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食用油的正确保存方式甘肃省京麦厨房用品有限公司二00九年三月家庭食用油的正确保存方式引言食用油也称为“食油;'是指在制作食品过程中使用的动物或者植物油脂。
常温下为液态。
“油”是人们每日必吃的食物,因此它的用法是否科学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如果,日积月累甚至可能引发癌症。
食用油不正确的保存会造成二次严重的变质;这点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我国城乡居民主要盛装食用油的材质是:PP、PS、PET、玻璃、纸质、陶罐;以塑料混合制品为主。
塑料制品虽然外观华美;却存在着有害物质;特别是与食用油接触后为害性更大。
尽管目前市场上出现不锈钢制品;这点更加造成重金属分子分离产生人们长期摄入;能对人体造成极大的伤害。
陶制品直接用于饮用、储藏器皿已有1000多年历史;现经权威部门科学检测分析;证明它不含任何有害人体健康的矿物质元素。
且富含铁、硅、锰、钙、镁、钠、钾等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兀素。
市场调查日常生活中;很多消费者知道水果需要保鲜;食物需要保鲜。
但在挑选食用油、使用食用油的时候;你是否想到;食用油其实也需要保鲜?如果不经党在家做饭;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食用油的味道有点怪怪的;和刚买回来时不一样。
原因在于保存不当发生了氧化反应,这种使食用油变质的过程叫酸败。
食用油的酸败不像食物腐败、霉变寻样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专家指出,食用油酸败后产生很多的有毒氧化分解物。
长期摄入劣化的油脂,会使人体细胞功能衰竭,诱发多种疾病。
资料显示,由于食用油主要成分是甘油和脂肪酸,极易被氧化而产生酸败现象,影响口感,破坏营养价值,产生以人体有害成分。
因此,食用油保鲜的关键就是抗氧化。
食用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是徇食用油是否变质的两个重要指标。
这两个指标会随着油的储存、日照、高温、接触空气等条件而变高,从而影响食用油的品质。
食用油的保质期一般为12/18个月,一般来说保质期大于12个月的都需要做抗氧化处理。
目前业内抗氧化的技术主要有3种,一是添加TB-HQ氧化剂;二是添加维生素E;三是采用充氮保鲜技术。
食用油脂专家认为,无论哪种抗氧化技术,都是为了保鲜,最终达到使产品既安全又合理的目的。
食用油氧化在前期很缓慢,但其氧化达到一定值后,油品变质会很快。
食用油的保质期通常为18个月,食用油开封后受光照、湿度、氧化等储藏条件的影响,即使采用了保鲜技术,氧化过程也不可避免,所以开封后尽快食用,尽量在12个月内用完,应该作为生活经验被消费者所熟知。
生产企业有专业的工艺来保鲜食用油,家庭食用油若保管不当,很容易引起变质。
这些年来常听到“ 1:1:1 ”更健康的知某品牌(JLY)食用油。
JLY食用油就是一种典型的转基因食用油。
其实,现在消费者购买的大部分都是转基因食用油。
他们利用中国广大消费者对于“转基因潜在危害”的不敏感和无知,冲击着我们的生活,直接危害到你我的健康安全。
PET瓶不可长久储存/食用油包装亟待升级转基因食用油,包括所有的转基因食品,其潜在危害是不可估量的,长期食用转基因食用油对人是百害无一利的。
暂且不论油质量,就一点很是值得大家熟知,商家为便于储存、运输、销售,几乎所有能上架的食用油外包装几乎全都是塑料制品。
由于食用油包装的材质种类繁多,对于食用油的品质保证上哪种最好呢?从油脂保存条件看,好点的食用油材质当然是马口铁和纸质但是由于这两者包装材料价格较高,不易被多数消费者接纳。
当然,人们在选购时为便于使用,更加喜好这样的外包装。
其实不然,这样以来塑料制品长时间和油混合,造成食用油的加速变质,影响人们健康生活,这点却被众人所疏忽了。
市面上能够做的好的如“橄榄油” “茶油”除了产量较小,加上价格昂贵。
采用了安全的外包装。
但能够被大多数家庭所选购,比例就微乎其微了。
再加上超市货架上所售的“五花八门”的盛装油壶,熟不知在使用过程中,让食用油和塑料制品中的塑化剂结合,产生有毒物质,能影响到人们身体健康。
这些做为生活常识却被人们抛在脑后。
选好油存好油食好油家庭装食用油通常为塑料制品,塑料桶不宜储藏食用油,因为塑料中的增塑剂,能加速食用油的酸败变质。
也不要用金属盛放油料,金属与油脂在有氧条件下会加速食油变质。
但现状是大部分人仍就用塑料桶盛装食用油,直到吃完。
另外,铁、铜、铝等金属容器也有加速油脂酸败的作用,不适储油。
市民在买来油之后,最好换个合适的容器,有条件的话最好选择陶罐储存食用,更有助于保持其营养不流失,不变质。
不管用什么样的容器来盛装食用油,都有个时限,任何食用油都有它的保质期,超过保质期的食用油就不要食用了。
除非陶罐加隔氧处理好,其余的容器存期以半年为宜,最长也不应超过一年。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消费者对食用滑动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人们对健康食用油的需求不断增长,不少消费者在购买食用油时,不单比较价格,同时也开始关注食用油的包装材质安全可靠性。
生此可见,我们应当慎重选择转基因食用油的同时,更加应多注意食用油的正确保存。
吃油要吃的安全和卫生,油选对后,还要储存好。
这不仅关系菜饭的口味好不好,还直接影响到全家人的身体健康。
为了防止食用油变质可采取以下措施家庭食用油若保管不当,很容易引起变质,变质的油食用后对人的肠胃有强烈的刺激作用,甚至会引起中毒。
为了防止食用油变质,可采取以下一些措施:1、合理地选择储存食用油的容器,油多时可选封口较小密封性能较好的陶瓷制品,油多时可选不透光的深色玻璃瓶。
2、密封瓶口,将容器放在阴凉、避光、干燥,温度低的地方,尽量减少其与空气、阳光、炉灶接触。
油装到容器后,应密封瓶口,使油和空气隔绝,防止食用油氧化变质。
3、食用油储存的温度10-15 C最好,一般不应超过25 C 不应含有水分,往压榨的食用油中加入40:1的热油,可用于吸收水分,当然夏季食用油最好边买边用。
4、如果要将食用油长期保存不变质,则应该把盛放在干净的深色玻璃或陶瓷器皿内,用蜡封严,置于通风干燥处。
不管用什么样的容器来盛装食用油,都有个时限,任何食用油都有它的保质期,超过保质期的食用油就不要食用了。
除非陶罐加隔氧处理好,其余的容器存期以半年为宜,最长也不应超过一年。
百分之百纯天然原浆烧制食用油储存罐,取采于大自然,摒弃一切有机、合成、化工、塑料、金属材料,确保油存的放心,用的健康。
然而,长期以往人们对于以PET为主的食用包装的质量监控体系并不完善,大部分食用油生产企业,发现包材阻隔性这一决定食用油质量的重要项目环节,并没得到应有的重视,而对一些常规包装材质,检测项目国标的执行力度也不够高。
监于对我国食用油包装市场的实际调研情况,本课题确定了以下几项主要研究内容,后续将会联系政府职能部门和食用油生产企业,获得一些代表性的外包装,进行专业检测。
现就常用的家庭食用油保存器皿加以比较:家庭食用油保存器皿的比较目前,我国的食用油包装缺少一个系统,完善的质量检测标准,而从实际检测情况来看,由于当前标准规定较粗。
因此各个厂家生产和使用油包装材质实际质量,差别也比较大,龙其表现在食用油的密封、外包装的材质,以及由此引起的食用油取材,运而储存器皿整体的氧气透过率差异。
虽然本课题研究在样品种类和数量,以及检测方法和设备种类上存有局限,但通过本课题获得的数据仍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确实能反映当前食用油储存器皿生产中的一些问题,希望我们前期市场调查结果,能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食用油包装标准,并引起相关部门和生产企业的关注。
景泰陶瓷业陶瓷是我国传统工艺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历代中国人为满足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而创造的工艺品。
红水陶瓷是如此。
民国24年(1935),红水堡万崖子村村民安成堡创办烧砂锅小土窑。
刚开始,由于缺乏对制坯、上釉、火候等一整套技术的掌握,很多窑砂锅未能烧成。
但是,安成堡是一个有坚定信念的人。
后来,他通过反复实验,总结经验教训,终于成功地烧出了红水堡的第一窑砂锅。
人们欢喜若狂,奔走相告,为成堡的成功喝彩道喜。
老安也有说不出的高兴。
为了表达对乡亲们的谢意,他干脆把第一窑砂锅分送给了乡亲们。
经过使用,砂锅质量特别好,从此后,成堡每出一窑,都被乡新们抢购—空。
砂锅生意越做越红火。
据上沙沃安成堡后裔安进科说,成堡每年生产砂锅在2000件左右,总收入在500块银元以上。
安成堡老人觉得烧砂锅显得又单一,又满足不了人们的生活需求。
民国27年(1936年),成堡老人长途跋涉,从窑街请来了烧陶工艺匠崔某,进行技术改进,试烧缸、碗、盆、瓶等器皿,获得成功。
在他的带动和感召下,整个红水堡兴起了一个烧陶的高潮。
民国27年(1938年),由方生荣建瓷窑一座,年产瓷器10万件,年收入2500块银元。
国国30年一一36年年,先后由王子太、刘琪、郭宏颜、王玺珠等27家共建窑7座,年产32万件,收入25000块银元。
红水成为全县最大的陶瓷业产地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共有大小瓷窑7座,从业人员增加到80余人,生产作坊10余幢,安磨轮10余盘。
1953年,在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进中,红水乡成立了手工业社供销合作社。
1960年春,转为地方国营红水耐火材料厂。
除生产陶瓷日用品外,主要生产耐火砖和工业陶瓷水管等。
1961年,企业进行改革,实行承包制计件工资。
产品有缸、坛、瓶、碗、碟、壶、砚台、笔筒等多种日用品。
龙彩瓶、彩碗、彩碟等,图案新颖,纹样美观。
不但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而且还成为可观赏的艺术品,深受用户欢迎。
这些产品不但远销天祝、古浪、民勤、景泰、永登等县,而且运销宁夏、内蒙古、青海等省区。
红水陶瓷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就地取材,以当地黏土制坯,青土挂般釉,注重传统工艺制坯,在烧造中十分重视火候、火焰。
一般都要聘请有经验的烧陶大师观察火候,掌握出窑时间。
特别是挂釉方面,他们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不公重视釉料的附着性、流动性、透明性和熔点等技术性能,更强调釉色的艺术观赏效果,因而红水陶瓷质量不断提高。
除耐磨、耐蚀、不渗水等性能外,陶瓷美丽华烂,光彩照人。
红水陶瓷在红水人的眼里被看成是“宝贝”。
它虽比不上景德镇陶瓷,但在过去的灾荒年景,它是红水人民的生活自救产品,不知帮助多少人渡过了难说在。
小芦塘砂锅小芦塘在汉朝时就有先民在此辛勤劳动,繁衍生息。
此地盛产砂锅,据民间传说约有五百年的历史。
该产品以其价廉物美、经济实用而闻名遐迩。
小芦塘砂锅的制作工艺虽然简单地,但主要原料比较稀少。
主要料铝土,产于村乐的山上。
土源较少,且在石山的夹缝中,取斜井开采,人工挖掘,用背篼从井下背上来,然后用毛驴参至生产地。
制作过程是,将铝土先洒上水使其粉化,再用石滚子碾碎,然后用筛子筛选,除去小石头之类的杂物。
辅原料为炉渣。
炉渣先砸碎,再用石磨磨成粉状。
按铝土和炉渣5:1的比例混合后加水和泥,用空心铁锨反复搅拌,用肢反复踩踏,使其具有柔韧性,存放一天后方使用。
制作砂锅是在作坊内的轮船上进行的,先将砂锅模子放在轮盘上,再置柔泥于模子顶端,匠人一边推转轮盘,一边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