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烷车间车间级安全教育一、装置简介山东玉皇化工有限公司20万吨/年正丁烷异构化装置是以液化气为主要原料进行加工的装置,年处理能力20万吨。
主要产品为异丁烷。
(一)萃取分离单元本装置是山东盛荣化工有限公司20万吨/年正丁烷异构化项目中的一个单元——萃取分离单元,装置主要包括丁烯萃取塔、丁烯解吸塔、溶剂再生、化学试剂注入和排出、制冷系统等部分。
(二)丁烷饱和加氢单元丁烷饱和加氢单元是以通过加氢的方式将碳四原料中的烯烃、炔烃加氢饱和为烷烃,年处理能力为20万吨,主要产品为饱和碳四。
装置由加氢系统、汽提塔系统、精脱硫系统三部分组成。
(三)丁烷异构化单元丁烷异构化装置是以精制碳四为主要原料进行加工的装置,年处理能力为20万吨,主要产品为异丁烷,正丁烷在临氢条件下,在铂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异构反应,异构化为异丁烷。
其主要由异丁烷分离塔、氢气干燥、丁烷干燥、丁烷异构反应、稳定塔及碱洗塔等部分组成。
二、工艺原理(一)萃取分离单元混合碳四的萃取分离工艺是基于混合碳四中各组份的下列物性用萃取精馏来实现分离的:丁烯、丁烷的沸点非常接近或形成共沸物,不能用普通精馏的方法分离,但它们在 NMP中的溶解性有很大差别,因此,通过萃取精馏的方法能较容易地将它们分离出来:丁烷在NMP溶剂中的溶解度较丁烯小,因此,丁烷在丁烯萃取塔(T‐7201)顶以气相的形式分离出来,而丁烯与NMP的混合液从丁烯萃取塔底送至丁烯解吸塔(T‐7202),丁烯则从丁烯解吸塔顶采出。
这样,就实现了丁烷和丁烯的分离。
(二)丁烷饱和加氢单元通过加氢的方式将碳四原料中的烯烃、炔烃加氢饱和为烷烃,使碳四中的烯烃残余量最低,同时将含硫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分别转化为H2S、NH3、H2O,含氯化合物部分转化为HCl,产物进入汽提塔,脱除氢气等轻组分,送入燃气管网。
塔底产品进入脱羰基硫罐进行羰基硫转化,而后进入精脱硫罐将含硫组分脱除,精制碳四进入丁烷异构化单元。
(三)丁烷异构化单元DIB塔通过精馏的方法分离其中的正丁烷、异丁烷和碳五组分。
烷烃异构催化剂要求水含量小于1wppm,因此要对正丁烷原料和氢气进行干燥。
干燥采用干燥剂吸水的方式进行。
当干燥剂吸水饱和后就要对其进行脱附再生,脱附采用原料进行汽化和加热后送入干燥器,通过高温物流把吸附剂内的水带出,从而实现了干燥剂的再生。
正丁烷异构催化剂在反应时要不断的补入HCl,以保证氯中心的存在,由于其过量,在后续碱洗塔通过碱液进行吸收除去。
正丁烷在临氢条件下,在铂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异构反应,异构化为异丁烷。
二:安全生产的定义:安全生产是指:为预防在生产及施工过程中发生人身、设备等各类事故,保护人员安全和健康而采取的各种措施。
它既是对劳动者的保护,也是对设备、环境的保护。
安全生产是安全和生产的统一,其宗旨是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搞好安全工作,改善劳动条件,可以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减少财产损失,增加企业效益,促进生产的发展。
加强安全生产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企业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生产装置的危险性分析塔、换热器、泵的各种泄漏引起的爆炸着火应为主要危险。
丙烷、甲基叔丁基醚、异丁烯、液化石油气、氢气、异丁烷等泄漏扩散遇火源会闪爆起火。
物质泄漏后易积聚在低洼处,遇明火即闪爆着火,因此应加强对设备的维护。
机泵输送高温化学品时,若端面密封裂开,化学品将会自然起火。
装置工艺介质和部分设备温度较高,作业人员一旦接触会可能被烫伤。
使用的蒸汽一旦泄漏喷出也会烫伤在场的作业人员。
在维修机泵和冷换设备时要有规程并按规程将设备冷却和隔断,排除其中物料后才能拆卸设备维修。
人员进入塔、罐作业时,有可能发生人员缺氧事故。
装置的塔、罐、冷换设备及大部分管线均属于高架结构或离地面较高,作业人员在进行巡检、采样、检测及维修、检修等活动时,有可能发生高处坠落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装置进行检修或大检修时,在场人员立体交叉作业,起吊频繁。
机泵大修较多,都存在着机械伤害危险。
噪声普遍存在于装置之中,机泵、空冷器进行中都会产生噪声,此外调节阀的节流会产生高频噪声。
人员在外巡检时,要注意加强对噪声的防范。
二 事故处理原则当发生意外事故(如:进料中断、停电、停蒸汽、停水等)时,按此原则处理:a、事故判断力求准确,处理动作迅速果断,请示汇报及时,互相联系迅速,紧急情况下操作人员可先处理后汇报。
b、装置处理事故,要确保人身安全,保护好有关设备,保护好催化剂,尽量避免催化剂的结焦、超温、粉碎。
c、事故处理中,要做到不跑、不冒、不窜(窜油、窜压)、不超温、不超压,控制好温度、压力的升降,尤其避免催化剂超温烧结。
d、不随处排油、溶液和气体,防止发生着火、爆炸恶性事故。
e、开紧急放空时,应急中有缓,一般不得立即开大阀门开度,应缓慢打开。
生产厂区十四个不准1.加强明火管理,厂区内不准吸烟。
2.生产区内,不准未成年人进入。
3.上班时间,不准睡觉、干私活、离岗和做与生产无关的事。
4.在班前、上班时不准喝酒。
5.不准用汽油等易燃液体擦洗设备、用具和衣物等。
6.不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不准进入生产区域。
7.安全装置不齐全的设备不准使用。
8.不是自己分管的设备、工具不准动用。
9.检修设备、设施时,安全措施不落实的不准开始检修。
10.停机检修后的设备,未经彻底检查,不准启用。
11.未办高处作业证,不系安全带,脚手架、跳板不牢,不准登高作业。
12.石棉瓦上不固定好跳板,不准作业。
13.末安装触电保护器的移动式电动工具,不准使用。
14.未取得安全作业证的职工,不准独立作业;特殊工种职工,未经取证, 不准作业。
操作工的六严格1.严格执行交接班制。
2.严格进行巡回检查。
3.严格控制工艺指标。
4.严格执行操作法(票)。
5.严格遵守劳动纪律。
6.严格执行安全规定。
动火作业六大禁令1.动火证未经批准,禁止动火。
2.不与生产系统可靠隔绝,禁止动火。
3.不清洗,置换不合格,禁止动火。
4.不消除周围易燃物,禁止动火。
5.不按时作动火分析,禁止动火。
6.没有消防措施,禁止动火。
进入容器、设备的八个必须1.必须申请、办证,并得到批准。
2.必须进行安全隔绝。
3.必须切断动力电,并使用安全灯具。
4.必须进行置换、通风。
5.必须按时间要求进行安全分析。
6.必须佩戴规定的防护用具。
7.必须有人在器外监护,并坚守岗位。
8.必须有抢救后备措施。
机动车辆七大禁令1.严禁无证、无令开车。
2.严禁酒后开车。
3.严禁超速行车和空档溜车。
4.严禁带病行车。
5.严禁人货混载行车。
6.严禁超标装载行车。
7.严禁无阻火器车辆进入禁火区。
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保障生产安全十条规定1.必须依法设立、证照齐全有效。
2.必须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值班制度。
3.必须确保从业人员符合录用条件并培训合格,依法持证上岗。
4.必须严格管控重大危险源,严格变更管理,遇险科学施救。
5.必须按照《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要求排查治理隐患。
6.严禁设备设施带病运行和未经审批停用报警联锁系统。
7.严禁可燃和有毒气体泄漏等报警系统处于非正常状态。
8.严禁未经审批进行动火、进入受限空间、高处、吊装、临时用电、动土、检维修、盲板抽堵等作业。
9.严禁违章指挥和强令他人冒险作业。
10.严禁违章作业、脱岗和在岗做与工作无关的事。
受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1.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2.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
3.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
4.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
5.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
消防“四个能力”1.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2.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3.组织人员疏散逃生的能力;4.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的能力。
作业现场“八想八不干”1.想安全禁令,不遵守不干。
2.“想安全风险,不清楚不干。
3.想安全措施,不完善不干。
4 想安全环境,不合格不干。
5想安全技能,不具备不干。
6想安全用品,不配齐不干。
7想安全确认,不落实不干。
8想安全动态,不保障不干。
动火作业“五信五不信”原则1.相信盲板不相信阀门。
2.相信自己检查不相信别人介绍。
3.相信分析化验数据不相信感觉和嗅觉。
4.相信逐级签字不相信口头同意。
5.相信科学不相信经验主义。
危险化学品中毒、污染事故预防控制措施1.替代。
选用无毒或低毒的化学品替代已有的有毒有害化学品。
2.变更工艺。
通过变更工艺降低化学品危害。
3.隔离。
通过封闭、设置屏障等措施,避免作业人员直接暴露于有害环境中。
4.通风。
分为局部通风和全面通风,使作业场所中有害气体、蒸汽或粉尘的浓度低于规定浓度。
5.个体防护。
6.保持卫生。
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1.防止燃烧、爆炸系统的形成。
(1)替代(2)密闭(3)惰性气体保护(4)通风置换(5)安全检测及连锁2.消除点火源。
(1)控制明火和高温表面(2)防止摩擦和撞击产生火花(3)火灾爆炸危险场所采用防爆电气设备避免电气火花。
3.限制火灾、爆炸蔓延的措施包括阻火装置、防爆泄压装置及防火防爆分隔等。
危险化学品泄漏处理及火灾措施1.泄漏处理1)进入泄漏现场处理时,应注意安全防护。
2)泄漏源控制。
利用截止阀切断泄漏源,在线堵漏减少漏量或利用备用泄料装置使其安全释放。
3)泄漏物处理。
现场泄漏物要及时地进行覆盖、收容、稀释、处理。
在处理时,还应按照危险化学品特性,采用合适的方法处理。
2.火灾控制(1) 灭火一般注意事项1)正确选用灭火剂并充分发挥其效能。
2)注意保护重点部位。
3)防止复燃复爆。
4)防止高温危害。
5)防止毒害危害。
(2) 几种特殊化学品火灾扑救注意事项。
1)扑救气体类火灾时,切记盲目扑灭火灾,在没有采取堵漏措施的情况下,必须保持稳定燃烧。
2)扑救爆炸物品火灾时,切记用沙土盖压,以免增强爆炸物品的爆炸威力。
3)扑救遇湿易燃物品火灾时,绝对禁止用水、泡沫、酸碱等湿性灭火剂扑救。
4)扑救易燃液体火灾时,比水轻又不溶于水的液体用直流水、雾状水灭火往往无效,可用普通蛋白泡沫或轻泡沫扑救,水溶性液体最好用抗溶性泡沫扑救。
5)易燃固体、自然物品火灾一般可用水或泡沫扑救,只要控制住燃烧范围,逐步扑灭即可。
6)扑救毒害和腐蚀品的火灾时,应尽量使用低压水流或雾状水,避免腐蚀品、毒害品溅出,遇酸类或碱类腐蚀品最好调制相应的中和剂稀释中和。
人的不安全行为一、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二、造成安全装置失效:三、使用不安全设备:四、手代替工具操作:五、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存放不当。
六、冒险进入危险场所:七、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八、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九、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十、有分散注意力行为;十一、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 十二、不安全装束:十三、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