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安全教育教学计划进度一、总体目标通过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安全责任感,使学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常识,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应对的习惯,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学生造成的伤害,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二、教材分析五年级安全教育主要的内容是:公共安全守规范、轿车校车安全乘、遇到火灾会自救、地震防护有方法、灾难时的避风港、会应对敲诈恐吓等。
本册教材内容图文并茂,直观性强,非常适合小学生的阅读和观察。
其中的“真实再现”环节,内容的故事性强,对小学生的吸引力很强,是一本非常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教材。
三、基本情况:安全教育关系到学生生命的安危,是学校开展正常教育、教学工作和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一些安全常识,但有些知识缺乏科学性,也不太系统。
专门开设安全教育课,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有关公共安全的常识,学会爱生活,爱世界,爱自己,健康、安全、快乐地成长。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1、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教学中要面向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深入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积极从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中寻找相关的教学素材,注重选取学生普遍关注和乐于交流的安全问题作为教学内容。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方法技能,并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与健康、安全成长等有关的问题,通过开展思考、讨论、收集、调查、等多种活动,在合作学习和互动学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在问题解决中掌握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技能、丰富情感体验。
在教学中,不能将书本内容作为教条让学生死记硬背,而应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舞台…….七、教学进度第一、二周:公共场所守规范第三、四周:轿车校车安全乘第五周:国庆节放假第六、七周:遇到火灾会自护第八、九周:机动第十周:期中复习第十一周:期中考试第十二、十三周:地震防护有方法第十四、十五周:灾难时的避风港第十六、十七周:会应对敲诈恐吓第十八周:机动第十九周:期末复习考试第二十周:期末考试五年级安全课教学设计校车乘坐安全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各种校车乘坐的安全知识,掌握候车、上下车、坐车必备的安全知识。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展示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对校车乘坐安全的思考。
(2)通过视频及讲授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各项安全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程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校车安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乘车习惯,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二、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上下车及坐车安全知识的掌握2.难点:通过学习了解上下车及坐车安全知识养成良好的乘车习惯,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
三、教学过程遇到火灾会自护【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态度以及社会责任感.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使他们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初步形成自护自救能力.知识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一些应对火灾的自护自救方法,会报警.【教学重点】学会拨打119,当地时间危险发生的时候能够机智、勇敢,不慌张,不蛮干.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怎样报火警,以及火灾中逃生自救的方法,初步形成自护自救的能力.【教学过程】一、谜语激趣:1、秋天地里无庄稼,打一字.(火)2、和同伴交流火这个东西好吗?3、总结:火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可它就像一把双刃剑,如果失去控制,在房子里肆意燃烧,就会导致成灾.二、重现火灾1、视频,看完谈感受.2、归纳:火灾不仅给我们带来财产损失,更重要的是造成人员伤亡,为了保护我们的生命安全,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恶魔般的火灾现场,一起来探讨遇到火灾怎么办?三、学报火警1、创设情境:在绣惠万隆超市一楼购物,二楼因电路短路引起火灾,我们该怎么办?2、生:跑.如果在一楼,能迅速脱离险境,跑到商场外的大街上,接下来怎么办?3、119火警,谁来试试报警?师生演示,其余学生评价4、总结报火警要领.幻灯片出示.5、同位再试.6、提醒不要谎报火警四、火场逃生1、假如在超市二楼,二楼厕所,三楼,又该怎么逃生呢?小组任选一个场景,探讨逃生方法.2、小组讨论,汇报不要慌张,沉着冷静捂住口鼻,低姿前进(知识链接:中毒死亡.毛巾对折三对,八层毛巾作用.)不能拥挤,防止踩踏(课件踩踏事故),选择正确路线.(认识安全标志,寻找教室关后门的隐患)、不走电梯不贪财物3 总结:幻灯片.同位互相说一说.地震防护有方法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知道地震的原因及预兆,2.预防地震伤害的方法。
3.对学生进行科学自然观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地震的求生。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想了解地震的有关知识吗?(二)新授1、了解地震成因地震是由板块和板块之间的挤压造成的。
2.回忆 2008 年汶川大地震造成的伤害,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预测地震,从而尽量减少地震灾害呢?⑴东汉时的张衡就已经开始着手进行地震的预测了,现在的科学能使我们尽快了解地震的产生时间,但是生活中的一些变化和现象也可以使我们提前知道地震即将发生:强烈地震发生前,人们常可观察到一些自然界的反常现象,这就是地震前兆。
比如,地声、地光、井水异常(水突然变浑或突升突降),一些动物比人类敏感,如猫狗发疯般的乱咬狂叫,老鼠成群结队的搬家,鸡到处飞,猪、羊等大牲畜乱跑乱窜等等。
⑵我们了解了地地震的相关知识,3、那我们遇见地震时候该如何自救呢?一)发生地震时: 1)如果你住的是平房,可迅速跑到门外。
如果你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厨房,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柜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
2)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
二)震后: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
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
四、教学总结补充说明地震的求生方法:⑴地震时,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 秒钟的时间,此时要保持冷静,12 秒钟内要因地、因时地作出瞬间避险抉择;⑵不要拥挤在楼梯,过道上;⑶撤到室外或正在室外的人员,要选择空旷地带避;⑷不要盲目破窗跳楼;⑸不要在高楼、烟囱、高压电线、狭窄巷道、桥梁等处停留;⑹避震时,要注意保护头部;⑺地震发生时,应及时采取正确措施,紧急避险。
来不及撤离,应就近避震。
灾难时的避风港【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态度以及社会责任感.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使他们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初步形成自护自救能力.3.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一些应对发生灾难时的自护自救方法4.【教学重点】当地时间危险发生的时候能够机智、勇敢,不慌张,不蛮干.【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怎样自护自救方法,以及灾难中逃生自救的方法,初步形成自护自救的能力.【教学过程】一、认识应急避难场所的警示牌标志。
二、重现灾难1、视频,看完谈感受.2、归纳:灾难不仅给我们带来财产损失,更重要的是造成人员伤亡,为了保护我们的生命安全,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探讨遇到灾难怎么办?三、学会临时应对灾难1、创设情境:在绣惠万隆超市一楼购物,二突然间发生灾难,我们该怎么办?2、生讨论3、小组汇报,其余学生评价4、总结方法要领.幻灯片出示.5、同位再试.6、提醒不要谎报灾难7.一起读一读小贴士(应急避难歌)四、一起总结。
会应对敲诈恐吓一、教学目标:学会应对可疑陌生人的方法,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了解应对敲诈、恐吓、性侵害的一般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二、教学过程设计(一)、首先明确什么是敲诈恐吓?敲诈勒索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
(二)、引导学生谈论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敲诈勒索案例。
在学生谈论的过程中,教师适时适当地插入自己的生活中经历和过或看到听到的敲诈勒索案例。
并适当引入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
1、拳打脚踢榨取钱财你们从这个案例中得到哪些启示?2、每天纠缠收取费用从这个案例上,你们又得到哪些启示?3、组织严密,寻衅滋事从这个案例中,你们又获得哪些启示?(三)、从以上案例中,总结出校园抢劫敲诈勒索案件有哪些特点?1、案发时间:晚上或午间,夜深人静的时候。
2、案发地点:校园内比较偏僻,人少的地段。
3、抢劫对象:阴暗处的人或单个的行人。
4、攻击目标:现金和贵重物品。
5、作案范围:比较熟悉的现场。
6、作案特点:比较凶残,多携带武器。
(四)、学生应对敲诈勒索和恐吓的方法一、反抗法。
当对方力量与你相当或不及你时,你要寻找对方的薄弱之处,乘其不备,控制对方;如你发现地上有反击物(石块、木棒)时,可佯装蹲下系鞋带捡起震慑对方。
二、感召法。
通过讲道理,晓以利害,开启对方;或义正词严地怒目斥责对方,使其自我崩溃,放弃违法行为。
三、周旋法。
佯装服从,稳住对方,分散其注意力,寻机脱身报警。
四、耍赖法。
突然倒地打滚喊叫嚎哭,引来围观者,趁机报警。
五、呼叫法。
突然大吼“救命啊……”引来旁观者,伺机脱身。
六、认亲法。
当不远处有大人时可佯装认识,直呼“二叔”、“三婶”。
七、放线法。
佯装害怕,暂时答应对方条件,约定时间、地点交钱物,待对方离开后报警。
八、抛物法。
把书包或身上值钱的物品向远处抛去,当歹徒忙于捡钱物时,快速脱身报警。
(五)读一读应对歌。