔血 • 5 ml塑料离心管:3.98ml红细胞稀释液+ 0.02 ml 兔血 • 血液应加入试管底部,滴入计数室前试管摇振1-2min。 • 将盖玻片放在计数板正中,吸取摇匀的稀释血液,将一小滴血液滴在盖玻
1.血涂片的制作 • 用酒精棉球擦拭消毒指尖,用采血针刺破指尖,从采血
针眼处挤出绿豆大小血滴,用清洁玻片面的一端轻轻接 触血滴,使血滴附于玻片面上。 • 以左手拿该片的两端,迅速用右手拿住另一载玻片的一 端,在左手载玻片上由前向后接触血滴,使两载玻片约 成45°角,轻轻移动,使血滴成一直线,然后由前向后推 为一均匀的薄片。 • 涂片在空气中干燥后滴加瑞氏染色液,使涂片被染色液 覆盖。染3-5分钟后,再加等量的蒸馏水于染色液上,使 其与染液均匀混合,静置10~15 min。用蒸馏水迅速冲洗, 吸水纸吸干,镜检。
片边缘的玻片上,使稀释血液借毛细管现象而自动流入计数室内。 – 如滴入过多,溢出并流入两侧深槽内,使盖玻片浮起,体积改变,会
影响计数结果,需用滤纸片把多余的溶液吸出,以深槽内没有溶液为 宜。 – 如滴入溶液过少,经多次充液,易造成气泡,应洗净计数室,干燥后 重做。 – 红细胞和白细胞的计数,各使用一计数室。 • 血液稀释液滴入计数室后,须静置2-3min,然后在低倍显微镜下计数。
2.血细胞计数
(3)计算
• 细胞数 =计数板相应方格内细胞总数×稀释倍数×1/计数室总体积
• 白细胞数 =4 个大方格内数得白细胞总数 ×20 倍 ×1/ 1×1×0.1×4 mm3, 即乘以50,即得每mm3血内的白细胞总数
• 红细胞数 =中央大方格中的5个中方格内数得的红细胞总数×200倍× 1/ 0.2×0.2×0.1×5 mm3 , 即乘以10,000,即得每mm3血内红细胞总数
• 按目前临床上血细胞计数采用的通用单位,将以上所获每毫 升血液中所含血细胞数量换算为各血细胞在每升血液中的数 量
2.血细胞计数
(4)清洗血细胞计数板
盖玻片及计数板用过之后,必须立即 用水冲洗,但不可用硬物刷洗。计数板晾 干或吹风机吹干后,应镜检计数室是否干 净,如不干净必须重复洗至干净为止。
实验报告结果部分:
• 淡染:然后滴加等量蒸馏水, 使其与染液均匀混合,静置 10~15 min。用蒸馏水冲去 染液,吸水纸吸干,镜检。
(一)血涂片的制作和血细胞的观察
2.血细胞观察 制作良好的血涂片厚薄适宜,血膜分
布均匀,呈粉红色。选一厚薄适宜部位置 显微镜下观察。先用低倍镜观察全片,了 解涂片染色、细胞分布情况,再用高倍镜 观察 。
实验用品
(一)试剂: (1) 红细胞稀释液(生理盐水) (2) 白细胞稀释液(冰醋酸2mL、蒸馏水97mL、龙胆紫1mL) (3)瑞氏(Wright)染液:Wright’s色素粉末0.1g,溶于 60mL甲醇。
(二)器材 生物显微镜、采血针、血细胞计数板
(三)实验材料 人血及兔血
实验内容与方法
(一)血涂片的制作和血细胞的观察
结果显示
(1) 红细胞 数量最多,体积小而圆、均匀分布,呈红色的圆 盘状,边缘厚,着色较深,中央薄,着色较浅,无细胞核、 细胞器,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
(2) 白细胞 白细胞数量较红细胞数量少,但胞体积大, 细胞核明显,极易与红细胞区别开。
• 嗜中性粒细胞 是白细胞中较多的一种,约占白细胞总数5070%。体积比红细胞大,主要的特征是胞质中的特殊颗粒细小, 分布均匀,着淡紫红色。胞核着深紫红色,一般分3—5叶,叶 间以染色质丝相连。核分叶的多少与该细胞年龄有关,如核为 杆状,则为嗜中性粒细胞的幼稚型。
单核细胞 数量少,约占2%-8%,是细胞中体积最 大的一种,胞核呈肾形、马蹄形,常在细胞一侧, 着色比淋巴细胞浅。
血小板 为形状不规则的细胞小体,其周围部分为浅 蓝色,中央有细小的紫色颗粒,常聚集成群,分布于 红细胞之间。高倍镜下一般只能看到成堆的紫色颗粒, 在油镜下才能看到颗粒周围的浅色胞质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